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丹及北非最近的局勢?

齊林居


蘇丹軍方推翻總統接管政權 北非再現大動盪前景

蘇丹國防部長奧夫將軍

2019年4月11日,蘇丹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現任總統奧馬爾.巴希爾。第一副總統、國防部長阿瓦德.伊本.奧夫將軍發表電視講話說:“我宣佈,奧馬爾.巴希爾已被逮捕,他被關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位軍方領袖同時宣佈,解散中央和地方政府,併成立軍事委員會,該軍事委員會將在今後兩年管理國家。

此外,奧夫宣佈在蘇丹全國範圍內實施緊急狀態3個月並呼籲所有武裝團體加入軍隊。軍方還決定關閉領空一天,至於何時可以入境蘇丹,則另行通知。奧夫稱,蘇丹將與所有國家保持良好的睦鄰關係。

4月11日一大早,蘇丹軍方佔領電視臺、包圍總統府、突襲執政黨中央黨部,首都喀土穆國際機場關閉。軍人進入蘇丹廣播公司大樓後, 國家電視臺開始播放軍樂和民族歌曲,頻道節目中數小時一直顯示“請等待武裝力量很快的一個重要聲明。”

巴希爾在今年2月22日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蘇丹國內自2018年12月起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者指責政府治理經濟失敗,要求執政30年的總統巴希爾下臺。美國自1996年起對蘇丹實施經濟制裁,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蘇丹失去絕大部分石油資源,導致國內經濟持續萎縮,2018年12月,該國通脹率達到73%,是全球通脹率第三高的國家。2019年2月22日,巴希爾在首都喀土穆下令全國進入為期1年的國家緊急狀態,並解散中央及地方政府。

為試圖阻止抗議活動,巴希爾總統在宣佈蘇丹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一週之後,該國人民似乎更加堅定了準備長期抗爭的立場,他們敦促全國各專業協會和各反對政黨繼續走上街頭,直到巴希爾政權倒臺為止。當地時間2月28日,巴希爾一度將執政黨全國大會黨主席的權力移交副主席艾哈邁德.哈倫,以此作為最新措施來平息蘇丹人民的憤怒。

蘇丹民眾發起大規模抗議

另一方面,巴希爾要求國會推遲提議的憲法改革,該修訂提案允許他參加下一屆總統大選。蘇丹反對黨則對巴希爾採取的行動表示譴責,並認為這只是為了爭取時間。各政黨確認,新的內閣改組不足以恢復公眾對現政權管理國家以及滿足其公民需求的信心。

喀土穆一些社區的民眾還響應蘇丹專業人士聯盟要求巴希爾總統辭職的呼籲,在“我們將建造它”的口號下展開了清理街道運動。專業人士聯盟在其臉書主頁中聲稱,該活動目的是團結社會關係,促進各社區的相互信任,呼籲人們探討社區和地區問題,以及拒絕支付任何徵費的協議,包括清潔費。專業人士聯盟表示,該活動“將有機會組建社區委員會,以抵制政權及其民兵此前建立的人民委員會,並檢查安全問題來源。”

與此同時,喀土穆大學的學生拒絕參加考試,以支持民眾的抗議活動。全國各地的醫院和大學也舉行反政府抗議。

蘇丹地理位置

蘇丹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撒哈拉沙漠東端。國名源於阿拉伯語“Bilad-al-Sudan”,字意為“黑(人)的土地”。面積1,886,068平方公里、是非洲僅次於阿爾及利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第三大國,鄰國有南蘇丹、埃及、利比亞、乍得、中非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人口多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評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國家。”

蘇丹地處紅海西岸的薩瓦金島,從前是奧斯曼帝國在蘇丹東北部的前哨,它也是紅海地區的戰略性港口之一。2018年,土耳其在該島上設置了軍事基,它將為安卡拉提供一個靠近埃及、厄立特里亞、沙特和也門的紅海據點。

11日據稱被軍方推翻的巴希爾總統,曾任蘇丹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總理,從1989年起擔任蘇丹第7任總統至今,2015年4月16日再度連任成功。他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蘇丹軍隊,並在埃及開羅的西奈軍事學院受訓,1966年畢業。他在軍中提拔得很快,成為一名傘兵。後來,巴希爾參加了埃及軍隊1973年與以色列的戰爭。當巴希爾回到蘇丹後,他被委任處理消滅南蘇丹的蘇丹人民解放軍的戰事。

一代強人巴希爾

1980年代被升為將軍後,巴希爾於1989年6月30日領導了一場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總理艾哈邁德.米爾加尼。巴希爾立即宣佈取締一切政黨,控制媒體,解散議會。他本人擔任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一個新成立的擁有立法權和執行權的權力機構)的主席,並身兼國家元首、總理、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國防部長等多職。

