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車通勤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吖-壤


我在西安,由於汽車限號還要接送小孩,騎過幾次踏板摩托去機場上班,單程36公里,天氣不冷不趕急還行,天氣冷了那個痛苦啊,由於車小人菜,騎得保守不敢飈路中間,所以雖然沒有汽車堵,市區人多車多的時候還是相當煩人的,最快也就40多碼,騎到快速幹道能上60碼,但沒有非機動車道可供避讓,老害怕被後面汽車追尾,騎得人提心吊膽。只有接近到機場時才能平穩舒服地騎上一會。由於天冷,穿脫衣服頭盔護膝,開鎖車這些,要差不多五分鐘時間,很麻煩的。基本上騎行時間在1小時10分左右。騎完人混身冷透,進了有暖氣的房子也得起碼半小時才恢復得過來。因此我總結,騎摩托車上下班,只適合不遠慢悠悠的騎,趕遠路時間又急的通勤還是很痛苦的。不管查得嚴不嚴,摩托車還是掛了牌拿了駕照再騎,於人於己都是好事,不然真的是前提錯誤,隨時都有麻煩的!


郭端公


上下班單程15公里,高峰期開車1小時左右,堵的心煩。選擇個安全性好的踏板代步還是很不錯的,當時選踏板的時候就要求兩點,一是踏板部位是平的,平時還能帶上狗,放放東西。二是必須要帶ABS,安全第一。最後選擇了三陽的巡弋180,騎了5000公里了,總體感覺不錯,天天在城區穿梭沒有比踏板更方便的了。但是安全是最重要的,頭盔手套騎行服一個都不能少,還有就是騎車的時候注意力和對路況預判得比開車時更加集中,畢竟是兩輪,制動和穩定性沒法和四輪比的。



葉葉葉葉


1996年學會騎摩托車,98年拿到摩托車駕照,99年開始擁有自己的第一臺摩托車,到現在這二十年以來,摩托車一直都是我的通勤交通工具。

98年下半年剛參加工作,省吃儉用攢了大半年的工資,在99年春節前花2850元買了一臺南昌洪都機械廠生產的雄獅牌XS100-B摩托車(仿本田WIN100款)。當年家轎還沒普及,有輛摩托車代步還是挺拉風的,大街小巷突突突,那個爽啊。。。

因為喜歡騎摩托車,2006年在當地組建了摩托車俱樂部,開始接觸林道越野和摩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騎摩托車成了我的興趣愛好,也換過不少車型,彎梁、踏板、街車、越野、復古……。在後來家轎開始普及,也有了汽車,但還是喜歡騎摩托車的感覺。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和雨天,我基本上都是騎摩托車通勤,城市裡交通實在太擁堵,平時很少開汽車。

2009年我所在的城市開始限摩,限制摩托車在老城區內行駛,而我又很不幸的住在老城區,工作在新城區。然後我每天就偷偷摸摸的騎著合法的摩托車出門上班,在路上最迫切的就是儘快把車子騎出老城區,感覺只要到了新城區我騎車就安全了。而在城市限摩的這些年,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向ZF和交管部門提出限摩的質疑,主張城市交通應限制電動車開放摩托車;限摩的這些年裡,我在老城區騎車被交警攔過也被罰款過,即便是這樣,也沒能阻止我堅持騎摩托車。

2018年初,我在這座限摩城市裡,堅持騎摩托車的第十個年頭,也為解除城市解除限摩努力了整整9年,終於等到了當地解除禁摩的好消息:地方交管部門決定不再限制合法摩托車進入老城區行駛。每天都能騎著摩托車在城區通勤,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我很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摩托車騎行環境,也常常在各種摩友騎行活動中呼籲當地摩友遵守交規文明騎行。我這樣的,對騎摩托車應該算是真愛了吧?發幾張本人日常通勤的摩托車圖片,彎梁輕巧靈活,踏板舒適穩定,都很不錯!










散步而已3



我住在山東的一個小城市,家距單位十公里,從南往北正好穿過市區,開車需要半小時,

今年二月份買的摩托車,比以前開車上班爽多了,20分鐘左右,最高車速也就60多,當然是不闖紅燈,但前面是紅燈的時候不用排在機動車道上等,時間就是這麼縮短的。

前幾天剛算了一下,60塊錢油跑400公里,百公里才兩升多,比公交車還便宜,

騎摩托通勤必須買個正規手續的,也要增駕摩托車駕駛證,這樣多省心,還要戴好護具,安全第一!


