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樹樁為什麼要用河沙?

百騙度人


在盆景種植中,我們經常會在盆土中摻入河沙、山砂,對哪些採挖時傷根較重較多的生樁甚至用河沙“養坯”。



栽植盆景為什麼要用河沙?

  • 河沙的透氣排水、保水保溼性能好,有利於給盆景根系營造一個溼潤而透氣的良好環境,有利於根系生長,特別是新根的萌發。

  • 河沙的流動性好,有利於與根系緊密接觸,防止空根現象導致根系死亡、腐爛。

  • 河沙經濟實惠,容易獲得。

  • 河沙素淨,消毒容易,使用消毒後的河沙養坯可減少根系傷口感染病菌的幾率。


使用河沙種植盆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河沙含水飽和率高,對於那些不耐溼的樹種注意排水,雨季注意避雨。

  • 河沙不含有機質,保肥能力弱,一般需要與土壤混合使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者注意盆景萌發新根後追肥(包括葉面追肥)。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敲重點:這裡的強調一下,河沙主要用作樹樁促生根存活使用,而不是單獨作為存活後的植料使用,在盆景樁頭存活以後,上盆養胚時就不能單獨用河沙作為植料,而是河沙混合其他泥土作為植料使用?



盆景下山樁為什麼用河沙促生根

估計喜歡養盆景的小夥伴都很清楚,在我們挖回盆景下山樁頭或者盆景樁頭爛根再上盆養護的時候,都會使用河沙,當然不是必須使用河沙,只是使用河沙生根快,河沙為什促進生根快呢?

1,河沙無菌

河沙主要是沒有腐殖質,在挖回下山樁以後,因為都會造成傷口,而傷口易受到病菌侵染難癒合,此時如果使用腐殖土或者其他的營養土,在澆水以後造成病菌容易隨水侵染傷口導致傷口難以癒合。



而我們使用河沙深埋盆景下山樁頭就可以減少這一煩惱,河沙沒有腐殖質,也就少有細菌,挖回來可以直接使用,使用次數多的也要消毒再使用,深埋盆景樁頭以後,澆水後不易積水讓傷口容易癒合。

2,河沙溫差大

我們使用河沙深埋盆景樁頭促生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河沙的溫差大,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大有利於營養的積累,根系的萌發需要營養來刺激的,當營養集中到傷口部位時,積累越多越容易刺激生根,當然傷口要癒合才會有根的發生,其實為什麼沙土種的果實甜,其實就是溫差大引起的糖分積累多而已,而盆景樁頭生根也是一樣的道理。



盆景下山樁存活後可以使用河沙嗎?

我們挖回盆景下山樁頭或者爛根的盆景樁頭再次促生根的時候,我們都會採用河沙深埋的方法,剛才我們說了河沙能促進生根,當然保溼效果也不錯,生根存活以後,這時候就要上盆養胚了,這時候就不能單獨使用河沙了。


因為盆景樁頭生根所消耗的營養基本都是樁頭自身儲存的營養,生根存活以後,根系就要吸收水分和營養來補充,而河沙基本無營養,所以使用單獨的河沙是栽種不好盆景樁頭的,時間長了,新芽發黃無活力,根系瘦弱易折斷,造成再次枯萎死苗。

當然植料很多,不一定要使用河沙,如果要使用河沙的話,要根據盆景樁頭的習性來搭配植料,比如杜鵑,松樹,茶樹等盆景樁頭喜歡酸性環境,而怪柳,圓葉烏柏等喜歡鹼性環境,所以搭配的時候要注意。


網友沒有說是哪一種盆景樁頭,很難給出一個植料配比,比如我們熟悉的杜鵑,可以使用園土+河沙+腐殖土1:1:2也不錯,河沙作為透水作用,在搭配盆景樁頭植料的時候,考慮透水也要考慮營養以及植料酸鹼度。


植物草蟲


種植樹樁為什麼要用河沙?

