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十年落花無數,何來錦囊,亦無埋花處,花在淚中難為土。舉起招魂幡,猶有傷心處,春滿江淮花起舞,燕子已歸來,君在九天碧落處。————賴少其《紀念嚴鳳英》”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人物生平

嚴鳳英(1930~1968),原名嚴鴻六,安徽省桐城縣羅嶺(今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人。女,中共黨員,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讚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由於父親嚴司明和母親離異,嚴鳳英在四五歲時,就回到祖父母居住的羅家嶺,學唱了流傳於當地的不少民歌。因為抗戰爆發,她的父親嚴司明也回到家鄉,閒居無聊時,教她唱京劇,這使她與戲劇藝術有了接觸。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在她十來歲時,同族中曾參加戲班的嚴雲高將黃梅戲帶回了羅家嶺,他一面開鋪謀生,一面收徒授藝,嚴鳳英由此與黃梅戲結下緣分。她始而偷偷學戲,繼而拜嚴雲高為師傅,正式成為他的女弟子,並學會了《送香茶》、《春香鬧學》等傳統戲中的單折。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1945年春天,嚴鳳英在桐城練潭張家祠堂第一次登臺演出,參演的劇目是《二龍山》。為此,她觸犯了族規,差點被捆起來淹死,可她卻沒有放棄這條已然邁出第一步的道路,繼續參加黃梅戲班的演出活動,終至離開家庭,從桐城唱到懷寧、樅陽等外縣,唱到當時的省會安慶。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1947年10月,17歲的嚴鳳英憑藉靈雀般的歌喉和輕盈舞姿吸引了秋浦兩岸的百姓,深受大伯大嬸們的喜愛。嚴鳳英是隨她的師父程積善(貴池晏塘人)來到秋浦的,據說在唱《槐蔭別》時,嚴鳳英來了例假,被廣大的秋浦觀眾諒解後,又深為沒有看到嚴鳳英“別夫上天”的精彩表演而惋惜。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在秋浦河兩岸前後共唱了三個月,不僅藝高,人也好,肯結人緣,在秋浦唱戲時,每到一處,還和房東結了乾媽幹嬸。新婚之夜,嚴鳳英還和當地小姐妹們一齊鬧新房,大伯、大嬸們親切地喊她“小嚴”或“紅六”,她口口聲聲答應得親嫡嫡的像親生女兒一樣。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本來就有較好的演唱天賦,又虛心向前輩藝術家學習,她回憶道:“我到安慶想把戲演好,就努力學習。那時學表演,主要靠觀摩,看老前輩在臺上一舉一動怎麼做,我就一點一滴記在心裡,然後照葫蘆畫瓢搬上舞臺。因為我是女性,演旦角戲的動作要細膩些,像是那麼回事,觀眾看得很有味,反映說嚴鳳英的‘小做‘很好。”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藝術風格

嚴鳳英的唱腔圓潤明快,表演質樸細膩,吸收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之長,自成一家,世稱嚴派。嚴鳳英的唱腔,首先貫穿著一個“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測度具體戲劇情境後,以聲傳情,以情帶聲。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樸實圓潤,演唱明快真摯,吐字清晰,韻味醇厚,並注重從人物感情出發,力求達到聲情並茂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的唱腔不僅“動聽”,而且“好聽”,這是她恰當地運用嗓音對黃梅戲聲腔進行處理的結果,使演唱“清和圓轉,累累然如貫珠”,“關鍵詞藻時出新奇,使人不能測度,為之限量”。對於這一方面的成就,申非伊的《嚴鳳英唱腔初探》作了細緻的分析。她既遵從傳統戲曲演唱“字正腔圓”的標準,更追求“囀”、“潤”的效果。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比如《天仙配》“滿工對唱”這段唱腔的處理方法,就是在準確把握字音聲調基礎上,大量運用前倚音,造成下滑、上掛的效果,並且按字調字情的不同,每句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唱腔生動而不呆滯,既明快又有濃厚的抒情意味,既純直又圓潤豐滿,令人品味不盡。此外,她還經常運用顫音、擻音、頓音等方法,一方面服務於人物情感的表達,另外一方面又使唱腔更加婉轉動聽。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除了在唱腔藝術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外,在舞臺上乃至大熒幕的表演,同樣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馮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難忘。短短的一段戲,嚴鳳英需要理解得極其細緻,完全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再加上與對手的感應交流,才能最終轉化成一段生動細膩的舞臺表演來,使觀眾為之擔心,又忍俊不禁,領略美的創造。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除了對藝術天賦的領悟,嚴鳳英還是一位富於學習與創造精神的藝術家。從她登臺演出到新中國成立初年,黃梅戲的生存環境艱難,表演藝術水平也處在粗糙的狀態之中。新中國成立以後,嚴鳳英和一批新文藝工作者為提高黃梅戲的藝術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既虛心向前輩藝人學習,借鑑傳統,更注重向兄弟劇種學習,曾拜北昆名家白雲生為師學習京昆的程式動作,並融會貫通,用之於自己的表演中,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1954年華東戲曲會演期間,她“向範瑞娟學習她扮演嚴蘭貞的感情處理與水袖運用”。在音樂唱腔上,她支持音樂改革,經常提出建議並帶頭試唱,同時又在充分把握角色思想感情後賦予自己的創造。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的表演藝術,對黃梅戲劇種的特色和風格,還起到了極大的強化作用。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其一、黃梅戲源於農村,帶著樸實自然的氣息,嚴鳳英的演唱使之更加優美動聽,形成了黃梅戲不同於京劇的沉厚、越劇的清麗、豫劇的豪邁的自然、優美、親切的音樂風格;其二、由於嚴鳳英表演藝術精湛,唱腔優美動聽,逐漸形成了觀眾的審美心理定式,更加喜愛女性形象和女聲唱腔。

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傳奇一生

嚴鳳英所作的努力,既為自己創立了典範之作,又為黃梅戲劇作家、音樂家架起了一座通往觀眾的橋樑。她以一己之力使黃梅戲的表演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使黃梅戲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張力大大的增強。

1968年4月8日,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因不堪林彪“四人幫”迫害凌辱,吞服大量安眠藥,不幸含冤身亡,年僅3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