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四年級的孩子放棄手機?

逍遙53782


現在哪個孩子不玩手機?我說基本很難找到不玩手機的孩子,我們家長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現在的孩子不玩手機就感覺與社會脫軌一樣,我經常看到成群結隊的小學生在討論手機問題,希望題主不要過於害怕!那麼我們就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成為讓孩子學習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可以成為他們墮落的泥潭。我覺得手機還是要玩的,這個時候我們父母應該適當的監管和正確的引導。那麼我們父母應該如何做?

第一:自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比如一起看動畫片,一起看教學,一起玩遊戲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享受手機帶來的各種正能量。

第二,適當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長時間玩手機必定會損害孩子的眼睛和身心健康,我們可以和孩子達成一種約定,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進行約束

第三,對孩子玩手機的內容把關,不要讓一些負能量影響到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我們還應該對孩子進行網絡安全,教育不要輕易相信網的信息,當然,也不要洩露個人信息.



手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吃飯噎住而不叫孩子吃飯!


老李家二寶


剛剛前幾天,像我這樣自詡“教子有方”的媽媽就是因為四年級的孩子痴迷遊戲差點把手機砸了😱😱,我反思了很長時間。

孩子中午放學回來,我招呼他放下書包讀英語,我邊做飯邊扒拉手機。開始吃飯,我一邊吃一邊玩手機一邊和他聊幾句。傻子都能看出來我的心不在焉,好吧,人家端著碗去坐沙發上和電視交流去了。

孩子晚上揹著大書包,我拿著手機跑去開門。他休息一下寫作業,我手不離機坐在他旁邊,不會寫的可以問我呀。他瞥了我一眼,其實也想瞄一下手機,到底有啥好東西吸引媽媽。沒有啥好東西,錯過一條亂七八糟的朋友圈就好像錯過了好幾個億,人家發個心情秀個恩愛其實管我屁事啊?

搞完作業,我做飯,他拿著手機。這傢伙,叫吃飯不吭,叫理髮不理,叫洗澡不洗。和我一模一樣,機不離手,眼不離機。人家在和同學聯機玩遊戲,天大地大沒有玩遊戲的勁頭大。起初好言好語說,到了時間把手機給媽媽吧,答應著就是不放下。一會功夫,我就怒了,有些搶手機的暴力動作估計大家都做過。結局:大聲爭吵,雞飛狗跳。

狠辦法一:卸載微信,不看手機。大人不看,有時間和孩子交流。

狠辦法二:,媽媽智能手機換成老式諾基亞,孩子不配手機。娛樂時間讀書看紀錄片看電影。

狠辦法三:遊戲可以玩,手機可以拿,約定時間。

我採取第三種,實行中。

我們不可能讓時代倒退,我們不可能掐死智能工具,但是我們可以有辦法有毅力管住自己。




種豆得福


讓孩子放棄手機,為什麼孩子會拿手機?手機從哪來的?孩子自己掙錢買的嗎?都不是,還不是父母自己給的,慣的,我孩子現在就四年級了,學習一直是全年級一二三,他最近經常問我,“媽媽,為什麼我感覺我們班其他同學很多事情比我懂得多?什麼吃雞啊,王者啊……我咋啥都不懂?”我的回答是,這些不是你現在該懂的。還有的同學在班裡問我孩子,“你回家平時玩遊戲不?”我孩子說:“不玩,”同學們竟然說,那你的人生真沒意義,我就告訴我孩子,“並不是玩遊戲就有意義,我人生最大的意義還在以後呢!”我從來不在表面上慣著他,我不給手機,他只能閒暇之餘自己動腦去發現現實中的遊戲,他會拿很多橡皮玩他自己創造的遊戲,等等,到現在,他自己完成功課後,玩的可多了,他自己動腦創造的新玩法可不少呢。所以說,孩子從小不要太嬌慣,自己的親生骨肉,心疼是應該的,但是要疼在心裡,一味的縱容,那不是愛孩子,是在害自己的孩子,眼睛也近視了,學習也不好了,要啥給啥,孩子得寸進尺,總有一天,他要的您會給不起,到時候,你也老了,你會到處嘮叨,自己的孩子怎麼怎麼不聽話,怪誰,還不是怪自己。


心裡話W


您好,歡迎邀請陪讀悅悅回答您的問題!

悅悅是一個放棄工作,專職在家陪孩子成長的陪讀媽媽,遇上過很多很多的問題,也在用心記錄孩子成長的精彩趣事!

現在這個問題確實很普遍的。我家孩子小時候也特別愛手機,不過因為家長管得嚴格,現在讀4年級了,倒沒有太多依賴手機,除了平時抄抄作業,做英語寶要用一下手機,平時幾乎不碰。這個習慣的養主要是靠媽媽的帶領和指正。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減少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除了必要的抄作業和做作業外,其他時間不給他拿得到。

第二: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裡人一律不可以在他面前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可以看書,畫畫,寫作或打毛衣,給孩子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

第三:孩子做完作業後,檢查沒有錯誤了,可以獎勵玩20分鐘,時間到了就必須歸還手機,切記時間不能讓他想玩多久就多久。

第四:平時的時候,媽媽或爸爸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逛公園,去廣場玩溜冰鞋,騎自行車,放風箏,或是看電影,有家長的陪伴和豐富的戶外活動,孩子就不會感到無聊,致使對手遊產生依賴了。

以上就是我作為一個陪讀媽媽,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戒除手機上癮的好方法,

希望能夠幫到您!

