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皇公開批判戀童癖醜聞 “教會給予牧師過多保護”

教皇本篤十六世打破了長達六年的沉默,將震撼天主教堂的性醜聞歸咎於神學和社會道德教義的"崩潰",以及20世紀60年代的性革命。

"為什麼戀童癖會達到如此程度?" 這位前任教皇為德國神職人員雜誌《克勒魯斯布拉特》寫了一篇6000字的文章。 "歸根結底,原因是上帝的缺席。"

幾家天主教和保守派新聞媒體週四發佈了他們的德文譯本。

這位已退休的教皇首先發表了這篇文章,概述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社會變革——包括色情作品的可及性——他聲稱這為"全面的性自由"鋪平了道路。

他寫道:"在各種各樣的神學院中,同性戀集團被建立起來,這些集團或多或少地公開行動,極大地改變了神學院的氣氛。"。

這位91歲的前教皇還指責教會處理性虐待案件的方式,說教會被需要"真正的刑事處理"的事件"壓垮了"。

本尼迪克特還指責教會法給予被指控的牧師過度的保護。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他寫道,"為神父辯護的權利是如此廣泛,以至於幾乎不可能定罪。"

作為樞機主教約瑟夫 · 拉辛格(Joseph Ratzinger) ,本篤十六世在2001年率先對這些法律進行了改革,使得驅逐虐待兒童的神父變得更加容易。


前教皇公開批判戀童癖醜聞 “教會給予牧師過多保護”


方濟各將這一醜聞歸咎於教會的神職人員文化,這種文化把牧師提升到普通人之上。

福坦莫大學宗教與文化中心主任 David Gibson 對前教皇的言論提出異議。

"本篤十六世的作品將虐待危機歸咎於自由主義道德觀念、同性戀和世俗化等等的主要問題是: 正如朋友指出的那樣,B16的敘述與二月峰會上所說和所做的一切背道而馳。 因此,在關鍵時刻,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具有破壞性。

今年2月,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就神職人員性虐待問題召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峰會,180名主教和樞機主教參加了峰會。方濟各表示,他們被要求"傾聽渴望正義的年輕人的呼聲"。

"上帝的聖徒們正在注視著,期待著不僅僅是簡單而明顯的譴責,而且要採取有效而具體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