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稱能夠996是員工的幸福,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很多人思維都是喜歡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工作,在正規的流程下能拖就拖的完成所謂工作,反正早完成和晚完成也不會對我有任何的好處和影響。當然這是這一種極端的描述。

我們很多的人思維都是在你安排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的工作中,到時間整點拿到自己的那份工資,然後儘快回到家庭中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還是按照工業時代的生活方式明顯是不合適的,在互聯網公司高科技公司,一個項目需要儘快落地,按照傳統方式的工作模式明顯是不合適的,這時候996這樣的工作方式與之匹配相對來說是對的,用幾個月,幾年就可以完成別人一輩子創造的財富,這個奮鬥是值得的。


往事隨風人皆醉


昨天晚上的微博炸了,就因為這個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的一句“996是每個員工修來的報”引發的輿論大地震。到底996是不是員工修來的福報呢,我的答案是這是必要出現的“福報”,而不是員工修來的“福報”。

996制度並不是某個行業裡的某家公司的某個領導給予員工的福利,而是現代職場自然而然演進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工作機制。

996好不好

996好不好?在某些情況下答案是“是的”,為什麼說它是好的呢,因為新人在剛進入到某個行業時缺少很多的經驗,這時候加班是很必要的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手段,何況還能額外拿到點報酬,既能學點東西又能得到酬勞回報何樂而不為。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996就變得很不道德了,那就是某些公司的企業文化會漸漸達到一種畸形的發展趨勢,為了完成業績,不斷地壓榨員工的私人時間,這種強制性的透支式加班文化,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無情犧牲員工的合法利益。

一個字“錢”!

馬雲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在職場中這種趨勢漸漸擴大的情況下,站出來說這麼一番話,對於市場負面的影響是很大的,多少視馬雲為精神偶像的小公司會因為這句話站直了腰桿繼續盤剝員工的剩餘價值,要知道現在絕大數公司的加班費還達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

如果去看馬雲微博下面的評論就會知道,大多數人並不反對加班,他們想反對的是那些支付著可憐的補貼,還要員工賣命幹活的領導。說到底就是一個字“錢”!錢不到位誰會去賣命,ICU很貴的。

脫離大地有時候就會不切實際

其實馬雲想表達的是,在報酬相當的情況下,年輕人多加班多奮鬥是好事,這也並沒有什麼大的邏輯錯誤。但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年輕人是不是自願的,那種強迫式的變態996真的是年輕人想要的嗎?可以奮鬥但是不能去賣命啊,人又不是機器。

在峰頂站的久了,人是會隨風飄起來的,脫離大地有時候就會不切實際。小時候看見螞蟻搬家感覺它們好累,決定一鏟子將它們的巢穴直接移過去,巢是移過去了,但黃土下面是一層未能及時跑到地面上的屍體,然而這些拿鏟子的人是看不到的。

最後,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個小時。


職場實戰者


01

馬雲:能做到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馬雲認為,能做到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你一輩子沒有996,你就覺得很驕傲了?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請問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馬雲談了自己的工作經歷,稱自己一直都不是996。因為他一直是12×12的。

所以他說:我很幸運,我沒有後悔12×12,我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這一點。加入阿里,你要做好準備一天12個小時,否則你來阿里幹什麼?我們不缺8小時上班很舒服的人。我希望阿里人熱愛你做的工作,如果你不熱愛,哪怕8個小時你都嫌長,如果你熱愛,其實12個小時你不算太長。這就是生活,你選擇一箇中國今天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價的。

02

馬雲所倡導的本質,其實不是996

成長的手段,也不止是996

我認為,馬雲其實清楚,他倡導的本質不是996。

強調996時,他本意是表達:阿里希望每個人可以更快的成長,所有加入阿里的人,三年以後就很不一樣,五年以後更不一樣,十年以後的阿里人,去任何地方,都能勝任。你來阿里一年內發生變化,三年內發生變化,你回去,你爸媽發現這個孩子變了,你老婆發現我老公怎麼變得有理想了、變得有想法了、變得開始工作專注了,你的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跟人家就是不一樣。

所以,其實馬雲說的本質是,如果你在意個人成長,如果你想練出這樣的本事,那就是要付出超越常人的代價。

那這種個人成長個人奮鬥,就等於公司必須要996麼?

完全不等劃等號。

如果一個老闆認為,一個員工正常下班,週末不上班,他就是不上進,那這種判斷就太狹隘了。

這樣的老闆認為:

每天加班,大量工作=個人快速成長

不加班,不高強度工作=個人成長會很慢

事實是這樣麼?

不一定。

舉個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高中學生是很勤奮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偽勤奮。比如我們高中,一個三流高中,大家都非常勤奮,尤其到了高三,各科老師普遍的模式是:

不停的做試卷!

