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圖片“敲詐勒索”的視覺中國,為何市值可以達到176億元呢?

小車說理財


一家靠打官司做到176億市值的企業,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奇葩的現象,而且視覺中國到底是怎麼成功上市的?我覺得這裡面還有待研究。

說到視覺中國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熟悉,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黑洞照片版權事件,再次把視覺中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但對於一些互聯網企業或者是自媒體來說,大家對視覺中國應該不陌生,這個搞流氓版權來賺錢的企業讓很多企業吃了不少虧。

我先來說下我一個真實的經歷吧。

之前,我們在運營過程中,網站還有公眾號,曾經不經意的用到過視覺中國一些張照片,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照片是有版權的,因為網上到處都是也沒有標註來源的地方或者是屬於哪個機構的版權,所以我們就隨便用了。這些照片使用時間是2016年初左右,但是到了2018年,就連續收到了視覺中國(漢華易美)的多份律師函。

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些照片是視覺中國的版權,按理來說我們使用了別人的版權照片,給別人付一定的費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很可惡的是視覺中國卻張開血盆大口,一張照片要1萬塊錢的版權費,按照他們的標準,我們用了二十幾張照片,差不多要付30萬塊錢的版權費,而這些照片版權費在其他平臺上,一次性購買單張照片的價格也就幾十塊錢,最多也就幾百塊錢。

後來我們沒有同意視覺中國的索賠要求,而是走法律程序,結果判決書下來之後,很多照片因為視覺中國提供不出有效的證據,所以就沒有支付相關的費用。但視覺中國能提供證據的幾張照片,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也是一張照片3000多塊錢,這跟敲詐勒索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目前被視覺中國給坑企業不在少數。

視覺中國創立於2000年6月,是一家視覺影像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官網資料顯示,視覺中國現擁有超過2.7億張圖片、500萬部視頻、30萬首音樂的版權,與超過1.7萬名攝影師存在合作關係,且每日新增圖片量超過2萬張。

前幾年在互聯網沒有怎麼普及的時候,視覺中國的這些版權糾紛倒是沒有那麼多。但是最近幾年隨著自媒體的不斷升級,很多沒有版權意識的人以及機構就隨便使用網上一些照片,然後就掉進了視覺中國的坑裡面去。

從2016年開始,視覺中國開發了新系統專門搜索未經授權使用它們圖片的企業,而後要求幾十萬的天價賠償,並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 所以從2016年之後,很多企業都收到了視覺中國的律師函。

這些律師函動不動一張照片就是幾千塊錢甚至幾萬塊錢,真不知道視覺中國定價的依據是什麼,要知道成為視覺中國的企業用戶之後一張照片算下來也就幾十塊錢,憑什麼無意當中違規使用一張照片就要付1萬塊錢以上的版權費呢?

但對視覺中國的這種做法,很多企業都只能忍氣吞聲,有些企業甚至只能乖乖的按照視覺中國的要求交一些版權費,因為企業不想走到打官司那一步,畢竟有官司記錄對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可能視覺中國嚐到了其中的甜頭,所以在2017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就瘋狂的開始收集各種版權圖片,然後不斷的起訴。

據判文書收錄網站Openlaw的數據顯示,與視覺中國有關的法律訴訟,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2017年更是達到了5676起,相當於平均每天視覺中國就有15.6起官司要打。

在這些訴訟中,涉及到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的佔據了大多數,佔到了66.4%,其次是侵權責任糾紛和不當得利糾紛。在這些糾紛當中,一些行業巨頭都不能倖免。比如2017年4月,視覺中國曾將騰訊告上法庭,稱其在微信企業賬戶及新浪官方微博中,未經許可使用了9張視覺中國擁有版權的圖片,要求騰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18萬元,平均每張照片的版權費是2萬塊錢。

對視覺中國這種流氓版權,其實在之前也有一些行業知名人出來指責過,但視覺中國仍然無拘無束。

比如2018年7月,經緯中國的聯合創始人張穎就曾經發過微博指責視覺中國的流氓行為。



然而面對公眾的討伐,視覺中國的業績卻一路高歌猛進併成功上市。

2013年8月 15日,漢華易美、華夏視覺與遠東實業(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簽署了一項協議:漢華易美、華夏視覺將借遠東實業的殼上市。

據視覺中國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7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核心業務“視覺內容與服務”營收5.7億元,同比增長34%,佔比總營收的82%。 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收入是靠流氓版權獲得的,我們不得而知。

貸款教授


中國人真是太聰明瞭,“敲詐勒索”居然能做成一門生意,形成商業模式,居然堂而皇之招搖上市,做成了行業第一,龍頭地位。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我想大概不外乎這樣幾個原因: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推進,人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空前提高,大家都知道不能抄襲,不能使用盜版,視覺中國正是利用了人們知識產權意識,拉大旗做虎皮,敲詐勒索。

2、信息不對稱。做為一個普通人,很難分辨網上海量的圖片,哪些是免費的,哪些是收費的,尤其是流氓通過釣魚手段,讓用戶以外是免費的,使用後再起訴侵權,用戶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輕信視覺中國的說法,以為會產生高額賠償,很容易選擇和解,出錢購買所謂的“版權”。

3、用戶的法律意識不高。在用戶收到視覺中國的侵權告知以後,不是去搞清對方是不是真的版權所有方,也不是選擇用法律保護自己,更沒有人想過,對方的這種行為已經涉嫌詐騙,輕易就範。





帶你玩北京


總經理美國人,董事長加拿大人,在中國開了家上市公司叫視覺中國,中國的國旗國徽都當作他家產品統統賣了。現在公司市值蒸發20億,域名停止解析,視覺中國把自己玩進了“黑洞”!


第一點評


是一個綁架熱點的營銷方案,一些企業做到了,出軌當下的熱點話題,有正方,有反方,話題持續升溫,感覺有背後推手,策劃和推廣此事,這個不好,去徹查,然而知識產權,也是我們需要尊重的,一些公司也有自己的底牌,現在亮底牌的序幕開始,

人類有權追求更高的科技水平,對新事物的認證,是我們一直期待著,黑洞照片的誕生,也許會是一種里程碑式的發展,在這裡表示祝賀,不儀祝賀別人,而且祝賀自己,我們的科技在發展,我們的夢想在一年在變為現實,我說也感謝科技人員的付出,也感謝自己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美然子星


客觀講,也不能全說是敲詐,有的圖片是需要付費的。比如視覺中國如果以地王大廈為主要背景拍了深圳街景,這個版權肯定屬於視覺中國。不能因為景中出現了地王大廈,就說這個版權是地王大廈業主的。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演員需要交版權費拿到自己的相片也不合理的,比如一些商演場所。只不過視覺中國把很多不屬於它的圖片,也打個水印當自己的產品在賣,那是有些過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