1993年,因被指控為包括哈馬斯、真主黨等組織提供支持,並庇護奧薩馬.本.拉登、“豺狼”卡洛斯等國際恐怖分子,美國將蘇丹當局列入支持恐名單,並開始制裁蘇丹。1997年,克林頓政府指責蘇丹繼續支持恐怖主義活動,宣佈對蘇丹政府採取“凍結資產”、“貿易禁運”等進一步制裁措施。2006年,小布什政府以達爾富爾衝突等問題為由,加大對蘇丹政府和相關個人的制裁,並對蘇丹石油工業發展實施限制。

為解除長達20年的制裁枷鎖,蘇丹政府通過加強反恐合作、參加解決南蘇丹衝突等方式,謀求與美國改善關係。蘇丹政府還按照美方要求,在達爾富爾地區、南科爾多凡和青尼羅兩州等衝突區主動停火,改善國內人道主義援助准入狀況,並與反政府武裝進行多輪和談,對政府進行大幅改組,吸收反對黨入閣。

美國在巴希爾政權的努力下,於2017年10月12日起解除對其經濟制裁,但蘇丹仍被華盛頓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繼續保留美方武器禁運等其他限制措施。針對涉達爾富爾衝突部分人員的定向制裁措施也沒有取消。

民眾在軍方總部外示威

去年12月爆發的全國性民眾抗議活動成為巴希爾三十年統治的最大挑戰。而從今年4月6日開始,民眾連續6天在喀土穆的軍隊總部外發起挑釁靜坐,那裡還設有巴希爾的總統官邸和國防部。

在當前的蘇丹政治危機中,軍隊被視為實現巴希爾總統手中權力和平過渡的唯一保障。蘇丹軍方消息人士向德國通訊社透露稱,軍方領導人就如何應對民眾示威抗議活動存在分歧,軍方高層支持驅散示威者,結束抗議者的靜坐示威活動,旨在對巴希爾政府的決定作出回應,以此與其他正規軍保持協調一致。另外,軍隊中還有一股力量完全反對採取上述舉措,並強調軍隊應保護總部周圍的示威者。

法國“Intelligence Online”網站則稱,根據一份來自某海灣國家駐華盛頓大使館的秘密報告,負責美國與喀土穆關係的中央情報局並不會促成蘇丹發生政變,但是,這也並不保證巴希爾總統將得到美國的無條件支持。根據這份未透露名稱的大使館報告,蘇丹政府與美國情報機構合作,併為其提供有價值的幫助以獲取有關索馬里青年運動、利比亞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情報信息。

巴希爾接見蘇丹情報與安全局長古什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情報機構關注蘇丹當前發生的抗議運動,並感到這些抗議運動將削弱巴希爾的地位,因此,華盛頓方面將加速巴希爾的下臺,並以現任蘇丹國家情報與安全局局長的薩拉赫.古什作為其接班人。古什與埃及情報部門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當去年9月出訪華府之後,古什承諾蘇丹將通過安全情報機構及總統辦公室,密切與中央情報局進行合作。圖為2018年2月,巴希爾接見被任命為情報與安全局長的古什。

這份報告還指出,巴希爾並不會退位,他非常清楚,要維持自己的統治,關鍵在於爭取民意。對此,巴希爾的第一步是求助於土耳其及沙特等盟友,以獲取小麥、石油等緊急援助,同樣,來自沙特的一個高級政治與軍事代表團已經訪問了蘇丹,以評估當前形勢,並是否保障利雅得對巴希爾的支持。

2019年4月11日,蘇丹局勢再有反覆,反對派政黨“烏瑪”黨副主席馬莉安.薩迪克.阿里-馬赫迪對俄國衛星社稱,否認國防部長奧夫就該國局勢所發表的聲明,奧夫宣稱已逮捕巴希爾總統。她說:“我們否認這一聲明,該聲明是企圖迴避蘇丹人民的要求並將其留到以後解決。”

4月11日,蘇丹軍方推翻巴希爾統治。

許多抗議者最初對巴希爾的倒臺感到興奮,但當他們意識到蘇丹將處於軍事統治之下時,又變得憤怒起來。11日下午首都喀土穆爆發了新的遊行示威。抗議者蘇哈.艾哈邁德說,巴希爾的反對者不會再接再接受兩年的軍事統治。

蘇丹民眾認為,以奧夫將軍為首的軍方採取了與阿爾及利亞和埃及軍隊相同策略。在阿國老總統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下臺後,該國民眾拒絕接受臨時總統本.薩拉赫領導國家過渡。

