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教育重要,家庭養育更為重要,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的心理發展路徑臺階有四個階段。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4-6個月情感最初的起點: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是不能動的,他的每一次呼喊都需要家長的回應,當父母對孩子照顧到位的時候,孩子會記住父母的氣味,聲音,然後記住父母的容貌。

當孩子從4個月到半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這些特徵來分別人和人的不同,也就是會“認人”了,此刻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開始形成,這種依戀就是情感最初的起點。

當孩子這種一對一的情感得到了滿足之後,孩子才會有信任的情感出現,有了信任才有接下來的親情友情等等關係健康發展。這也是人性發展的最初階段,如果這個階段出了問題,孩子以後的人性就有可能出現缺陷。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3-6歲,性格發展期

性格發展期就是人後天社會行為方式建立的關鍵期,大部分的社會行為建立都在這個時期時期,孩子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滿足,比如說想要東西就需要找父母要,但是要的方式開始出現變化,有的孩子用哭鬧,有的孩子講道理,有的孩子用強取豪奪,就在一次次的滿足中孩子建立起來屬於自己的性格和行為方式。

孩子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獨立的表達能力,他們會經過邏輯思維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身為3歲左右孩子的父母,要開始對孩子說“不”。

李玫瑾教授指出,在她大量的研究了青少年犯罪之後發現,很多15歲上下的孩子,父母已經和孩子出現了溝通障礙,甚至管不了這個年紀的孩子,無論家長用暴力還是溫和各種手段,都已經失去了和孩子溝通的機會,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話。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這都是因為在孩子6歲之前,沒有在他們心中建立權威形象,父母不會拒絕孩子的要求導致的。

因此性格培養一定要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就建立好,等到他們年紀大了想培養也沒有機會了。讓孩子在這個時期建立好的行為模式,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形成良好的觀念,養育的目的是在於培養孩子的思想,教育和 觀念不是一回事。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教育是通過知識來讓孩子明白道理,需要時間來進行實踐,而觀念則是瞬間就能讓孩子記住的,他們會在腦中記住這件事應該怎麼做在未來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做。重複之後就會形成定式,行為定式就是習慣,再改是很難的。

所以孩子在童年時期,陪伴是非常重要的。6歲之前家庭在前面如果做得都很好的話,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6-18歲,建立好的學習習慣

每個人都有個性,一部分是來自遺傳,大部分是後天習得的,智力和遺傳有很大關係,但是行為卻和後天關係緊密,孩子如果在成績上不好,家長就要考慮從別的方面開發孩子的未來。

成績並非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總有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孩子的能力或許不在數理化上,但是總有一項是他們喜歡並且擅長的。

能力靠個性來甄別,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就是找出孩子的能力特長,這樣就能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的“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有助於孩子在社會中找尋自我定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18歲之後,修養建立

孩子在18歲之後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修養在這個時候開始形成,他們開始從社會活動中調整自己的修養。

李玫瑾教授總結的孩子心理發展的四個路徑就是這樣,一定是先養育再教育,如果孩子在六歲之前基礎沒有打好的話,後面教育就會出現問題,養育的好還有助於孩子今後自我成熟的發展。

李玫瑾:養育和教育,誰先誰後?

養育需要父母辛苦的付出,是積累教育的心理資本,這種資本也是在獲得孩子的控制權,在養育過程中需要一對一的親子關係,如果沒有形成好的依賴關係,就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

如果幼年沒有形成好的依戀關係,對外界就會反應過度形成焦慮,抑鬱。養育也是對人性喚醒的過程,很多重大犯罪的冷血殺人犯都是童年時期沒有被父母很好的養育,從而人性喪失。

兒時沒有被善待,長大也自然不會善待社會。

所以父母從小的養育和陪伴是很重要的,與孩子一起成長。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做好養育的心理準備,如果只是為了結婚有後代而生孩子卻不養育,那還是不要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