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面對那些向你乞討的人,你會怎麼處理呢?

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城市環境再好,大街上也會碰到行乞的人。

曾今我在地鐵裡遇見一位大媽在地鐵你面伸手要錢。能對她有映像是因為這一年裡遇見估計也不下三次了。我真心記得當初施捨過她一回。畢竟頭髮花白,穿著破舊,行走略有殘疾。口袋裡有零錢現金還是會動容下的。誰想年齡這麼大了,清福沒享著。還要為生濟奔勞,何況還是乞討。

可是這種接連遇見,不得不使我在空閒間隙多關注她幾眼了。

地鐵人流量多,車廂內停留駐足是自然。再次遇見大媽,內心就多一份嚴肅了。

要是不刻意注視,與她眼神的對焦瞬間,是很難感知她的心理處境的。

這不是自卑、憐憫、恥辱、愧疚的眼神。

那怕對視的神情間,遲疑、參雜慚愧和謙卑的姿態,這種情境我還是會被觸動的。

何況現在能不能“施”是基於客觀條件的。現在支付環境如此發達,身上不帶一塊錢是經常到事。

這種行討的人會越來越少,支付寶和微信也做了不少貢獻,要真碰上拿著二維碼懟著你,讓你掃碼支付金額隨意的事情,那才叫震驚呢。

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每當車廂到站開門停留的片刻,這大媽也不再行動了。要是留意觀察,她會神情痴呆,目不斜視,視線儘量不與任何人產生對焦。這真有點演員的盡職了,導演不喊KA,絕不出戲。估計這也是怕遇上管事兒的地鐵安檢人員。

不知道是第幾回與她遇見了,真讓我懷疑是緣分在作祟。

不過這回沒拉住上頭衝動,看見一個學生樣的小姐姐正要從小包裡掏錢,我就及時勸阻說:”別給,這大媽都地鐵裡要錢一年多了,騙人的“。

話剛完,就像觸碰了大媽情緒開關一樣急了一臉,朝我嘲諷起來;“說什麼不給就不給,要你管......"後面扯些聽不清的邪僻話。

到嘴的肉被我攔下,這是有多焦躁。正好這時車到站,廂門開了。本來這節車廂臨近的幾個人群注目間帶著幾分譏笑,大媽見車門一開,瞬間木訥板起臉來。人群中”噗.....“的發出好幾聲。小姐姐也是尷尬的回饋了我個眼神。大媽無疾而終,伴著上車的人流,含冤的背影下了車廂。

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佛法六度有講:六般若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止觀)、智慧。佈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而佈施又有三種: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

能施捨,也是證明了自己有可施捨的財富。尚且不去論辯被施者是什麼居心。如果當下那一念,能施已施。則不必糾結與否。一念善始善終,福報善因植福田。

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那種很容易分辨性格善良直爽,耿直的朋友。你願意與她們相處、共事、甚至是生意往來。因為你能感覺到種人心思壞不到那裡去,有時候只是笨拙、遲鈍了點。但人品總歸是值得交際的。

在佛法觀念裡;在別人需要一分力的時候,能伸手幫助一把。在別人陷入痛苦情緒的時候,能溫暖愛心加以安撫。這些都是佈施(無畏施)的表現。

如果朋友圈裡能有這麼幾個朋友,閨蜜、死黨,是不是會覺得很溫馨呢。在經歷某些滄桑歷程的時候,也會感嘆人間冷暖的啊。

現實是複雜的,就像我遇見的這位大媽,能說我的第一次施捨是被騙了嗎?至少我自己是不願意認定的。

因為客觀的講;

第一:我的出發點是源自我內心的善良。

第二:我給她錢並不多,不會使我糾結苦惱。

第三:我相信因果。

很多新聞報道過一個乞丐一天的收入能抵得上一個白領一個月的收入。不管是職業乞丐、還是真實乞討者。人在社會就要遵循著社會法律法則。你不會因為乞討能收入過萬,就改行入丐幫。這是個人心性良知不允許的。就算因失敗破產,自我的心智也是很難潰敗到願意讓自己淪落為乞丐。如果是,那我也只好隨緣施捨了。

我拿什麼施捨給你

我們很難想象做當下一點”善事“,會有多大的收益。

這種”得“與”舍“層面的衡量對於我來說是不明智的。遇見這位乞討的大媽也是因果緣分,第一次我是放下分辨自然發心”佈施“。而後幾次是證明了行騙是不可能長久的事情。

我的”得“換言之就是;面對這些現象自己要認清自己和認清對方在做什麼。我想將來很難有機會再遇上這個大媽,也很難有適合的情境讓我與她對上話。如果有會對這些騙子說些什麼呢?還是置之不理呢?

我想自己還是獨善其身,守護一份純粹。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其他的交給因果報應吧。

ID: XinSiWen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