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哈~

願上帝祝福您幸福快樂每一天!


陪讀悅悅


現在各年齡段都有沉迷於手機的孩子,看著那些沉迷手機無法自拔、無心學習的孩子,看著那些被拿走手機對家長怒目相視的孩子,聽著那些因為手機跳樓的事例,我總是感到心痛不已。我想問:“誰之過?”我想對那些痛心的父母大喝:“誰之過?”當初為了清閒,扔一塊手機給孩子,自己在一邊享清閒時,你可想過後來孩子會沉迷手機?你自己整日手機不離手,不思進取時,可想過為孩子樹立了什麼榜樣?誰之過?——父母!偷懶的父母!你當初的偷懶,變成了打你臉的巴掌,一掌掌痛徹心扉!所以,首先警示那些孩子尚未沉迷於手機的父母:回到家裡,請放下手機,坐到孩子身邊,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陪伴。陪孩子聊聊幼兒園或者學校發生的事情,陪孩子聊聊他小時候的趣事,陪孩子聊聊你們小時候的趣事,陪孩子聊聊社會上新聞……在聊的過程中,既增強了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也可以有意識地滲透親情、安全、學習、同學交往等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想讓孩子放棄手機的家長,請先檢討自己的行為,與孩子一起商議制定遠離手機的方法。

1、循序漸進。與孩子討論商定每天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制定遵守約定的獎勵和違反約定的懲罰,這個獎勵或者懲罰要有實質性,要能觸動到孩子。

2、堅持原則。與孩子達成共識後,執行過程中要堅持原則,不可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但是在孩子煩躁發脾氣時家長一定要沉住氣,不要和孩子硬碰硬,避免孩子情緒失控,要安撫住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也感覺到父母的堅持不讓步。

去年送走現在上初一的這批孩子中,有一個男孩子,很聰明,單親家庭,有幾年媽媽在外地工作忽視了孩子,孩子游戲玩的許多大人都比不過,為了讓孩子走出遊戲,他媽媽調了回來,學會了他會打的所有遊戲,與孩子一起玩。玩的過程中與孩子稱兄道弟,不分彼此,時間一到,立馬放下手機。假期甚至看孩子最近情緒不好,就會說走就走,帶孩子出去旅遊。媽媽的灑脫,媽媽滿滿的關愛最終有了收穫,孩子依然玩遊戲,但有節制、有原則,學習上成績優秀,生活中體貼懂事。




從這位媽媽的幾個朋友圈你能看出媽媽的付出嗎?你能看出與孩子的相處嗎?想讓孩子放棄手機,先改變自己吧!不要做那種笨鳥: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期望孩子能飛起來!


一縷陽光am


一、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要想要孩子放下手機家長要首先做到。家長要以身作則,否則一切空談。

二、可以利用手機裡的學習軟件的功能,讓他在玩的同時學到知識。轉移了他對遊戲的依賴性。

三、和孩子講解玩手機的利弊,四年級了可以分清利弊。

四、家長多陪伴孩子。是指放下手機高質量的陪伴。不要讓手機陪伴孩子。


零基礎哦


矯枉必須過正,所以不建議再接觸手機,小學四年級沒有獨立使用手機的必要,即使有必要用也要在家長陪伴下使用。

沒有了手機,小孩覺得無聊怎麼辦?首先家長要陪伴,這是做家長的義務,也是解決手機上癮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可以陪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畫畫,一起做手工,可以一起做的事多了,關鍵還是家長願不願意放棄一些個人時間陪孩子。

還有,可以讓小孩多跟小夥伴一起玩,畢竟同齡人的陪伴更容易有共鳴。但是要注意小朋友湊在一起不要用手機打遊戲,否則就前功盡棄了,儘量能參與一些戶外體育活動,比如踢球什麼的,既能鍛鍊身體,還能消耗孩子多餘的精力,多好!

總之,採取行動要趁早,一旦上癮程度嚴重了,就越來越難戒。但是家長一定要親自參與,不能推卸責任和做旁觀者,否則苦果最後還得自己吞。


江南漁夫


這是“自制力”的問題,從嬰兒期就可以顯現出來的。孩子癮大,用“疏導”的辦法。

1.就是給他玩,但是限制時間,而且必須做完什麼什麼才可以有多少分鐘玩遊戲的時間

2.作為獎勵的手段,比如他哪方面做得很好,獎勵他玩遊戲多少分鐘

3.獎懲分明,紀律嚴明,全家配合

4.他玩的遊戲家長要把關,確保意識正確

5.玩遊戲最終極的能力就是自己編程,如果孩子智商夠的話鼓勵孩子學編程


明月一心1


記得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你想毀掉一個孩子嗎?那就買個手機給他吧。所以,手機的危害,特別是孩子,影響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我的想法是: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智能手機,有時間多讓他去書店,多買些書籍讓他閱讀。儘量轉移他的手機癮,讓他慢慢淡忘。


邱氏心理預測


1.要放棄手機,先要利用好手機,用手機學習,在手機上裝上學習軟件學習.

2.轉移興趣愛好,把孩子的特長興趣發掘出來,比如,運動 ,唱歌跳舞,畫畫等等 讓他無暇顧及手機

3.以身作則,家長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陪同他一起學習,加強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