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在內地它是寶貝,在西藏卻是燙手的山芋!

《綠松石》:在內地它是寶貝,在西藏卻是燙手的山芋!

小說《綠松石》通過前後幾十年仇怨的書寫,以因果報應作為情節線索,牽引整個故事發展,在戲劇化語言配合下,將主人公與別人的恩怨情仇連接起來,凸現了現世因果的報應觀,然而作家想要闡發的並不止停留在這,其更深層的含義是通過因果報應觀,揭示出西藏農奴制下的虛偽道德觀,這也使得小說的社會現實意義更加深刻。

因果報應論是佛教的基本教義,藏傳佛教修行中的空性,也包含了因果聯繫,凡事有因必有果。明清小說《醒世姻緣傳》中,兩個看似毫無聯繫的家庭,其間發生的緣生緣滅的兩世故事,便是通過因果報應的勾連,才得以生髮為一個嚴謹的文本。在深化主題方面,《綠松石》和《醒世姻緣傳》兩部小說可說是異曲同工,而不同的是,《綠松石》講的因果報應在現世。小說的敘述背景落腳於上世紀初的西藏,著眼於現世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像德吉一樣渴盼自由的下等人,在那個等級森嚴的階級農奴制社會,一個不名一文的家奴想要復仇貴族,簡直是痴人說夢,因此,正是有了因果報應論的加入,佛口蛇心的代本大人,與班旦家族復仇與被複仇的局面,才有可能真正的形成。代本大人對班旦家族前後幾十年的欺凌,讓一直苟活隱忍的阿巴平措,於苦悶壓抑之際,只能寄光明予信仰,予來世,是復仇心切的班旦,他的不懈堅持,讓他在現世等到了真相的揭幕。班旦和德吉的叛逆行為,直接撕毀了西藏封建農奴制下,以噶倫、代本、米本等為代表的貴族的假道德嘴臉,他們在班旦實施復仇的整個行動中,種種可笑又可恨的舉止,深刻的揭示出西藏農奴制社會的不堪入目。

因果報應一向講求“勸善懲惡”,這也是《醒世姻緣傳》的功能之一,懲惡的同時,樹立善的榜樣,晁夫人就是這類“善”的典型。而《綠松石》似乎模糊了這個標準,個人間的仇怨不再成為評判善惡的準則,復仇雖然還是懲惡的正義手段,但已不再用於勸善。善與惡的界限,在班旦這個復仇者形象眼中,變得無關緊要。他與父親的與人為善,換來了因果報應的眷顧,但仇恨讓班旦充滿勇氣,他復仇是為了以果還因,為了家族仇怨,這樣的心哩註定了他,不會為了益西康珠和德吉的勸告選擇息事寧人,在滿腔怒火的催使下,如果貴族噶倫能夠替他做主,他會繼續做他的奴隸。班旦的世界灰濛濛一片,即便復了仇,也仍就是那個低眉順眼的班旦,面對主人的吩咐,依然會沉寂得像一潭死水。但是,復仇的失敗和德吉的出現,像穿透霧霾的陽光,直射進班旦的世界。或許正是因為,小說沒有對個人良善的渲染標榜,和對醜陋現實的理想化處理,才能夠避免落入,看似玄之又玄的因果報應論中,繼而走向更寬廣悠遠的主題。結尾的班旦和德吉出走東方的決定,不僅給了他們二人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更給了西藏改變腐朽社會現實狀況,一個美好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