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目前的經濟狀況和大陸的哪個省份相當?

無塵5528


2018年臺灣省

GDP總量達到3.9萬億人民幣,約為5894億美元

2018年大陸各省GDP排名中,湖北省經濟總量(3.93萬億)與臺灣省最為接近。臺灣省可以排進前八。

2018年,臺灣省人口僅有2358萬人,湖北省人口有近6000千萬人,人均GDP相差甚遠。

這就是為什麼臺灣省經濟總量只能排在中國各省的第八位,但是論生活條件,臺灣省要優越不少。

上個世紀60年代起,香港、臺灣、新加坡、韓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

其中,臺灣成為了四小龍之首,到1990年,臺灣省經濟總量是整個中國大陸的43%,到了2018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是臺灣省經濟總量的21倍,說明從1990年之後,臺灣省經濟增速下滑嚴重。

雖然臺灣省經濟總量增速慢,但是因為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快速,目前臺灣省人均GDP仍然非常高。

2018年臺灣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對比上海,上海人口2418萬人,人均GDP剛剛進入2萬美元,論及人均,大陸其他各省落後就更加明顯了。

2018年,臺灣全體僱員平均月薪11428元人民幣。在大陸,只有北上深的薪資水平能與臺灣省相近。

而臺灣是省,有城市、也有農業人口,顯然,直接用上海、北京、深圳與臺灣省比較是不公平的。

看待臺灣省,我們要多角度看。不能像臺灣的有些專家,鬧出類似茶葉蛋的笑話。臺灣省有光彩的一面也有衰敗的一面,臺灣人均經濟高,不過也要直面經濟增速減慢的問題。

因為經濟發展增速慢,基礎設施更新速度就會變慢,所以會有不少大陸人,去到臺灣後會感覺臺灣省的基礎設置,不如大陸的一二線城市,但這並不能否定臺灣省的經濟規模和人均財富。


小白讀財經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臺灣是亞州“四小龍”之一,1700億的GDP是整個中國大陸的43%,到了2017年,大陸經濟迅猛發展,GDP是臺灣省的20倍。這足以說明臺灣經濟蕭條,近三十年幾乎沒有進展。臺灣人口2350萬,目前經濟總量5732億美元,折人民幣約38702億人民幣,在全國省份中排行第六,其人均GDP達到2.4萬美元,可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行老大,是不是人均GDP第一,生活水平就是很高呢?然而,答案卻是出乎人們意料。據臺媒報道:臺灣人均月收入只有人民幣6000元,就連發達的高雄人均月收入只在新臺幣3萬左右,居民工資範圍在4300~6500元人民幣之間,臺灣省的公務員工資收入在3至6萬元新臺幣範圍內。臺灣人卻不敢與大陸比生活水平,也不敢在網上曬生活細節,老舊的生活設施不敢同大陸相比。人均GDP如此高,為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不了呢?根本原因原來是這樣的,臺政府高額的軍費開支和防務費用佔用了大量的GDP,2017年臺灣軍費開支3217億新臺幣,按新匯率1:4.5574計算,摺合人民幣705.8098億元人民幣,人均達到3000餘元,是大陸人均軍費開支的四倍,這是其一。第二,臺灣省私有化程度高,兩極分化嚴重,大量的GDP被眾多富翁佔用,據傳臺商郭臺銘一家可為臺灣貢獻30%的GDP,據說這還不算最富的,現實就是這樣,大量的GDP被眾多富豪佔有,使得人均GDP相當於兩倍上海,居民卻不富,生活水平不高,由此看來,GDP和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標準。城鄉居民是否生活富裕得收入分配狀況,只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是不夠的,分配越相對平均,GDP同步增長,才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唯一標準。分配的差距與GDP是成反比的,差距越少,GDP越大,居民越富足,生活水平越高。







文灝博士


臺灣2018年全省GDP初核結果為39001億元,比排名內地第七位的湖北省略低,暫時領先湖南,暫時位列全國第八。

從經濟增速來看,臺灣是增速最慢的省區,去年全年不足0.5%,排名全國倒數第一。在內地經濟蓬勃發展的光芒之下,寶島經濟則顯得有些拙荊見肘。

不過臺灣畢竟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儘管發展速度遠不及大陸,但經濟基礎還是很強的,加之人口規模僅僅兩千多萬,所以人均經濟實力依然還是很強的,人均2.5萬美元位居各省之首,穩居全國第一梯隊之列。

如果說GDP總量和人均經濟全部相對應,目前沒有如此相當的。一定要選一個的話,那就是上海,上海市的人口規模、經濟總量、人均GDP都是略低於臺灣,當然面積也只有臺灣省的六分之一。

以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臺灣GDP總量可能會被越來越多的省份相繼超越。暫時排在其身後的湖南、湖北、福建都在緊追不捨,以近幾年的增速差計算,這三個省份兩年後都會排名在臺灣之前。

臺灣經濟基礎強這不可否認,但是現在似乎更像在透支過去的經濟地位以及名企影響力,不僅設備設施陳舊,就連思想也陳舊,不僅自己活在過去,還喜歡用過去的眼光看別人。而今,島內民眾的貧富差距在不斷增大,對經濟的滿意度長期持續下滑,來內地讀書、工作、創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這是兩地經濟發展最寫實的反差。


城市發展報告


臺灣省目前的經濟狀況和大陸的哪個省份相當?

