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记者 赵雨欣

在相继清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以后,这一次,教育部又开始对公共艺术课“下了手”。

日前,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此外,在艺术师范教育方面,《意见》指出,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这意味着,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的师范生将迎来好机会。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新规

高校美育实行学分制

每个学生至少取得2个学分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公共艺术课程将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

这里的学分具体要求是什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回应称,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和组织实施教学是高校普及艺术教育重要的推进机制之一。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就明确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这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做出的底线要求。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意见》再次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底线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分目标。

机遇

鼓励建立艺术教师互聘机制

艺术师范生将迎来好机会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在艺术师范教育方面,根据《意见》要求,支持高校设立并办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戏曲教育、影视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批高师改革试点学校,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美育教师。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同时,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合理安排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要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这意味着,艺术师范生将迎来更多好机会。

此外《意见》明确,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场馆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高校。研制高校美育场地器材建设规划,加强高校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建设,建立高校美育器材补充机制。

声音

多数学生表示支持

“培养兴趣爱好且轻松拿学分”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按照教育部的这个新规定,如果大学生没有修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直接影响能不能按时毕业。对此,有学生表示忐忑,“没什么艺术细胞,希望学校下一步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不太难。”也有理工科学生表示反对,“以后不会从事公共艺术类工作,对我来说没用,也不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还不如用多点时间来做实验。”

“我们学校的公共艺术课花样可多了,比如插花课、健美操课、茶文化课等。而且这些课都设置学分了。”采访中,多数学生对此表示支持,因为比起其它专业课,学分可以轻松到手。同时,他们支持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学分,认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兴趣爱好,学习到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

教育部出手:今后这门功课学分没修满 ,大学毕不了业

为什么要把公共艺术课程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成都一高校老师认为,如果公共艺术课程可修可不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的高校就不开设此课程,“一旦把公共艺术课的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学生重视,学校也会重视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帮助。”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