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交通怎麼樣?

龔秀梅


交通如何,主要是由人來決定的。

第一,整個城市道路的規劃者,建設者,這些人的專業程度和職業素養對長春的交通起到了有好有壞的重要作用。長春最初的城市模型是日本人設計的,不可否認,設計的很科學,由幾何中心人民廣場,放射性的向六個方向延伸,主要街路也多是南北東西的正向,長春的火車站在中部靠北一點,火車站東西兩側有多個橋洞子,以東西兩橋洞為主,城市最外側還有環城路,城市中有多個交通樞紐的節點都建立的立交橋,所以整體來說各方面的佈局和設計都比較合理,但也有很多具體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在這裡只舉一個例子,整條臨河街不允許左轉,想要左轉必須過路口,然後掉頭回來,再右轉。這個操作看似解決了路口直行車輛排隊過多的問題,但讓左轉的車輛增加了更多的並道操作,城市交通事故中,因為並道而產生的佔大多數,並來並去的就容易形成剮蹭,還是希望道路規劃部門能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多設身處地的考慮一下出臺方案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是不是產生了新的問題。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交通的參與者。我相信,同樣的路,同樣數量的車,如果開車的人素質不同,交通狀況也會大不相同。城市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車,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車越來越多,但路的建設還是要按計劃來,肯定是跟不上車的增長速度,車多是因為買車的人多了,那這些買車的人大多數也都是新手。都是從新手過來的,都有那段上路晃,手忙腳亂的時候,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新手在路面上製造了一定的麻煩,這個不能否認吧,但是新手開車也沒錯,所以啊,儘量沒事多去車少的地方練練,熟能生巧嘛。相對於接下來要說的人,新手可能對交通危害還小點,有一種老司機,真把自己當賽車手了,隨意的超車,並道,搶黃燈,不讓行人,走非機動車道,開鬥氣車…小編本身就是交通參與者,深受其苦,最鬱悶的就是你前面一臺新手慢慢開,後面一個老司機狂按喇叭,唉,沒辦法,目前上下班我只乘坐輕軌,省心。

這就是長春目前的基本狀況,整體規劃沒問題,而且還在建設更多的快速路,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作為每一位交通參與者,希望大家能禮讓行車,有時候讓一讓,大家都能過得去,搶一下,大家都堵那!


俺要這鐵棒有啥用


我是百度長春公交吧吧主,作為土生土長的長春人,很高興和大家探討長春的交通。我想通過幾個方面來分析長春的交通狀況。

一、市政道路

長春網友時常調侃長春的路年年挖,年年修,實際也確實這樣,因為每年都會有一批一批的馬路列入道路大、中、小翻修計劃,結合舊城改造提升等工程,還要打造一批精品街路和標準化街路,加上軌道交通建設、園林綠化、市政公用設施水、電、氣、熱等工程施工,所以每年都有很多街路面臨改造和翻修。其實不光是長春,這是大城市的普遍現象。由於城市的擴張,為了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在新城區的路網建設也一直不停,比如北湖、淨月和蓮花山這幾年路網建設突飛猛進,區域交通得到了完善。長春的規劃是先進的,得益於當年小日本的大新京都市規劃,南北街,東西路,圓廣場,寬馬路,四排樹的格局在長春始終得到了延續。然而歷史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曾經的寬馬路已經不寬,長春道路的特點是普遍比較窄,特別是市中心,已經滿足不了這座汽車將近一百五十萬的城市……在長春,看似比較寬闊的主幹路,其實也都不算太寬,像人民大街、自由大路、南湖大路、西安大路的通行能力十分有限,所以這些道路經常擁堵,前些年建成不久的南四環路,現在也開始擁堵了。我們要知道,道路建設遠遠比不上機動車增長的速度,所以不可能通過不斷修路來滿足交通。但是一座大城市的人流密集的繁華地帶,還是需要寬闊的交通組織來承載並疏解車流量的,這點毋庸置疑。

小街路通過交通調流設置單行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個微循環交通系統,很不錯。但是長春還存在著很多斷頭路和卡脖路。比如這幾年一直說要拓寬的長白路、凱旋路、延安大街始終都沒有拓寬,說要打通的北十條、飛躍北路、南湖新村中街也都沒有打通,這些路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區域交通。