馮褲子V


住在北四環,工作在東四環中路,單程10多公里,如果坐公交車算上堵車和換乘等車時間將近一小時,騎摩托車就算再堵也是半個小時多點,省了將近一半的時間,而且不用擠公交。騎車裝備得齊全,頭盔手套護膝,騎行服一樣都不能少。關於長時間騎行,天暖和了我一般週末都會出去跑山,一次最少也得200多公里,騎行過程中不累,到家了就是想睡覺歇著。新車到手半年不算冬天三月沒跑長途,已經跑了將近9000公里。




勇往直前38118466




座標山東東營,前些年一直在外地工作,今年回了找了個本地的工作,公司有宿舍,但是不想住,就想回家。從家到公司有三十七公里,並且要過黃河大橋,來回就要十塊錢過橋費,想來想去還是買個摩托車,因為開車成本太高了。我的上班時間比較早,早晨四點四十就要出門,五點四十之前到項目,那個點天剛剛亮一點,涼嗖嗖的,上身穿的皮衣能遮風,下身就比較冷了,說實話挺受罪的,這還不到秋天冬天,沒辦法,為了掙錢,又為了回家。騎摩托車上下班的好處:走市區回家絕對比汽車要快,不會堵車。我試過開車回家三十七公里最快要四十五分鐘,騎摩托車最快三十五分鐘,最慢也就四十分鐘。


金城six


一直對摩托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愛,工作半年後,買了人生第一臺-250的。在之前一直騎著我大學時的山地車每天上下班,一直喜歡這種風和自由的feel ,也許在別人眼裡很low ,但就是喜歡。

每天上下班也就六七公里,春夏秋冬,除了惡劣天氣,從未間斷,每天可以把握自己的上班時間,基本不用擔心遲到(除了真的睡過了😄)。週末或是下班後,經常去轉山閒逛,雖然是一個人可能有些孤獨,在風景還算優美的田間,蜿蜒的環山路,稍有顛簸的土路,也有過幾次幾百公里的長途,真的很享受。頭盔,護膝,手套,必須備齊,當然上下班我就只要一個頭盔,可能不是很專業。

不到兩年騎了一萬多公里,在油價還是7時代的時候,17升的油箱100塊錢可以續航500公里。真的比坐公交還便宜,重要的是可以照顧我的睡懶覺的壞習慣😄。為了方便我裝了一個醜陋的尾箱,各位騎友不要嘲笑(騎山馬習慣了稱騎友,這裡應該改為摩友)。挺大的,頭盔手套護膝,還有一些工具都可以輕鬆裝載。

最後附一句,南京真的是個騎行的好地方,哈哈!






fengkang39


山東這邊,平時上下班到家單程2.4公里。。之前一直開車上下班,後來公司修立體車庫,停車場停用了一段時間,給我們劃了一個臨時停車場,離公司將近一公里。。

然後這就開始糾結了,開車的話開一點五公里,再走一公里,這樣開車吧,只開一公里多點,有點不值當的,不開吧走兩公里多。。最起碼要提前二十分鐘走。。

也就這時候萌生了買摩托車的念頭。不過也沒啥錢,就買了個力帆的水冷250騎著。結果買了之後才發現,騎車上班真爽!之前開車路上十分鐘加停車,再從停車場到辦公室怎麼也得小半個小時,騎車路上最多也就五分鐘,再加上自行車棚離辦公室更近,從出門到辦公室十多分鐘就搞定了。

現在除了冬天冷及下雨開車外,其他時間都騎車了,反正比開車爽,沒事下班也可以出去浪一波,感受下風的自由,哈哈哈



Mr丶J


上下班來回小20公里,99年開始第一輛摩托用於上下班,寒來暑往一直騎著。

13年買了汽車,開了兩年後發現太堵了,早晨為了錯開高峰期必須早早出門,而且辦事停車都非常不方便,於是又騎上摩托了,可以比開車晚出門半小時,即使堵車也基本擋不住,很方便。

由於我也是非常喜歡摩托,所以前後一共有了三輛摩托,150的本田戰鷹用來通勤,250的輕騎狗四周邊閒轉或摩旅,巧格踏板下雨時候用,而騎車就停在樓下落灰,只有家人出門或需要用的時候再開😂 。

總的來說城市通勤,還是摩托車的便利性更好,基本不會受到堵車的困擾,前提就是日曬雨淋的吃點小苦。


往事如風166918313


我2016年人生中第一次購買摩托車,因為剛參加工作,有個摩托去街上逛街很方便,主要我們這邊不禁摩。因為是超級菜鳥,對摩托基本是不懂,說心裡話以前也就會騎自行車,我買的摩托車也就是個雜牌女士踏板摩托,3100元,儘管這是雜牌摩托,但油耗還能接受,兩毛五左右,也沒啥其他問題,騎了一年,里程4000多,就被小偷給偷走了。後來又再次花3100買了個踏板路虎,這摩托油耗就到了3毛了,減震也差,作為菜鳥的我,儘管買的都是雜牌摩托,但從此就喜歡上摩托了,兩年前買了小車後,很多時候也還是愛騎摩托,騎摩托讓人感覺就是自由、放鬆,無拘無束,特喜歡這感覺。正因為如此,越來越關注品牌摩托,瞭解摩托車知識,在頭條上也關注了幾個愛摩旅的人,也總希望哪天開上摩托出去旅遊旅遊。我想要購買一臺質量好,開起來舒適的摩托,沒事就愛看看摩托車評,雖然我老婆不支持我騎摩托,但我從此對摩托愛過於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