為什麼要去大城市買房?

我和老婆在一個四線的小縣城工作,雙方均為普通百姓眼中的吃皇糧者。日子雖過得不太富裕,但已經有房、有車,也算是當地的小康家庭,日子過得悠哉舒暢。


為什麼要去大城市買房?


突然有一天,我突發其想,要去省會城市買房。老婆一聽我這想法,也欣然同意。但看看手中的存款只有可憐的七到八萬。省城動輒兩萬多一平米的房價,這區區的幾萬塊錢怎麼會夠呢?於是小倆口商量著去向親戚朋友們借。可沒想到,這年頭人情如紙薄,向所有親戚朋有借了一圈,沒有借到一分錢。

親戚朋友們大都推託說:“你都己經有房了,為什麼還要借錢給你買房呢?何況現在房價都在降價。”老婆見我四處籌錢而不得,加之去大城市買房壓力又大,購房的決心開始揠旗息鼓。見此狀,我和老婆說:“要不,我先去省城探探情況。”於是我買了一張動車票,欣然赴省城看房。

在省會城市逛了一圈,發現可買的房源太少,連一套40平米的單身公寓都要62萬,首付需要二十八萬左右。我急忽忽向老婆匯這一情況,沒想到老婆說:“不買了,供房壓力太大了。”我和老婆說:“作為公務人員,我們有銀行的首付信用貸款二十多萬,我們付的起,咬咬牙,我們就可以挺過去的。過幾年,將房子賣掉,我們就可以分享大城市房價上漲所帶來的收益了。”沒想到老婆說:“不買了,就是不買了。”我氣急敗壞的和老婆說:“不買房,我就在福州不回來了。我要在這裡工作掙錢,買幾套房再回來。”老婆大怒,當場把電話掛了。後來老婆用了緩兵之計,說一年以後再去福州買房,才把我從福州騙了回來。


為什麼要去大城市買房?


這件事,我至今耿耿於懷。為什麼不去福州買房呢?不去福州買房我的人生奮鬥歷程至少要多增加十年以上。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有一同學,在北京做公務員,月收入6000多左右,15年5月份在北京五環買房了,房價兩萬多,房屋總面積七十到八十平米,總價180左右,首付80萬,欠銀行100萬,每月還貸需要6000多,每月工資除還房貸所剩無幾。我問他:“壓力這麼大,你為什麼還要買房?”同學說:“只要撐下去,你會發現其實買房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到16年六月份,其房屋總價已經升值到280萬左右,一年就掙100多萬。請問靠工資收入,我們何年何月才能掙到100萬呢?

就當前三四線房地價的情況而言,房屋總量供大於求,而三四線城市,由於經濟發展緩慢,所吸引的外來人口過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人口來支撐房價的上漲。大城市由於土地供應量少,其擁有的工作機會又多,大量的外來人口向大城市湧入,房屋總體售銷情況供少於求。房屋的價格總是在逐年緩慢或快速上漲之中。

說到此,也許大部分人覺得中國的房地產存在很大的泡沫,泡沫總有一天會破裂的,到時我們將成為房地產價格泡沫的犧牲品。我覺得各位的想法太幼稚了,我們把目光倒回十年前,那時福州的房產價格均價才5000左右,而那時福州的月工資才1500元左右。在那時對於買房者而言,房屋的價格是個天文數字。那時就有人預測福州房價存在大量的泡沫,總有一天會破裂。時至今日,福州的房屋價格達到20000多一平米,遠遠超出工資的增長幅度,購房者所預測的房地產的泡沫也遠遠沒有到來。那些在十年前就購下房價者,現在所擁有的房貸壓力已經非常小,而那些沒有購房者卻只能望房興嘆。曾經有人說過:“真正的還房貸壓力只有十年,比預測房地產泡沫壓力更可怕的是你連一套房都沒買。”

為什麼吃那麼多苦去大城市買房呢?其實人生是很公平的,你的前半生沒有吃苦,你的後半生也是要吃苦的。那些貪圖安逸者,前半生沒有買房,後半生也將耗盡畢生的積蓄。大城市的房價遠遠是我們所不能預測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趁早買房。

中國的貨幣一直處於超發的狀態,如何讓手中的積蓄不會快速的貶值。我想購買大城市的房產進行投資,這一最簡單的投資方式大家應該銘記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