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再起—— 4 0 餘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 9 6 工作制”

最近,圍繞互聯網公司“9 9 6 工作制”的風波又起。4 0 餘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 9 6 工作制”,其中也包括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9 9 6 工作制”是指員工

早9 點上班、晚9 點下班,每週工作6 天。員工對這種工作方式有的是抵制,但更多是無奈。那麼,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這種局面,“9 9 6 工作制”究竟算不算違法?員工如何維權?

風波再起—— 4 0 餘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 9 6 工作制”

同時,程序員界也發生了一件事,有人在知名代碼託管平臺上發起了一個名為“9 9 6 .I C U ”的項目,網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公司加班情況,並給出證據鏈接,以此抵制互聯網公司的“9 9 6 工作制”。此舉立即得到大批程序員響應。 而“9 9 6 . I C U ”代表:“工作9 9 6 ,生病I C U ”,是一種諷刺,意味著長期這樣過勞工作,最終面臨健康的危險。在這份加班名單中,華為、5 8 同城等4 0 餘家公司上榜。

當前,許多互聯網公司實行的是9 9 6 彈性工作制,員工可以自由調配時間。某互聯網公司負責人稱:“這個早九晚九,是指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內絕對開門。如果嚴格起來就沒有辦法量化了。我會把這個任務分給他,具體這周做什麼,這一天做什麼,他只要做到了,其餘的時間我們不管。”

風波再起—— 4 0 餘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 9 6 工作制”

今年年初,有互聯網公司宣佈將推行“9 9 5 工作制”,也曾引發爭議和討論。

這一在互聯網行業公開的“潛規則”遭遇抵制,也不是偶然。知名時事觀察員楊濤認為,這種明顯不合規的用工方式能夠在互聯網行業盛行,有其必然原因。他說,從企業角度看,很多市場化企業的確有“加班文化”,一些成功企業的加班文化被很多企業家看作是企業成功的必備要素,因此很多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和創業企業,在其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還不健全的情況下,直接照搬成功企業的套路,強制搞“9 9 6 工作制”

從市場角度看,現在企業的壓力更大一些,怎樣能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往前走,不被淘汰,就只能想著從個人身上榨出剩餘價值。另一方面,企業之所以敢這麼做也是一個市場議價權的問題,現在每年有8 0 0 萬大學生畢業,相對而言,辦公樓的白領過剩,大學生和白領的市場議價權減弱,因此企業有底氣叫板“不想9 9 6 就辭職”。

風波再起—— 4 0 餘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 9 6 工作制”

在法律意義上,“9 9 6工作制”的合法性顯然是存疑的

它直接把加班轉換為對員工的正常工作時間要求,甚至對這種機制進行話術包裝,賦予其某種文化、道德色彩。而員工想維權也不容易。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嶽屾山坦言,彈性工作制職工在加班舉證方面的確存在一定困難:“有的可能說自己早晨5 點半就給單位發郵件了,晚上1 0 點半還在給單位發郵件

。但企業會反駁說,可能你早晨發完郵件又睡了一個回籠覺,睡到下午七八點又起來發了封郵件,很難證明中間的這段時間也在為企業工作。所以彈性工作制在加班費的主張方面存在一定難度。”

嶽屾山建議,員工入職時要清楚自己是標準工時制還是不定時制,如有加班要保留好加班的證據。他說,員工需要證明自己工作的時間有多長,並且要證明這個時間段的確是在為企業工作,“有些員工的單位可能規定是朝九晚五,但是員工早晨7 點就到單位,晚上9 點才離開單位,那麼他必須能證明早到和晚走的這個時段在為企業工作,這樣才能主張加班費。”

據瞭解,“9 9 6 工作制”已經不是互聯網行業的專屬,有向其他行業蔓延的趨勢。楊濤認為,這一現象應該讓勞動監察部門有所啟示:“應該啟示勞動監察部門更積極地關注和介入,現在需要勞動監管部門從頂層發出更有力的聲音和出臺舉措,尤其針對明顯非法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調查,要避免勞資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