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再起—— 4 0 余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 9 6 工作制”

最近,围绕互联网公司“9 9 6 工作制”的风波又起。4 0 余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 9 6 工作制”,其中也包括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9 9 6 工作制”是指员工

早9 点上班、晚9 点下班,每周工作6 天。员工对这种工作方式有的是抵制,但更多是无奈。那么,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9 9 6 工作制”究竟算不算违法?员工如何维权?

风波再起—— 4 0 余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 9 6 工作制”

同时,程序员界也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 9 6 .I C U ”的项目,网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公司加班情况,并给出证据链接,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 9 6 工作制”。此举立即得到大批程序员响应。 而“9 9 6 . I C U ”代表:“工作9 9 6 ,生病I C U ”,是一种讽刺,意味着长期这样过劳工作,最终面临健康的危险。在这份加班名单中,华为、5 8 同城等4 0 余家公司上榜。

当前,许多互联网公司实行的是9 9 6 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由调配时间。某互联网公司负责人称:“这个早九晚九,是指公司在这个时间段内绝对开门。如果严格起来就没有办法量化了。我会把这个任务分给他,具体这周做什么,这一天做什么,他只要做到了,其余的时间我们不管。”

风波再起—— 4 0 余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 9 6 工作制”

今年年初,有互联网公司宣布将推行“9 9 5 工作制”,也曾引发争议和讨论。

这一在互联网行业公开的“潜规则”遭遇抵制,也不是偶然。知名时事观察员杨涛认为,这种明显不合规的用工方式能够在互联网行业盛行,有其必然原因。他说,从企业角度看,很多市场化企业的确有“加班文化”,一些成功企业的加班文化被很多企业家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和创业企业,在其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直接照搬成功企业的套路,强制搞“9 9 6 工作制”

从市场角度看,现在企业的压力更大一些,怎样能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往前走,不被淘汰,就只能想着从个人身上榨出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之所以敢这么做也是一个市场议价权的问题,现在每年有8 0 0 万大学生毕业,相对而言,办公楼的白领过剩,大学生和白领的市场议价权减弱,因此企业有底气叫板“不想9 9 6 就辞职”。

风波再起—— 4 0 余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 9 6 工作制”

在法律意义上,“9 9 6工作制”的合法性显然是存疑的

它直接把加班转换为对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要求,甚至对这种机制进行话术包装,赋予其某种文化、道德色彩。而员工想维权也不容易。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坦言,弹性工作制职工在加班举证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可能说自己早晨5 点半就给单位发邮件了,晚上1 0 点半还在给单位发邮件

。但企业会反驳说,可能你早晨发完邮件又睡了一个回笼觉,睡到下午七八点又起来发了封邮件,很难证明中间的这段时间也在为企业工作。所以弹性工作制在加班费的主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岳屾山建议,员工入职时要清楚自己是标准工时制还是不定时制,如有加班要保留好加班的证据。他说,员工需要证明自己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并且要证明这个时间段的确是在为企业工作,“有些员工的单位可能规定是朝九晚五,但是员工早晨7 点就到单位,晚上9 点才离开单位,那么他必须能证明早到和晚走的这个时段在为企业工作,这样才能主张加班费。”

据了解,“9 9 6 工作制”已经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有向其他行业蔓延的趋势。杨涛认为,这一现象应该让劳动监察部门有所启示:“应该启示劳动监察部门更积极地关注和介入,现在需要劳动监管部门从顶层发出更有力的声音和出台举措,尤其针对明显非法的行为进行制止和调查,要避免劳资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