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客觀說,貝多芬“三十二”首奏鳴曲中,至少有六首以“自來熟”的樣貌贏得了公眾青睞。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成了標題音樂,最後好評的自然是“悲愴”、“月光”、“熱情”,其次是“田園”、“黎明”以及“告別”。不過除了“月光”(是一首關於組織平衡的大膽嘗試)以及“告別”(作曲家是將音樂動機壓縮至最明智、最富有策略的一次嘗試,其創作方式直接影響自身由中期向晚期風格的轉變),這些著名的奏鳴曲中沒有一首能稱得上展示了貝多芬的革命性突破。在我(古爾德)看來:“悲愴”與“熱情”可歸為無趣的嘗試,它們代表了作曲家在此階段的音樂更傾向於討喜大眾,並不具備什麼特殊的,有冒險精神的音樂構建理想。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在貝多芬早期的鋼琴作品中,第十三號“悲愴”或許是最具交響傾向的創作。第一樂章的開篇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莊嚴陳述開始——這與貝多芬第一、第二、第四以及第七交響曲的開篇如出一轍;雖然這與隨後展現主題的快板聯繫並不十分緊密,但藉助充滿豐富質感而且取悅聽覺的三和絃以及末世預言般極具舞臺中心感的雙附點節奏,莊嚴的開場與快板銜接得十分融洽。在這個樂章的快板部分,貝多芬通過左手持續不斷的定音鼓震音來推進音樂動態發展,同時右手聲部以彈性速度表達誘惑——但這算不上睿智的調情。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這種在鍵盤樂器作品創作中借鑑管絃樂的手法時不時會出現在貝多芬的鋼琴作品中,尤其是中期那些相當狂躁喧鬧的作品。但之後多數的奏鳴曲選擇了更為私密、更為還原鋼琴本身天性的發展路徑。事實上,“悲愴”的最後兩樂章已經隱約觸碰到作曲家晚期成熟鍵盤作品的風格。第二樂章是一個寧靜的,經過適度美化的柔版;而第三樂章的迴旋曲帶著略為生硬的兩段式對位,總有種讓人跳戲的感覺。它甚至可以當做貝多芬更早期的作品《C小調奏鳴曲》(作品第10號,No.1)的終曲部分;不過相對於專橫的第一樂章,整體平和友善的迴旋曲幾乎無法充分有效地發揮其自身特點。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相較而言,奏鳴曲作品第27號(No.2)——被人們稱作“月光”的那部,雖然包括三段表面上看似完全不同的樂章,卻是依照直覺進行構建的傑作。在“悲愴”中,音樂的結構處理頗為感性,開場是充滿鬥爭的快板,而終結則退縮至謙遜適度的迴旋曲;而“月光”奏鳴曲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所營造的感性都不斷地上升、擴大,此結構與“悲愴”形成鮮明對比。樂曲的開頭有一種特別的韻味——毫無疑問,這是貝多芬最鍾愛也最常用的旋律,優雅的三段式柔版隨後分解為降D大調焦躁的、充滿矛盾氣息的第二樂章,而脆弱的、充滿秋意的小快板則被結尾如山洪暴發的急板淹沒。

事實上,這首作品的急板樂章令其他兩個樂章的觀點更為鮮明,並立即在樂章之間確立了情感上的聯繫,音樂也顯得更靈活而自信。結尾以“奏鳴曲-快板”的形式進行創作,貝多芬通常習慣將它應用在第一樂章,因此該作品在所有貝多芬的終曲創作上顯得與眾不同——作品呈現不斷累積升溫的熱情。“月光”奏鳴曲應被視為整個十八世紀音樂創作的至高榮譽。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同樣,被稱為“熱情”的奏鳴曲(作品第57號),同樣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鍵盤作品之一;但我(古爾德)必須坦誠相告——它的流行令人困惑:這首作品既不符合貝多芬極具代表性的創作手法,亦沒有中期創作充滿爭議的張力;好比小提琴協奏曲,足夠的膽識配以一段美好旋律便能塑起音樂的張力與生命。

奏鳴曲“熱情”與大多數貝多芬創作於十九世紀頭十年的作品一樣,是關於旋律主題韌性問題的討論。貝多芬具備從普通素材中創作巨型結構的能力,這也是他在此時期的宏偉抱負——換做一位水平稍差的人,不可能實現如此完美的“十六小節”開篇。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諸如此類的主題通常不會引發人們多大興趣,貝多芬卻能營造出原始的緊迫感,人們不禁疑惑究竟是什麼驅使貝多芬做出如此的思考——那些精巧的動機構思並非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的對位法;相反它具有更堅定、不妥協、不退讓的鬥爭性,而非十八世紀早期音樂尋求的平和、互相依仗的調和主義。

在此之前,無人以暴戾好鬥的態度進行創作(從某方面開講,從未有人如此做過)。當貝多芬的憤怒化作化學效應,作曲家找到了自己創作的標誌性風格。在旁人耳朵裡,這種強化風迎合、甚至超越了音樂修辭手法本身,音樂即刻變得更具個人特質。然而,當這種方法未能實現應有效果時,作曲家中年時期的創作同樣會被無情的“尋求動機”所累。在“熱情”奏鳴曲中,上文中所提到的那種貝式創作方法並未發生作用。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第一樂章,快板。第一以及第二主題均由一系列一次出現的三和絃呈現,然而莫名地在音樂之間的聯繫點上顯得有些失焦。在開篇的F小調之後,副主題落於相對應的關係大調,貝多芬藉著調性策略小心構建起來的音樂論述並未發揮作用。隨後的發展部同樣缺乏組織,持續的模式化帶來刻板的印象,取代原先佔據中心位置的粗糲,秩序與混亂的獨特融合為音樂行進機制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第二樂章,降D大調上的和絃營造憂鬱融合氣氛,由此生髮出一組四段變奏的行板,然而音樂並未得到進一步發展。終曲部分,與“月光”奏鳴曲的最後一個樂章很相似,本質上採用奏鳴曲-快板的樣式,由於持續使用了類似託卡塔的伴隨性動機,幾乎接近於點睛的號角聲與低音大提琴撥絃效果模擬實際上有些不得要領。在結尾處對音樂主題的重複性總結裡,貝多芬不尋常地插入一段長達十八小節的快步舞曲,緊接著一陣情緒癲狂的加速,音樂朝終點奔去。

古爾德眼中的貝多芬的“悲愴”、“月光”和“熱情”奏鳴曲

加足馬力的速度與過分簡單化的節奏風格同樣勾畫出英雄般的姿態,而這恰恰是那些經驗豐富的炫技大師們博得包廂瘋狂掌聲的捷徑——即便是最拙劣的詮釋都能不費力地得到喝彩。此時的貝多芬不僅醉心於對音樂主題動機的簡化處理;也醉心於塑造“貝多芬”自身。關於“熱情”,存在著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浮誇,帶著目中無人的挑釁——“就讓你們看看我是不是還能在來一次!”如果讓我(古爾德)來出一榜貝多芬曲單榜,該奏鳴曲會被置於《斯蒂芬國王》序曲和交響曲《惠靈頓的勝利》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