答案:GDP總量全國排名第六,相當於大陸的河南省、四川省;人均GDP在全國穩居第一,相當於大陸最富裕的省份——廣東省的兩倍。

一、臺灣經濟並不落後

一般來講,說臺灣經濟落後的人,往往是將大陸的一二線城市,去和臺灣的城市進行對比,而且幾乎都是去比高樓、高鐵、橋樑、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不錯,哪怕是臺灣最大、最好的城市臺北,也不能和大陸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擺在同一平面,頂多算得上是二線城市的中等水平。

排除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如果省與省之間進行對比,2017年GDP總量,臺灣排在全國第六,低於河南、高於四川;如果講人均GDP,臺灣穩居全國第一,相當於大陸最富裕省份——廣東省的兩倍(廣東人口10849萬、GDP總量89879.23億;臺灣人口2350萬、GDP總量38702.45億)。

(下圖:臺北市)

二、臺灣經濟停滯不前

1949年,臺灣依託從大陸帶走大量的專家學者和真金白銀,在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等方面,等於舉泱泱大國之力去建設一個海上小島,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臺灣就三句話不離民主、四句話不離自由,這種用子彈助選、用自殘當選的阿三式的民主,極大地阻礙經濟的發展,軍人、公務員、警察、教師(軍公教)20年沒漲過工資。

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陸可謂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由於缺乏經濟發展經驗,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和十年人為浩劫,一直處於貧困狀態。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開始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發展及其迅猛,可謂是日新月異,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迅速崛起,拉動內地省市快速發展,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等省份的GDP迅速超越臺灣,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等省份正在迎頭追趕。

(下圖:深圳市)


長天含秋


很多人總是以GDP排名論英雄,如果以此為標準,臺灣的GDP總量低於河南,排名為全國第六。(目前2018年全國各省GDP尚未全部公佈)

但是臺灣的人均GDP極高,而只有人均GDP才能反映發展質量。臺灣的GDP雖然低於河南,但臺灣卻擁有眾多高科技產業,是公認的發達地區。

GDP(國內生產總值)雖然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但並不能完全代表綜合實力。俄羅斯的GDP已經被我國的廣東省超過,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和工業實力仍然不可小覷。



當然最近幾年臺灣的經濟發展後勁不足,未來會被越來越多的省份超過,遠期可能會十名開外(2019年預計會被四川、湖北、河北超過,排名全國第九左右)。總而言之,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只有和中國大陸互利共贏才是正確之路。


堅果旅行


臺灣的經濟水平處在我國第一梯隊。別看這幾年臺灣的經濟增速和大陸地區相比低了很多,但好歹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現代化發展比大陸早了20多年,目前經濟實力依舊不俗,尤其是在部分產業上,是世界同領域的翹楚。

2017年,臺灣省GDP為38702億元人民幣,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排名第6位,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等五個省份。一個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的省份,經濟規模能夠排入全國第六位,經濟實力真是不錯。即使放在國際上,臺灣也是全球前30大經濟體。

(2017年中國臺灣省經濟總量摺合為573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2位,亞洲第7位)

如果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臺灣無疑是我國最高的省份。2017年臺灣人均GDP達到2.4萬美元。大陸地區人均GDP最高的省市是北京,摺合還不到2萬美元。廣東省雖然經濟總量是臺灣的兩倍多,但人均GDP水平只有臺灣的一半。

說到臺灣的經濟就不得不提它的產業。2017年臺灣有九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的53家和廣東的12家。臺灣的製造業水平在全球來說屬於價值鏈的中高端,尤其是臺灣的電子科技產業,處在全球最先進的水平。

在集成電路領域享譽全球的臺積電,就是臺灣電子科技產業的典型代表。臺積電的生產工藝是全球頂尖水平,目前其掌握了7nm製程工藝,而且已經量產,全球唯此一家。蘋果、高通、英特爾、華為麒麟等芯片,基本都是臺積電代工生產出來的。


財經知識局


我們都知道,中國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中國臺灣就已經躋身亞洲富裕發達的經濟體之一。那麼臺灣省目前經濟狀況和我國其它省份相當?

