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中國山水畫較之西方風景畫,起碼早了1000餘年。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遊山玩水的大陸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再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我的圖像、人的性情。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中國山水畫較之西方風景畫,起碼早了1000餘年。它所呈相的圖義,實際上是一部中國思想史。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覺醒便以圖案方式紀錄下來。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線刻表達著觀念性文化的內涵,定居的農耕文明起源,不僅讓人認知了工具美,亦讓人於器之上認知了形上美。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藝術不但是一種征服自然的想象,還是一種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徵。先古與自然一開始便用藝術的方式對活,邏輯的發現與藝術的鑑賞推演著人們的雙眼,讓一個天人合一的中國圖式由混沌而至清晰。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在思想準備系統化的基礎上,首先進行革命集成的是荊浩。他一直隱居於太行洪谷,主要從自然秩序中發現繪畫的秩序,是“以真為師”的思想流源的深入。“荊浩之變”堪稱中國山水畫的集成之變,自洪穀子的山水模式問世,繼後的山水畫藝術形式便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這可能是中國山水畫演澤最為深刻的所在。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董源的歷史意義,在於集皴法認知之大成,立皴法美學之系統,中國山水畫的皴法之美至此獨立於美學之林。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以皴為美的山水畫,從視覺心理角度看,主要是人們面對自然時藉於觀察而形成的一種有創意的視錯覺筆墨。這類筆墨有效回答了中國人如何在一個二度的平面中表現三度感。從這一意義說,筆墨即為美,即為空間,即為自然的同形,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結構,它並不是歐洲古典視錯覺中心的同義(固定光源所產生的錯覺空間的觀念: 一個關於定向、距離與陰影的法則),它是中國人獨特的空間視錯覺。若我們用科學的原理詮釋古典的筆墨,會看到皴法美的一些基本結構:a. “點、線、面”的立體結構。山水畫發展至成熟,最顯著的標誌便是皴法有了三維認知,其“線 — 披麻皴、點 — 點錯皴、面 — 斫垛皴”的基本定義,為中國畫的空間描述奠定了基礎。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凹凸感的視覺結構。最有意義的是提出了凸處稀、凹處密的視錯覺觀,實質上這是墨的明度效應,中國人一開始便執著於覺察不到光線作用的繪畫法則(這一令現代西方著迷的觀念),從而在陰陽、疏密、遠近的質地範疇描寫上,有力依據筆墨(明度)對襯關係將“遠映”效果達於極致。c 筆與墨的有機結構。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與荊浩筆墨並重同義的,是董氏之風更趨於筆墨的靈活與互運,以勾、皴、點、染的不同技法,抒狀風、晴、雨、雪的不同氣象,從而實現巒光山色、朴茂靜穆的平深佈局。有了這三點基本認知,中國山水畫在形狀、形式、空間、色調這四大基本範疇上即有了一個系統的結構,以皴為法的筆墨成為中國山水畫演義的美知主脈。

中國山水畫教程:山水畫的革命,從實踐意義上說是一次皴法革命

學習更多繪畫知識,關注頭條號:繪畫視界。一直是你繪畫路上的良師益友,簡單而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