種植樹樁栽培土要添加河沙是正確的,但不是栽培土全部使用河沙。種植樹樁不像種植花卉哪樣,栽培土裡要施用豐富的肥料,來滿足花卉生長髮育的需要。而樹樁盆景不能使用豐富的肥料,避免樹樁枝葉發生旺長,影響盆景的造形,影響整體的觀賞性。因此,只有通過栽培土營養物質的調控,達到目的。


樹樁栽培土若是全部使用河沙,缺少腐殖質,樹樁沒有源源不斷的營養物質供給。樹樁栽培是要控制營養的供給,但不是說不給營養物質。樹樁生長還是需要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維持日常生理的基本需要,否則樹樁難於繼續努力存活下去。另外,栽培土需要有保水能力,過濾性太強了全沙質土壤,氣溫高,1~2天沒有澆水,栽培土嚴重失水,長期這樣就會影響樹樁的成活。

適合樹樁栽培的土壤是半泥質半沙質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質土。添加河沙主要是使栽培土松疏,通透性能好,在利於根系生長吸收水肥,有利於微生物分解腐殖質,有利於濾水等等作用。一般是選取泥質土壤3份,河沙3份,腐殖質土1份,攪拌均勻,即可以使用。

總之,栽培樹樁盆景,可以使用半沙質土壤,控制營養成分的提供,有利於樹樁盆栽的正常存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種植樹樁為什麼要用河沙?



我們在做樹樁盆景時都喜歡用河沙來填充作為基質的一部分。樹樁都是在長期生長過程中慢慢的適應了當時的環境,而如果人們這時候突然改變它,將樹樁移植到新的環境,作為盆景觀賞,那麼首先就要保證樹樁的成活率,讓其適應盆栽環境。

而河沙就是很好的選擇,一般作為培養基質,河沙只佔據一部分。通常人們都會用田園土+河沙+腐殖質比例在4:3:1進行。



由於河沙養分比較少,如果全部用來作為樹樁的培養基質顯然不行。但是河沙相比田園土粗糙,而且通透性比較好,在田園土中混入一定量的河沙可以促進樹樁根部呼吸作用以及對於營養的吸收,促進樹樁生長。同時參有河沙的培養基質排水性、通透性好,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樹樁因根部積水而出現爛根現象。



目前不管是園林還是家庭中,都有很多人栽培樹樁,由於樹樁形態各異,千奇百怪,更具有特獨行和觀賞性,現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對於小型盆栽的樹樁,由於移植原因,根系不太發達,所以只能用摻雜有河沙的土壤作為基質培養,這樣更容易成活,而且還可以有效的保護根系。


鄉村波比


河沙在盆景種植養護上的確常用,但基本都是做為養護難以成活的下山樁生胚時使用,如人見人愛卻又難以直接移植成活的映山紅下山樁,其他難以帶宿土,毛細根較少的常規下山樁,而在種植環節,只在改良土壤過於粘重時才會少量使用。

那麼,在養護下山樁生胚時為什麼要用河沙呢?

河沙的特點

河沙是天然石料自然風化或水流反覆沖刷,以及石料相互間摩擦,自然形成的微小顆粒,河沙的表面既光滑又粗糙,本身具孔隙,彼此間縫隙較多,通透性非常好,既通風又透氣,澆再多的水,很快就會滲出,不會積水,但吸水、喜溼,保水、保溼的能力卻又特別強。

難以成活或沒有根系的下山樁成活的環境要求

難以成活或沒有根系的下山樁,能成活的關鍵在於根部殘存根系和斷面細胞的活性被激活,而激活殘存根系和斷面細胞分化形成新的根系,則需要合適的溫度、溼度,以及既通風又透氣的環境,萌生的根系,既喜溼又怕積水,呼吸作用旺盛,所以需要養護的基質通透性好。


河沙完全符合養護下山樁成活的環境需求

根據上述分析,河沙是最佳養護下山樁,促使下山樁根系斷面萌生新的根系最佳基質,使用河沙做基質養護下山樁生胚,澆再多的水分,不會積水,同時河沙的保溼能力較強,通風透氣性又好,下山樁的根部在這種舒適的環境下,很快就會萌生新的根系,恢復吸收水肥的功能,確保下山樁成活。

以上是河沙養護下山樁,容易促進下山樁成活的原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河沙養護下山樁,雖保水保溼,但失水也快,需要勤澆水,您認為有道理嗎?


基層林業


請問師傅:紅豆杉下山樁用什麼土種植?


用戶7789014808786


用河沙種盆景是最好的,沙生根快,成活率高,因為沙 透氣,河沙營養好。,這是我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