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景深是指聚焦清晰的焦點前後可接受的清晰區域。通過對景深的控制,我們可以對畫面主體及背景環境的清晰度進行控制。在我們開始攝影之路時,景深是幾乎所有人首先會去了解的內容之一。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景深的應用技巧。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一、影響景深的因素

在具體拍攝中,照片應使用多深的景深,取決於拍攝者要傳達的信息。影響景深的三個主要因素如下,我們可以調整這幾項來改變景深效果。

1.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光圈數值越小,景深越淺;光圈越小,光圈數值越大,景深越深。

2.鏡頭的焦距: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3.拍攝距離:相機與拍攝對象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相機與拍攝對象景深越遠,景深越深。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二、景深的控制方法

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與景深有著密切的關係。同等攝距下,利用光圈調節景深具有比較明顯的效果。需減少景深虛化背景時,應採用大光圈乃至鏡頭絕對口徑即最大光圈:需增加景深時應選擇小光圈乃至最小光圈。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2.改變鏡頭的焦距來控制景深

在實際拍攝中,調整焦距往往會受到諸多限制,因為焦距的改變會同時改變畫面的視角與取景範圍,而視角往往是決定一張照片構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改變焦距往往並非攝影師控制景深的首選。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3.改變拍攝距離控制景深

拍攝一般場景時,景深大都以米來計算;拍攝特寫時,景深往往以釐米來計算:當用微距鏡頭或者用便攜式數碼相機的微距模式做拍攝時,景深常常會以毫米計算。可見拍攝距離越近,景深也越短。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4.改變主體與背景的距離控制景深

拍攝時,相機應儘可能靠近被攝主體,而被攝主體應儘可能遠離背景,如此,虛化背景效果才更明顯。有時被攝主體位於較近攝距,而背景處於無限遠位置,即使用廣角鏡頭配合大光圈拍攝,也比較有效地虛化背景。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三、景深的應用

1.對後景對焦拍攝

後景在鏡頭畫面中,與前景相對應,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對後景對焦拍攝,將會把後景作為被攝主體進行表現,而後景以外的部分都會被虛化。這種虛實對比強烈的照片往往會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2.對前景對焦拍攝

前景就是離相機最近的部分,對前景對焦拍攝,將把前景作為畫面的主體突出出來。一般當畫面的背景非常雜亂時,可以對前景進行對焦拍攝,使背景虛化,從而減弱背景的不利影響。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3.獲取最小景深

在拍攝中,獲取最小景深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縮短攝距和換用焦距更長的鏡頭也能減小景深,但要注意攝距太近會使前後景物的透視過於強烈而導致失真感。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4.獲取最大景深

獲取最大景深的最簡易的方法就是縮小光圈,儘可能使用相機上的最小光圈。除了縮小光圈外,增大攝距或換用焦距更短的鏡頭也能增大景深。在不影響構圖效果的前提下,採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鏡頭+超焦距聚焦"能獲取最大景深效果。

關於景深的應用技巧,你真的瞭解嗎?

景深的應用技巧是攝影的基礎之一,能夠選擇何時將背景虛化或合焦,會令你對照片有更多的控制力。如果有什麼拍攝問題或者建議,請在文末留言我們會積極採納您的建議!PS以上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小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