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為何如此拖拉?這段“隱形”邊界是關鍵

這條500公里長的曲折國界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受人矚目的邊界之一,它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是產生目前英國脫歐政治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愛爾蘭共和國是歐盟成員國。根據目前安排,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後,這條邊界也將從目前的“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的國境線”變成“歐盟區與非歐盟區的分界”。如何處理這條邊界始終是脫歐談判的焦點與難點。

英國政府此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三次被英國議會下院否決,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一些議員擔心,目前協議中涉及北愛爾蘭邊界的部分存在漏洞,有可能將北愛爾蘭地區單獨留在歐盟,從而導致英國分裂。

英国“脱欧”为何如此拖拉?这段“隐形”边界是关键

布萊恩·里納甘的農場被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一分為二。(桂濤 攝)

自由出入“隱形”邊界

在北愛爾蘭第二大城市德里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線上,本報記者乘車從英國一側進入愛爾蘭共和國一側,基本沒有意識到已經越境,周圍的車輛都沒有減速。在司機的提示下,記者仔細觀察才發現,地上的標識線從英國境內的白色變為愛爾蘭共和國境內的黃色,路旁的限速提示牌也從“限速60英里”變成使用歐盟計量單位的“限速100公里”,手機收到短信提示:“您已進入愛爾蘭共和國”。許多德里人每天都要幾次往返於邊境兩側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間。

目前每月有近20萬輛貨運卡車、180多萬輛小客車穿越英國與愛爾蘭的邊界線,每天約有3萬人次要跨越這條隱形的邊境。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事張美芳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愛爾蘭島南北聯繫密切,在愛爾蘭生產一瓶“百麗酒”,各種原材料及貨物需要7次往返愛爾蘭共和國與北愛爾蘭地區邊界線,可見雙方彼此需要與融入程度之深。“因此包括工商、經貿領域人士在內的北愛各界高度關注脫歐。”她說。

德里市長約翰·博伊爾說,德里約有30%的勞動人口每天要從愛爾蘭共和國穿越邊境而來,下班後再回到愛爾蘭共和國。他強調:“這條邊界線保持開放暢通對愛爾蘭全島十分重要。”

“軟邊界”或成“硬邊界”

脫歐可能改變這條“隱形”邊界線的現狀。英國脫歐訴求之一就是要從歐盟拿回自己獨立的貿易政策。縱觀世界,尚沒有一種方法能既保證邊境開放又維護獨立的貿易政策。

按目前安排,英國將在脫歐後退出歐洲共同市場和歐盟關稅同盟,這意味著如果英歐之間未能達成新的自由貿易協議,那麼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註定將從目前貨物與人員自由流動的“軟邊界”變成需要對進出歐盟人員和貨物進行核查與徵稅的“硬邊界”。

脫歐帶來邊界線“變硬”的風險讓許多北愛爾蘭人憂心不已。這也是為何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中,多數北愛爾蘭人選擇“留歐”,他們不希望自己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出現一道分界。

布萊恩·里納甘的農場被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一分為二。他的牛在英國吃草料,放牧時就溜達到愛爾蘭共和國境內。英國脫歐後,農場的“英國部分”將失去目前每年10000鎊的歐盟農業補貼,農場中人與動物的“自由流動權”也面臨挑戰,處境尷尬。里納甘每天要穿越邊界線十幾次,接送在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兩個學校讀書的幾個孩子。一旦邊境“變硬”,通關手續將讓他頭疼。

“脫歐綁架了和我一樣的邊境居民。”他說,“我的家族四代經營這個農場,現在我不得不考慮把它搬到愛爾蘭共和國一側,以繼續享受留在歐盟的好處”。

民眾擔憂邊境動盪

愛爾蘭島上的北愛爾蘭地區與南部的愛爾蘭共和國關係特殊。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新教和天主教兩大宗教團體在北愛爾蘭是否脫離英國的問題上發生武裝衝突,共導致3000多人死亡,這曾使北愛長期動盪不安。1998年,北愛衝突各方經過艱苦談判和折中妥協,終於達成一項旨在結束北愛長達30年流血衝突的歷史性協議,使北愛爾蘭人民看到了實現和平的曙光。在德里城,記者看到不少以呼籲和平、抵制暴力為主題的雕像與牆面噴繪畫。

目前,愛爾蘭全島設置共同旅遊區,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公民可自由往來。邊界線上沒有檢查證件的崗哨,只在一些地方保留了幾個攝像頭。脫歐不僅撕裂了英國的民意,也帶來了進一步撕裂北愛爾蘭地區的風險。因為歷史與宗教原因,北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傾向與同樣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共和國人保持密切往來,而新教徒則傾向於與同樣信仰新教的英格蘭人保持緊密聯繫。一旦愛爾蘭島上出現“硬邊界”,必將導致邊界線南北兩側天主教徒的不滿。

一些北愛爾蘭人開始擔心,一旦脫歐造成硬邊界,曾經邊界線上的檢查崗哨和警察將會再次出現,因此可能成為“民族派”的襲擊目標,讓北愛爾蘭再度回到曾經的動盪時代。

北愛爾蘭人對分裂並不陌生。德里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分裂的產物。英格蘭在17世紀完全佔領愛爾蘭後,德里曾被改名為倫敦德里,以顯示它與“新東家”的密切聯繫。但此後,反感威斯敏斯特統治的北愛天主教徒仍稱呼它為德里。2015年,倫敦德里市議會投票,將這座城市的名字重新改回德里,而親倫敦的北愛新教徒在今天仍然稱呼它為倫敦德里。

居住在邊界線一側不到10米的布瑞支·麥克加維告訴記者,她仍然記得30多年前邊境被鐵絲網和部隊分隔開的情況。現在,麥克加維每天要幾次開車穿越邊界線,往返於工作與居住地。“一旦脫歐導致‘硬邊界’出現,居住在邊境地區的民眾生活將大受影響,攝像頭將奪走居民們的隱私,邊檢站必將招致仇恨。”她說。

支持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最終統一的新芬黨成員、德里的英國議會下院議員伊麗莎·麥克卡利昂告訴記者,北愛爾蘭人選擇留在歐盟,就是因為擔心退出歐盟可能帶來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境問題,脫歐將讓北愛爾蘭最終地位歸屬的問題再次被提上政治議程。

德里被穿城而過的佛伊爾河一分為二,河面上架著一座以“和平”為名的橋樑。橋上的標牌顯示,這座為紀念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建、充滿象徵意義的白色橋樑是由歐盟部分資助的。一旦英國脫歐,北愛爾蘭將無法繼續獲得歐盟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等方面的資助。這似乎是一個隱喻,即脫歐有可能危害北愛和平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