二、快速路系統

之所以單拿出來說,是因為快速路對於長春來說太重要了,當年建快速路的三年,簡直是我們生活出行最艱苦卓絕的日子。快速路的便捷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別是對於長距離的跨區交流,可謂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比如從鐵北到淨月,半小時以內便可通達,如果走橋下,簡直無法想象。就像長泰大橋的作用,就像解開了鐵北人的一個心結,東橋洞到東廣場,此時此刻還在堵著呢吧!然而長春的快速路詬病也很多。設計標準太低,甚至有毛病。很多主要地點上上不去,下下不來,而像亞泰大街三馬路口設置的下橋口直接成了一個堵點;一些主要路口節點沒有設計成互通立交橋,設計立交橋的地方並不完全互通;還有快速路不知道為啥限高2.9米,這在全國都少見,公交車徹底上不去也利用不上,這點與成都的快速路相比簡直就是雞肋,成都快速路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快速公交,在橋上建了車站和過街天橋。直到現在,兩橫三縱快速路系統還沒有完全收尾,好多地方始終不能完工,因為快速路的不合理設計,很多公交車都被迫永久改線了,比如臺北大街立交橋附近的12路、88路、223路,甚至284路都停運很多年了……

三、靜態交通

這兩年在舊城改造過程中,把人行道、自行車道,包括一些公共空地都劃上停車位了,讓行人無路可走。滿足機動車車位需求的同時,剝奪了行人和騎自行車人的路權。另一方面,規劃的幾座立體停車場卻鮮有建成,有的地方還沒有開工跡象。現在全國上下都在發展共享單車,各地也都為共享單車的出現提供方便,因為既環保又便捷。長春也有ofo在淨月大學城試水,非常方便,但是始終沒有推廣,政府的公共自行車試運行後也不了了之了,想必也是因為長春的交通狀況,實在沒有地方騎自行車,連走路的地方都被車佔了呢。

四、公共交通

公交優先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辦法,也是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所以各大城市都在改善公共交通方面加大投入,包括軌道交通建設、引入大容量新能源公交車、設置公交專用道等等,總之就是需要好的服務和出行體驗自然而然的引導人們轉變出行方式。長春公交大家有目共睹,這是有著全國最差公交系統的城市,配車小,檔次低,大部分公交車還都是8-9米的中巴車,前置發動機,高低板,整體就和其他省會有很大差距。另外有些線路配車少,車隔長,甚至一些民營線路想發幾臺車就發幾臺車,覺得賠錢還可以停運讓你乾脆等不來車。北湖、淨月、高新、南部新城很多地方還沒有公交覆蓋,近兩年雖然開了一些像3路B,15路、28路、淨月1,2號線、高新1,2,3,4號線這樣的線路,但是大多數不到市中心,關鍵是車特別少,有多難等住在那邊的人們最有發言權,這樣的線路還不如不開,簡直是鬧著玩的,就這樣你坐到還要票價2塊呢,新城區居民出行特別不方便,很多不得不買車。

長春軌道交通建設起步早,發展慢。從2002年開通輕軌3號線,到現在為止才有3條線路,地鐵1號線剛剛開通,由於當初定價對輕軌的欠考慮,票價不統一,還不能與輕軌實現換乘。到今年年底,還會開通地鐵2號線和北湖線,線路覆蓋面還是非常有限的,而此後一直到2022年,都不會有新線路開通,5,6,7號線即便今年能如期開工,也要至少等上五年。

對於長春的出租車,我已經懶得吐槽了,反正說啥的哥都有理。


小鹿陪你


長春市作為東北地區三省會之一,雖然在經濟上面沒有其他同級省會發展的出眾,但是在交通擁堵方面可是當仁不讓走在了全國各大城市的前列。根據一個相關數據調查表明,在去年也就是二零一七年在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方面長春排第六,並且在對於預測今年年擁堵趨勢加重的榜單中長春市更是高居榜單的第二位!所以長春市平時的路況尤其是工作日上下班早高峰晚高峰的時候,想想就讓人害怕。在我看來一個城市交通的好壞應該是與道路和交通參與者相關的。我認為長春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很多,比如說道路一般,節點還堵車,很多設施也陳舊。再有就是道路上面的指示牌少、小要不就是沒有,有的也是立的位置不對。舉個實際的例子去一零二線西部立交橋上去四平方向,高速去瀋陽方向牌子就有一半是被樹木檔著的。另外要說的就是參與者安全意識較差、服務和管理還待提高。希望我們的大長春能早點改掉這些不足的地方吧!


