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世園會國際館的神奇“花傘”遮陽融雪還能儲水蓄電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種一朵花,成一片海”

這就是2019北京世園會的國際館

北京世園會舉辦期間

國際館將作為國際範圍內參展的國家

地區和園藝組織的室內展場,承擔起

“以植物和園藝,會八方之友”的重任

來到國際館參觀的觀眾

則可以信步走在

94把“花傘”組成的花海之下

在移步換景中欣賞“森林”中的建築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國際館的總建築面積為22000平方米,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花傘”的造型。設計上,國際館以“花傘”為基本元素,94把由鋼柱和懸挑鋼樑構成的“花傘”在頂部花瓣處相互連接,形成了國際館造型的輪廓,從遠處看,彷彿一片花海。

北京建工集團世園會國際館項目施工主管武光達說:“主色調為象牙的“花傘”,按功能分為展廳屋面花傘和公共空間花傘兩類。展廳屋面花傘位於展廳建築主體範圍內,起到圍護主體結構的作用,也是展廳內部最高的“天花板”;公共空間花傘遍及建築主體周圍區域,在增添展廳建築周邊空間佈局趣味的同時,也為前來參觀的遊客提供了遮陽之處。”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也許是因為有“花傘”的庇護,白天人走在館內,一點兒都不會感到炎熱。同時,柔和的光線透過“星芒”造型的玻璃天窗照射進展示大廳,溫暖柔和,無需任何外加電力,就讓人彷彿置身於繁星之下。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武光達說“放眼一看,94把‘花傘’長得都一樣,但其實,每一把‘花傘’從高低、標高到弧度都不相同。”以高度來說,最高的一把“花傘”是23.65 米,最低的一把是 17.56 米。而從重量看,最重的一把“花傘”有33.7噸重,最輕的一把“花傘”也能達到25噸重。

除了造型的美感之外,為了彰顯北京世園會的辦會理念,94 把“花傘”還被賦予更多綠色、科技、智慧的功能。針對延慶地區冬季寒冷多降雪、易結冰的氣候特點,每把“花傘”的頂部都設有融雪電纜,“花傘”柱內則設有雨水管線,與地下集水池和地面上500 立方米的雨水收集井連通。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無論是融雪還是降水,都能順著“花傘”內的雨水管收集貯存,用於園林澆灌和建築日常運行。同時,“花傘”頂部還鋪設了光伏膜,可以在白天通過太陽能蓄電,為建築的夜間運行提供輔助供電。

▼“花傘”可以起到遮陽作用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胡越說,現在的國際館,就像是置身於“森林”中的一棟建築,遠遠的,人被“花卉的群落”的意象吸引而來,在一把又一把的花傘之下,從室外踱步到半室外再到室內,移步換景中,建築的語言漸漸退到幕後,展覽和展品則走到眼前。

場館之內,屋頂和外牆的設計,讓國際館既有必要適當的採光,但同時又不是一個高能耗的純粹溫室,從而最大地促進植物的生長。“觀眾如果抬頭仰望花傘,就會發現,花瓣的方向是隨著中心位置改變的,像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方式。矗立在室外的花傘還能在炎熱的夏季為等候的觀眾提供遮陽的功能,是城市級別的“遮陽傘”。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工人正在進行室內裝飾收尾工作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國際館的白天是冷靜典雅的一面,晚上是狂熱奪目的一面。94把“花傘”葉片下,設置了1000餘盞夜景照明燈具,可以按照花朵、色塊和變化時長,進行不同維度的分組、組合,從而在晚上呈現出五彩繽紛的燈光效果。這種大膽的燈光設計方式,在世園會的展館中可以說是首次。四個半月的時間,設計團隊天色剛黑就到達現場,一直調試到凌晨才走,才打磨出瞭如今的呈現效果。

THE END

如果您有什麼新聞線索,或是想說的話

請在後臺留言

這些精彩內容你一定要看!

//

如何快速、精準的找到延慶臺,看這裡...

北京世園會購票、交通、吃住玩完全攻略看這裡

延慶這位老師因為評語走紅網絡!家長表示:這樣的老師請再來一打

先睹为快!世园会国际馆的神奇“花伞”遮阳融雪还能储水蓄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