阿爾及利亞人民持續抗議臨時總統接管政權

4月10日,薩拉赫發佈法令要求在7月4日舉行總統選舉。同時,阿爾及利亞軍隊總參謀長艾哈邁德.薩利赫向當天繼續走上街頭抗議示威並要求現政權所有人物下臺的阿國人民作出了部分承諾。他在訪問西部的奧蘭省期間向士兵發表講話時說,現階段“要求阿爾及利亞人民保持耐心和謹慎,為了實現人民的訴求,帶國家走到安全之地。”薩利赫並警告稱:“外國勢力正試圖在阿爾及利亞製造混亂與動搖國家穩定……基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

進入2019年後,隨著阿爾及利亞持續發生大規模民眾抗議,統治該國近20年的總統布特弗利卡於4月2日在軍方壓力下辭職;4月4日,盤踞在利比亞東部和南部的軍事強人哈利法.哈夫塔爾命令其統率的國民軍(LNA)向首都的黎波里挺進,處於長期敵對狀態的利國東、西部兩個政府重燃戰火;加上眼前的蘇丹政治危機,西方媒體指出,北非似乎正在出現新一輪大動盪的不安情勢。


齊林居


最近北非的利比亞戰火重燃,蘇丹發生政變導致巴希爾總統下臺。這些事情發生看似偶然,實際上有著深刻的內在原因。對於利比亞來說,2011年的一場“革命”推翻了卡扎菲政權後,雖然產生了民族團結政府,但各派政治勢力(主要是手頭上有武裝力量的政治力量)各據一方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改變,控制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自身實力有限,無力有效掌控各路諸侯,那麼這些“諸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其實就是政治野心)遲早是會展開互相混戰的。特別是佔據利比亞東部的哈夫塔爾將軍本身就手握重兵且在地方上有很大威望,他自然不肯屈就於民族團結政府的領導,一有機會必然會要搞一番大動作的。而且利比亞的軍閥割據狀態不利於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改善和將軍發展,利比亞人民渴望國家實現真正的統一,因此哈夫塔爾揮師進攻的黎波里其實還是得到一些利比亞民眾的支持的。如果民族團結政府軍隊頂不住哈夫塔爾軍隊的“三板斧”,則利比亞將來是可能建立起哈夫塔爾為主導的新政權的。

蘇丹曾經是非洲最大的國家,擁有儲量豐富的石油資源。但2011年南蘇丹從蘇丹分出去“單幹”後,石油資源銳減使經濟結構單一的蘇丹受到了極大衝擊。蘇丹本來就工業基礎薄弱,除了石油外主要就是靠農牧業收入來維持國家經濟。但近年來由於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人民生活質量有所下降,使國家內部出現了一些不穩定因素。蘇丹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獨立後雖然建立了民主制度,但由於歷史上存在的不同地區、不同政治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政治體制的不成熟、不完善,使得國家內部隨時能夠引發內亂的“導火線”還是不少的。加上巴希爾在蘇丹長期執政,在施政上缺乏有效監督,難免會出現以權謀私、扶持親信勢力的情況。而且這些年巴希爾在領導國家發展經濟方面不太給力,自然導致國內反對巴希爾的勢力不斷增長,甚至連軍隊內部也出現了反對巴希爾的勢力。當反對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針對巴希爾的“直接行動”就不可避免發生了。


疾風猛士


用一個蘇丹普通人的話來說,國防部長奧夫以軍事政變的方法軟禁了總統巴希爾,推翻了巴希爾政權,看起來是順應了民意,其實就是“一個小偷換成了另外一個小偷”。

實事求是的說,巴希爾雖然在臺上幹了30年,但是前面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還是幹得不錯的,蘇丹老百姓對巴希爾的支持率也很高。

不過後來發生的一切就不一樣了;這個拐點在南部蘇丹的獨立。一個好端端的國家一分為二暫且不說,可是要命的是,大量的石油收入從此沒有了。因為大部分油田都在那裡。

老百姓關心政治,對誰來當領導人很在意,但是他們更加在意的是食品等最基本商品的價格是否穩定——同樣的收入現在比過去買的東西多還是少的問題。

所以有媒體就評論說,“麵包的價格”決定了巴希爾的命運——老百姓只知道誰能夠穩定食品的價格,誰就有資格來領導這個國家,管他是軍政府還是民選的政府!

其實,蘇丹發生的政變其影響力早就超越了蘇丹國界,比如另外一個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和蘇丹的情況也差個八九不離十——石油價格下滑,任何領導人都沒有回天之力。

國計民生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無論他如何能夠在國際事務中左右逢源,在夾縫中生存,老百姓只關心他們的錢袋子。


閒看秋風999


任何一個有骨氣有正義的民族,都不會容忍獨裁!蘇丹當兵的兄弟們,才是全世界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