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過年》丨新春名家誦讀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爆竹聲中辭舊歲,

誦讀聲中迎新年!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大年初一至初六

一天一位總檯名嘴

一天一篇經典美文

用聲音陪您過年

今日誦讀嘉賓

著名主持人 敬一丹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聽眾朋友,我是敬一丹,給您拜年了!祝大家新春快樂、平安順心!今天我來為您誦讀梁實秋先生的《過年》節選。說到過年,那是孩子們最開心的,開心地吃、開心地玩。我們看到身邊的孩子,過年這幾天可以不寫作業,不上輔導班,名正言順地享受假期的種種開心。然而,在梁實秋先生筆下,過年對於孩提時的他來說,卻另有一番獨特的感受,字裡行間透射出的是那個時代的小煩惱。

《過年》節選

我小時候並不特別喜歡過年,除夕要守歲,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這對於一個習於早睡的孩子是一種煎熬。

前庭後院掛滿了燈籠,又是宮燈,又是紗燈,燭光輝煌;地上鋪了芝麻秸兒,踩上去咯咯吱吱響。

這一切當然有趣,可是寒風凜冽,吹得小臉兒通紅,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盧喝雉,沒有孩子的份。

壓歲錢不是白拿,要叩頭如搗蒜。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年夜飯照例是特別豐盛的。

大年初幾不動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實上即是大鍋菜。

大鍋的燉肉,加上粉絲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鍋的燉雞,加上冬筍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號的鍋、罐子、盆子裡,此後隨取隨吃,大概歷十餘日不得罄,事實上是天天打掃剩菜。

滿缸的饅頭、滿缸的醃白菜、滿缸的鹹疙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見底。芥末堆兒、素面筋、十香菜比較地受歡迎。

除夕夜,一交子時,煮餑餑端上來了。我困得低枝倒掛,哪有胃口去吃?胡亂吃兩個,倒頭便睡,不知東方之既白。

初一特別起得早,梳小辮兒,換新衣裳,大棉襖加上一件新藍布罩袍,黑馬褂、灰鼠絨綠鼻臉兒的靴子。見人就得請安,口說:“新喜”。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民國前一兩年,我的祖父母相繼去世,家裡由我父親領導,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維新運動,革除了許多舊習,包括過年的儀式在內。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門磕頭拜年。過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裝四個圓籠,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裡也購備一些新鮮菜蔬以為輔佐。

一連若干天頓頓吃煮餑餑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現。

敬一丹:《过年》丨新春名家诵读

《企業家夜讀》

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一檔

專注於企業家群體的閱讀朗讀節目

每週日晚九點準時播出

喜馬拉雅FM、阿基米德FM、蜻蜓FM等同時呈現

往期精彩

王樹彤《未選擇的路》

任匯川《青春》

管清友《早晨從中午開始》

勵行根《科學的價值》

徐和誼《相信未來》

陳忠偉《熱愛生命》

謝偉山《孫子兵法》

劉自鴻《必然》

胡葆森《循道追光 感恩時代》

程虹《我感到了陽光》

夏華《生如夏花》

張躍《九三年》

劉棠枝《平凡的世界》

譚文清《財富的福音》

曾強《雨巷》

艾路明《阿拉善之歌》

劉昕《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

苗鴻冰《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餘鋼《門前》

俞敏洪《給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信》

尹燁《大醫精誠》

陳榮華《只有一個人生》

劉積仁《遠方》

宋志平《再別康橋》

閱讀的價值

讀書,獲得更多的生命經驗

慢下腳步,感受寧靜和自由

詩歌就像給靈魂洗澡

心靈深處有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