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當前山東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轉換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山東能否搭上新興經濟產業發展的高速列車。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結構息息相關,而有關產業結構的提升需要有兩個方面的支撐,一個是技術支撐,一個是組織支撐。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技術方面的支撐比較好理解,那就是科技創新,用科技的力量創造新產能。從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來看,山東近幾年的科研成績可以說是捉襟見肘,在新興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AI方面都沒有作出擁有較高關注度的成績,最多的新聞還是哪個科技項目或者是高新技術產業園的上馬,可能這些東西換來了很多高質量的科研結果甚至是科研論文,但是其向經濟的轉化率卻是微乎其微。所謂騰籠換鳥也主要是在技術層面公眾,不過科技創新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多隻能在媒體上看到,與自己的親身生活並沒有很貼切的感受。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而新舊動能轉換中的組織支撐就可能與我們息息相關,其能不能做到位我們普通人就完全可以感受得到。組織支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政府職能的轉變,怎樣轉變呢?直白點說就是把自己轉變成“店小二”。其實這才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所要解決的最大的也是最難的難題。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在今年正月初七山東省召開的“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工作動員會上也將政府職能轉變這樣一項工作進行了著重闡述。“狠抓落實”中主要是“落實”什麼?筆者認為,落實的就是“店小二”做的稱不稱職。而“店小二”做的稱不稱職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將公務人員是不是被從辦公室裡“趕”出去。這一點很好理解,“店小二”一直坐在辦公室裡,怎麼給群眾“端菜倒水”,怎麼給群眾做好“服務”?坐在辦公室裡作出的落實,是數字落實、文件落實甚至是形式落實。而坐在辦公室裡就能完成的考核,那麼肯定就是走形式的考核。

讓公務員走出辦公室,才能深入一線,才能靠近群眾,貼近群眾,才能讓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老百姓的事情件件有著落。總是在辦公室裡,坐等老百姓上門,沒有為群眾分憂解難的主動性,才是缺少擔當的真正表現。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其實,讓公務員從辦公室裡走出來,除了是讓公務人員主動擔當之外,更是讓公務人員從文山會海里解放出來。在動員講話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述了減少政府文件、會議和考核,其最終目的除了精簡結構,提高效能之外,還有就是讓公務人員從文字材料工作中解放出來,讓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實務性的工作。而減輕基層壓力,更是服務民生的一項重舉。在以往的工作中,一線工作者面臨著較大的工作負擔,既要解決好眼前事,又要做好文字功底,而且風險承擔也是比較大的。如果做不到一定程度的減壓和鬆綁,那麼讓公務員從辦公室裡走出來很大程度上就可能就是喊空話。

“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評述:把公務人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

將公務員從辦公室裡趕出去,是讓“店小二”做好服務,及時準時“出菜”,而不是集體躲在後廚“出書”。這應該是今年這一全面落實年所要做的重點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