長春那些事


長春是吉林省政治、經濟、交通和科教中心。東北中心城市之一(東北經濟老四)。東北亞幾何中心。是東北交通換乘中心。經濟上工業發達,尤其是重工業,一汽、長客等著名企業。

交通發達,鐵路通達一半以上全國大中城市,航空發展一般。教育發達,尤其是基礎教育和中學教育。科技實力比較強位居全國前十。市區交通發達,尤其是軌道交通和出租車,公交車比較不好。

實際居住人口一千萬左右,人均GDP在我國大城市中中等,人均收入在大城市中中等偏下。城市建設水平一般,舊城改造落後,現代化氣息不是很強,缺少高樓大廈和宏偉建築。但城市規劃不錯,算得上規劃模範城市。城市面積很大,城市面積在非直轄市中前五,城市建成區面積在前十五。

總之,長春印象是慢節奏,適宜生活休閒。工業發達,商業一般,城市面貌較落後,交通便利,城市很大,各類型消費地方很多,環境不錯四季分明,發展前景較好,發展速度較快,綜合實力較強。


媛詩詞


相比較其他省會和大城市,總體來說長春的交通還是不錯的,早晚高峰一個多小時就結束,其他時間段還算順暢,尤其是經過一系列交通治理之後,狹窄道路通行能力加強了很多,主城區交通設施比較完備,有些路況不好的地方,也開始進行重修。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中國吉林網


開車就怕違章罰款,總是提心吊膽的。罰我一次就把我罰怕了。從中日聯誼醫院回來那是哪條馬路啊,我想都沒想到四條線三條是大回線一條直行線,等我發現往直行線並道就晚了,罰款200元不扣分😂說我不按道路標線行駛😂還是不熟悉地形惹的禍啊!


為愛守侯88


長春路況總體還算可以吧,但是最近發現兩個路段特別堵,一是吉林大路,從臨河街到南關,平時車就多,早晚高峰特別堵,看看能不能修個高架橋改善一下擁堵狀況。還有就是長春南站,開運街 南湖大路,電臺街,感覺路口設計的特別亂,設計的簡直是沒腦子,早晚高峰就更不用說了,建議修個轉盤廣場,各個路口繞著走,肯定會好很多。以上是個人見解,有說的不好多多包含。


新辛心欣138847690


你們都在哪兒開的車啊,不堵車,我是公交車司機早晚高峰快速路上不去,下不來,你們看見了嗎,紅旗街,工農大路南湖公,亞泰大街淨水廠,綠園區醫院,政協門口,交通指揮中心樓下上橋去紅旗街哪天不堵,車天天有買的,路還是那幾條路,不堵車才怪呢!


金彪148190001


長春市區目前存在的交通擁堵問題非常嚴重,存在嚴重擁堵的路口較多,主要是由於機動車增加的速度和總量遠高於道路修建和供給的總量,這些問題會長期存在,但是我們會通過優化交通組織,科學配置交通信號和路口渠化,發展公共交通等來最大限度的緩解交通擁堵

2017年11月末,高德地圖發佈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新一季堵城排行榜中,濟南、哈爾濱、北京成為前三甲,成為今年第三季度三大“堵城”,與廣州、重慶、大連、長春、上海、西安、昆明躋身前十。


松原新鮮事


長春交通管理的科技化含量是很高的,據我所知,電子拍照,路口高處監控,測速拍照,夜視補光燈,以及路口全角度監控,起碼在東三省同級城市比是率先安裝使用的。但是呢,交通這種人流現象是動態的,同一路口的車流量早中晚是不同的,第二天可能不同於第一天,所以紅綠燈時間間隔應該能柔性調整最好,還有大回和直行燈必須分開,否則肯定亂。其他的,就是小區圍牆,或隔離帶明顯妨礙主路通行的,能拆的就應該拆。相對而言,老城區交通肯定擁堵,新城區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