如果僅從GDP來看,目前臺灣省的經濟總量略高於我國的四川、湖北等省份,位居全國第六名。2017年臺灣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446億新臺幣,摺合人民幣為38702億元,相當於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的40%多。當然,目前臺灣省的經濟增速已經跟不上大陸的其它省份,未來大陸的很多省份可能在經濟規模上都會趕超臺灣省。

但要是論經濟發展水平的話,在全國23個省份中,臺灣省的發展水平是最高的。即使放眼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臺灣省的發展水平也僅此於香港、澳門。臺灣省GDP雖然位居全國第六,但臺灣省陸地面積僅3.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300多萬,它的人均GDP達到了2.45萬美元。而大陸省份人均GDP最高的江蘇省,其人均GDP也只有臺灣省的64%左右。大陸人均GDP最高的省級行政單位北京市,其人均GDP為1.9萬美元左右,仍然比臺灣省低了不少。

而從薪資水平看,根據臺灣行政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臺灣勞工的月平均薪資達49989新臺幣,摺合人民幣為10750元。截止今年一季度,含年終績效獎金的臺灣勞工薪資達59852元,摺合人民幣為12871元在大陸能達到臺灣省這個水平的,可能就只有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了。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2018年,臺灣省有9家企業上榜《財富》世界五百強。其中鴻海精密的營收更是達到了1547億美元左右,位居世界五百強第24名,是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放眼全球,中國臺灣的經濟實力也是不弱的。2017年臺灣省的GDP摺合美元達5793億美元,比歐洲發達國家瑞典、比利時等國高,位居世界第22。在部分產業上,比如電子精密儀器、集成電路、半導體、IT、通訊等行業,是世界同領域的翹楚。


錦繡中源


1、臺灣GDP

2018年GDP為17.77億新臺幣,摺合人民幣為3.86萬億元,全國省份中GDP可以排第8,GDP排在臺灣前面的有廣東(9.72萬億)、江蘇(9.25萬億)、山東(7.64萬億)、浙江(5.61萬億)、河南(4.80萬億)、四川(4.0萬億)和湖北(3.93萬億),和臺灣GDP相當的內地省份是湖北省。

2、臺灣人均GDP

2018年臺灣人均GDP16.36萬億,和臺灣人均GDP接近的是江蘇省,江蘇省人均GDP11.53萬億。臺灣省人均GDP排名所有省份第一名,中國人均GDP比臺灣高的只有澳門和香港了。2018年澳門人均GDP高達55.35萬元,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2018年香港人均GDP為32.21萬元。


互金圈


2018年,臺灣經濟總量38791億元,約和湖北相當,在全國34個省一級行政當中以總量排名第8。以人均GDP計排名第3(僅次於香港和澳門)。人口數量和臺灣差不多的上海人均GDP也比臺灣少了3.2萬元。可見臺灣並不是某些網友口中所說的落後,相反,現在經濟實力仍然強悍。

臺灣島3.6萬km²,2018年2354萬人,在地形由南到北以中央山脈為界分為東海岸和西海岸。其中絕大部份城鎮和居住人口、工商企業分佈在臺北和西海岸(也就是朝向福建這邊)。東海岸僅有花蓮、臺東和宜蘭,基本以旅遊業、漁農業主為,輔以少量工業和運輸、航運。

看衛星地圖便知臺灣本島基本被中央山脈覆蓋,可供居住與發展的土地並不多。並且常年地質災害與自然災害頻發。相比同是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地形上更惡劣,真正的偏安一隅。以這樣的條件發展成如今的發達經濟強省,已經非常不錯了。

不少網友印象中的臺灣總是落後,陳舊的代名詞,當你走上臺北街頭,然後再對比北上廣深,見慣了高樓大廈的我們當然會有一種巨大的落差。臺北你知道多少人嗎?僅僅268萬人!內地隨便一個十八線小城分分鐘上百萬人。這怎麼比?

所以經濟發達和樓高不高,路不寬,真不是唯一衡量標準。我們更應該關注一些其它方面,賣一棟房子一個億和賣電路板一個億的含金量顯然不同。


極度深寒


主要是因為臺灣面積很小的3.6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比較少2400萬左右,按GDP來說,臺灣只相當於湖南省的GDP。但是湖南省面積21.2萬平方公里,人口6800萬左右。所以人均下來就比臺灣少了。臺灣已經20年左右沒發展了,已經沒有當年亞洲四小龍的雄風。我去過臺灣,他們大多活在自己小確幸裡,環境保護不錯,老舊汽車和摩托車很多,平均收入人民幣6-7千左右,20多年沒太大進步,年輕人機會很少,但是收入差距不大,超市收銀員和公務員工資沒差多少。很多基礎設施是20年前建的看的出當年的繁華,但是現在已經破舊了。機場很小,垃圾桶很少,除了臺西的大城市,臺東小城市晚上8 9點左右鋪子就關門了。臺灣生活不錯,但是沒有激情,不像內地日新月異。臺灣在很多國際事件上透露著悲憫的情緒。就像羅大佑《亞細亞孤兒》那首歌的感覺。所以他們也不太關注國際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