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因為本人是生魚片愛好者,最近,好幾個朋友提醒我吃三文魚要小心,吃到淡水養殖的有生命危險哦。

上網搜索了一下,果然是炸了鍋。因為最近央視對三文魚的一條報道稱,中國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其實是青海虹鱒魚,引起了一大批專家與媒體的唏噓質疑,繼而導致消費者談魚色變。小哥整理了一下,大家爭論的焦點有三個:

1、虹鱒魚是“假三文魚”?

《千萬別被央視的誤導了……》一文寫道,“三文魚是生活在海中的,就算人工養殖也是在海里,怎麼可能淡水中養成三文魚?虹鱒魚不僅肉質難吃,且極易感染寄生蟲,對國人身體造成巨大健康威脅。“標題黨由此得出結論,“一個佔領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不為媒體與消費者所知的事實被挖開”。

2、淡水養殖的三文魚不能生吃?

部分專家順勢跟進,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認為,“淡水魚的寄生蟲含量高於海水魚,如果生食淡水三文魚就會吃進大量寄生蟲,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

3、我吃的到底是什麼三文魚?

消費者看到以上報道,再回想自己以前吃了那麼多打折的口味各異的三文魚,也開始慌了,紛紛聲討商家的欺騙行為,轉發三文魚吃不得的消息。

所以,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為什麼從海里的大西洋鮭到青藏高原的虹鱒魚都能跟這個詞沾上邊?小哥雖然也為自己吃過的各種價位的三文魚心裡一緊,但冷靜下來,我決定先了解一下三文魚。

三文魚是Salmon的音譯,在維基百科裡,Salmon來源於拉丁語Salmo,或者Salire,後面這個單詞的意思是跳躍(to leap)。這個動作,應該是指三文魚洄游時,要跳躍穿過小瀑布和小堤壩,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產卵場。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民間傳說,魚會回到孵化的地方產卵。跟蹤研究表明,三文魚確實是如此,它們在淡水裡出生,遊入大海,成年後再依據嗅覺記憶回到出生地產卵(當然不排除其中也有些迷路的)。

不過隨著196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養殖三文魚,現在全球範圍內養殖三文魚的數量已經大大超過了野生的,三文魚的性狀也發生了變化:一些三文魚保持了洄游魚類一生總要去大海里走走的生活方式,另外一些,則顯露出一副淡水居民的生活態度,一輩子只見過湖和河。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百科裡也提到,大部分鱒魚是僅僅生活在河湖裡的淡水魚,但也有例外,虹鱒就會去海里耗上兩三年後再游回出生地產卵,這就像極了三文魚的典型習性。棕熊和鷹都挺喜歡吃富含油脂的鱒魚。

鱒魚(Trout)跟鮭科(Salmonidae)魚類的關係很緊密,比如有關大馬哈魚的解釋裡,就包括太平洋裡的鮭魚和鱒魚,斑點鱒也包括了大西洋裡的鮭魚和鱒魚……

我們常吃的“真正的”三文魚,狹義上應該是指大西洋鮭魚,按品質、價格排序,最好的是新西蘭帝王鮭,如下圖所示顏色最紅;其次是丹麥法羅群島的鮭魚,挪威和智利也是大西洋鮭的養殖大基地,價格較前二者稍低。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但其實出產三文魚的國家很多,地域跨度廣,每個地方的魚都不一樣,除了上面的四個產地主要產大西洋鮭,芬蘭主要是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主婦此時的心情,如上面這條死魚。它到底是鮭魚還是鱒魚,是紅點鮭還是斑鱒,是三文魚還是大馬哈魚,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學動物學的。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熊吃的到底是鱒魚還是鮭魚呢?

回到文章開始的那三個恐慌,小哥根據能找到的資料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

要說虹鱒魚是三文魚,也沒錯,三文魚本來就不是嚴謹的科學名稱,只是業內的商品名,不像鮭魚、鱒魚這麼好清楚界定。

那麼淡水三文魚是怎麼回事呢?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淡水魚類和海水魚類都會有寄生蟲。自然條件下,高鹽的海水可以抑制很多寄生蟲,新華網援引專家說法,現在的食品安全檢測只是針對那些對人體容易感染的寄生蟲的檢測,在這個範圍內,淡水魚的寄生蟲含量確實高於海水魚。

為了殺死那些可能逃過檢疫的寄生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攝氏度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攝氏度可縮短到15小時。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由於商家追求利益縮減除蟲檢測工序,也可能是追求生食的口感新鮮,日本在1990年前後,已經發生了16000多人感染寄生蟲的相關病症,遠高於同時期世界平均感染數量600人,這是海產“三文魚”最高的寄生蟲感染事件。

而至今為止,因為食用“淡水三文魚”導致的大規模病例並未出現,甚至典型個例也難以找到。這可能要歸功於產業成熟以後,嚴格的養殖、檢測條件,不過,也有可能是沒有人收集過這類數據做研究。

對第三個問題,“我到底吃的是什麼三文魚”,我想應該由商家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來回答。

網上爭論認為“淡水三文魚”質感偏韌,而“正宗三文魚”口感酥軟,後者價格昂貴,前者價格則“便宜的跟假的似的”。

爭論它們誰才是真正的三文魚毫無意義,消費者實際上應該關心的是:我吃的魚產地是哪裡,它是什麼品種,它是如何養殖的?

由於這些信息直接決定了三文魚的價格,而商家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隱瞞商品信息,這才是最大的癥結。這一次網上的爭論和恐慌也是因為信息的不公開與不透明而產生的,畢竟我們被商家忽悠的太多了,遇到這類“千萬別被誤導了”的標題,消費者頓感自己又上當了,先不問對錯,劈頭蓋臉罵一頓再說。

通過這件事,小哥覺得首先得提高警覺意識,向商家詢問三文魚的產地。其次,咱們應該呼籲監管部門監督和規範商家使用(學名、產地)來標註商品,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這樣我們才能行使自己的選擇權,去決定今天這頓三文魚到底是吃得還是吃不得。

不管源頭控制得怎麼樣,其實最健康綠色無害吃法是高溫,煎著吃、烤著吃都能殺死魚肉中的寄生蟲,而不是加芥末、醬油,那是調味,不是殺蟲。

你和孩子吃過青海龍羊峽出產的三文魚?其實也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

日本作為一個具有悠久生吃歷史的國家,在生吃這個方面吃過虧也有累計了很多經驗,在選材,去蟲,製作方面都很有講究,不如在兒童節給孩子做一道綠色健康的“海味”吧。見小編評論有獲取《壽司之神》的方式哦!

此外,該怎樣和孩子過一個兒童節?你還可以借鑑這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