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口加工區到綜合保稅區,漕河涇在發生什麼改變?

去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漕河涇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今年3月20號,轉型升級後的漕河涇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從出口加工區到綜合保稅區,名稱變化的背後,正在發生哪些改變?上海漕河涇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勇今天上午在“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中透露,今年一季度,綜合保稅區實現工業總產值79.74億元,同比增11.18%;進出口總額12.8億美元,其中進口5.1億美元,出口7.7億美元,徵收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5.08億元,同比增26.08%。

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 | 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在发生什么改变?

漕河涇的轉型,正透視著上海迎合企業需求升級之變。作為首批試點的綜保區,以英業達為代表的區內企業正在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質,漕河涇綜合保稅區也被批准為上海市跨境電商示範園區,並已開展相關業務。同時,利用允許在綜合保稅區內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展示等業務的新政策,漕河涇綜保區已在研究落實大貿車、平行進口車保稅業務模式,探討轉口貿易功能、保稅維修功能落地的可行性。

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 | 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在发生什么改变?
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 | 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在发生什么改变?

同時,漕河涇綜保區還在與美敦力等一批生物醫藥企業合作啟動研發中心建設,生物醫藥企業一些最新的設備在未取得國內CFDA證件前也可以在區內先行使用。張勇還透露,今後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國外已經上市的一些最新抗癌藥,也有望在區內先行試點,“我們還要和海關、藥監局等部門討論,爭取做成”。作者:上海電臺記者胡旻珏編輯:卞曉曉責任編輯:包露

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 | 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在发生什么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