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個小區地址被共享!?業主懵了...

導 讀

4月8日下午,北京房山萬科長陽天地商住兩用小區共有13棟樓被發現註冊了來歷不明的公司,粗略統計有上百家,甚至有業主發現自家地址被註冊了多家公司。對此房山工商分局長陽工商所正針對業主反映的問題進行入戶實地調查。

北京这个小区地址被共享!?业主懵了...

長陽工商所的工作人員針對業主名下出現的公司展開入戶實地調查

爆料:

小區被註冊大量公司,業主毫不知情

有業主近日在網上發帖稱,小區的長興東街9號院已被註冊599家公司,目前在北京租用一個公司註冊地址的費用是6000元一年,按這個標準,僅這一個院子就涉及300餘萬元。“請問,我們的信息是怎樣洩露的,不法中介又是怎麼拿到資料幫人註冊的?”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業主李先生。他表示,4月初,有業主無意中發現了自己家的地址被人註冊了一家公司,給其他業主提醒後,不少人使用天眼查等軟件進行查詢,發現同樣自家的地址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註冊了公司,有的甚至一個地址被重複使用,註冊了多個公司。

“我們向工商反映過。被人註冊成了公司,業主該怎麼註銷呢?”李先生說,被註冊成公司的地址主要集中在長陽天地9號院和12號院,至少有上百家甚至更多“黑公司”存在,大家希望有人能幫著查明真相,並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現場:

公司密集“誕生”於去年年底

4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房山區長陽天地小區,多名業主正在商議如何維權。業主王先生表示,之前有朋友希望使用自己家的地址註冊公司,經過協商後同意其合法使用。

“但我們家的地址上還有另外三家公司,我根本不知情。”王先生說,他在業主群裡看到業主們的聊天信息,發現不少人家裡都被註冊了來歷不明的公司,“我在軟件上查詢了一下,我家的地址有個機械設備租賃的公司,還有一家建築工程公司以及一家商貿公司。”

住在9號院5號樓的崔女士介紹說,小區內的其他業主大多已經拿到了房本,她家還沒有來得及將房本取回來,地址也被人盜注了公司。

北京这个小区地址被共享!?业主懵了...

有業主表示,註冊公司需要業主提供家裡的房本或者開發商提供“大房本”,否則在工商部門根本無法註冊成功,“我們個人沒有洩露這些資料,只能懷疑是開發商的人乾的。”

記者注意到,業主的微信維權群裡已經有100多人,業主們正在自發填表統計住址下的“黑公司”。據瞭解,這些公司密集“誕生”於2018年12月以及2019年3月前後,而且全部沒有留下電話號碼。

進展:

工商入戶調查,開發商稱將配合“註銷”

一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針對這些被業主舉報的公司,他們在入戶調查之後,會將這些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另外還需要業主到工商所提交資料,再根據相關程序進行處理。

“如果那些註冊的大房本是由開發商提供的,你們業主認為權益受損,可以起訴索賠損失。”這名工商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繼續對12號院和9號院業主反映的情況展開調查。

北京这个小区地址被共享!?业主懵了...

為了查明真相,12號院的一名業主撥打了售樓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之前也接到了其他業主關於莫名註冊公司的相關投訴,會由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回電說明此事。

幾分鐘後,長陽天地銷售中心回電稱,已經瞭解此事,正在統計業主家中地址信息被佔用的情況,配合相關部門處理此事。

律師說法:

欺詐手段註冊公司最高被罰50萬

律師表示,個人信息兼具人格利益和財產價值,在遭遇不法分子盜用他人住址信息進行使用時,當事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維權:

首先,到公司登記機關處申請撤銷工商登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之規定,當事人可以拿著相關證據材料到冒用其地址信息的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或者是吊銷該營業執照。若登記機關不作處理,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並同時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公司註冊時提供了虛假材料,要求登記機關撤銷登記。

其次,對侵權人提起民事訴訟。如果查出是開發商或者開發商方面的工作人員提供了房本、業主身份證複印件等這些信息,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定,洩露方明知使用人非法使用,仍向冒用人提供信息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與冒用人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當事人可以要求共同侵權方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並要求刪除其個人信息。若開發商中的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與其履行職務存在內在關聯,則相應責任由開發商承擔。

北京这个小区地址被共享!?业主懵了...

最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3條,“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若有證據能夠證明冒用人或相關的第三人同時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當事人可以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請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為此,律師建議公民強化自我保護意識,謹慎提供核心個人信息,遭遇侵權時積極通過合法途徑維權。同時,註冊公司時一定要租用靠譜中介推薦的地址,切不可貪圖一時便宜選擇“來歷不明”的,否則一旦惹上官司,就得不償失了!

溫馨提醒:

在提供房產證和身份證等重要材料時

要手寫註明“該複印件僅用於辦理某某事項,再次複印無效”

最大限度避免重要材料被非法複製使用

快轉發提醒身邊的朋友吧

點下北京這個小區地址被共享!?業主懵了...~

提醒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