我記憶中很多科目,是一天做一套試卷。課代表很忙,每節課一上課,課代表就抱著厚厚一大堆試卷,分成8份,依次發放給第一排的同學,接下來就是嘩嘩的往後傳試卷的聲音,這個印象太深刻了,每天都這樣。

當時,我很早就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

大家每天做試卷每天做試卷,幾乎沒有時間覆盤、消化錯題、知識點查缺補漏。

比如今天做了一套數學題,晚上試卷發下來,老師隨便一過,就過去了。你做錯的詞還根本沒有徹底消化搞明白,第二天又來一套試卷。第三天又一套新的。

你說誰不勤奮,大家都是一套一套的做題,但是,進步非常有限,比如數學試卷最後就六個大題,有人三角函數的題永遠錯,圓錐曲線的題永遠錯,做100套試卷他還是錯。

為什麼?因為他不是錯一次搞懂一次,而是錯一次還沒搞懂呢再錯一次,再錯一次。

當年我發現這個情況,我就寧可被老師罵,我也不會跟著老師一套一套的做試卷。我基本是自己挑幾套試卷,認真做一篇,做錯的就死磕它,歸納總結方法論,直到下一次遇到同類型的一定不錯。

很多人做試卷時,我不做,很多人週末模擬考試,我有時藏在宿舍裡把自己鎖在裡面,但你能說我不求上進,不愛學習,不懂奮鬥,不想考大學麼??那我每天晚上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研究數學題算什麼?我每天5點起床去教室全文背誦新概念英語3又算什麼?

其實我想跟很多老闆說:

員工下班回家,他可以剛好有時間給自己充電,聽課、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員工週六沒去公司加班,但他有可能在咖啡廳做PPT呢,他有可能自己掏了三分之一的月工資去報了很貴的線下課去學習,他有可能去書城、書店看工作相關的書了。

一個員工,並不是一直在幹活一直在幹活才是上進,才能成長。

03

旗幟鮮明的倡導個人奮鬥個人成長

但不贊同一刀切的996

我從來都是鼓勵大家關注個人成長,想要得到更好的,要比別人更多的付出,終身學習,終身成長,人這一生就是一個自我完善自我迭代的過程。

因此我旗幟鮮明的倡導個人奮鬥個人成長。

同時,我不贊同一刀切的996.

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想說幾點:

第一:不是所有的老闆都像馬雲那樣做。

馬雲說阿里早年也加班,加班做什麼呢?加班學習。8小時工作之後,晚上不走,留下來複盤、學習。今天做錯了什麼?什麼事情應該修復?我們應該怎樣互相學習。馬雲說:我們當時8小時以外的兩三個小時是學習、提升。

如果老闆都是這樣,我旗幟鮮明的支持。

但實際上呢?

大部分公司員工加班,是純粹因為工作超負荷,我太清楚互聯網公司了,很多人都是「1個人幹3個人工作」,工資呢,當然不會給你3個人的。

而那種超負荷的工作,沒有時間學習覆盤成長,真的是對員工有那麼大好處麼?不一定吧,但對公司一定是有很大好處的,你為公司省了兩個人的成本。很多公司實行996,也純粹是讓員工的活排的滿滿的,一點留白都沒有。

第二:不是所有公司都像阿里那樣。

阿里、騰訊確實工作很忙,但是領導不會胡亂安排工作,大家做的工作也都挺有價值,工作過程中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成長很快,積累技能、資源、人脈,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家的真的能拿到錢,而且努力工作都有很清晰的上升通道。我相信阿里這樣的地方也不會差。

很多公司不是如此,組織結構很亂,崗位設置不明晰,而且領導要做的事也老是變來變去,很多低價值的工作,重複不斷的做,同時幾乎沒有配套的培訓、學習、資源支持,公司和領導都無意培養你。

第三:頻繁加班很可能是效率太低。

很多人是習慣性加班,明明一天的工作8個小時絕對能完成,非常拖拖拉拉的做到晚上10點,還覺得特別滿足,自我感動。

相反,很多牛人其實在要求自己不加班,逼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上班時間快速推進工作。省下的時間幹嘛?不是去玩,是用來學習,自我提高。

所以,同樣是坐在那一天,大家的成長是不一樣的。

當然,很多公司的文化壞了,逼著員工以加班為榮,逼著員工秀加班。這是最糟糕的,有百害而無一利。

第四:一直工作不等於快速成長。

每份工作必然包含大比例的重複性、同質化工作。一直做重複性的同質化的工作,對成長的幫助的邊際貢獻會越來越低,同時單一但學習方式比如只是工作,對成長的幫助的邊際貢獻也會越來越低。

不信,你想想周圍的朋友、同事,是不是有很多天天加班,工作很努力,但不怎麼成長的?原因很可能就在這裡。

一份好的工作,必須要有時間讓自己成長,而不是無休止的工作,毀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所以,不要形式化的996,但旗幟鮮明的倡導每個人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保持個人奮鬥和個人成長。


JU時代


在能撐得起996的年齡裡,就要能勇敢的撐起來,在那個年齡裡,有那個年齡需要擔負起的任務,那個年齡加班到2點,眯一會,又能戰鬥一天,過了30會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不但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老人和孩子都開始需要你的關注,不可能只單一的關注工作,真的是如果你現在還能996你是幸福的。



商丁


雖然我很討厭996,但是我真的很贊同這句話,因為,你不努力,別人也會努力,不為別的,也不要埋怨自己把青春交給了老闆,但是,自己的人生還是自己的,只要我們所有的努力讓我們有所收穫,我覺得仍然是值得的。


豆蔻先生


那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誰996?


李東0577


大家可以想象現在企業加班超時到什麼程度了,八小時工作制只是美好憧憬。


手機用戶6825427344


原來我也是打工的,可能我和你們就不一樣了,我是影視後期,原來閒的沒事做,自己弄公司,剛開始每天感覺挺空虛,後來,我們有項目了,每天忙到半夜,也沒感覺到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堅持的東西


戰河村


要看工作者自己了,要是工作者只想賺工資錢,那麼996肯定太殘酷了。要是工作者有自己的理想,那麼996無疑是對自己最好的歷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