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區”概況

蕭山區位於浙江省北部,錢塘江南岸,屬杭州市,與杭州市西湖區、江乾區和海寧市隔江相望。 地理座標為東經120°04'22''~120°43'46'',北緯29°50'54''~ 30°23'47''。總面積1420.22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約57.2公里,南北長約59.4公里。四周邊界: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西北界杭州市濱江區,北瀕錢塘江。

地貌

杭州“蕭山區”概況

蕭山區

蕭山地形多樣,以平原為主,兼有山地和水域。中部和北部為平原,海拔4.9~6.3米。山地主要分佈在南部,屬低山丘陵。

蕭山區地處浙東北部、浙北平原區南部。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中部略呈低窪。地貌分區特徵較為明顯:南部為低山丘陵地區,間有小塊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為平原,中部間有丘陵。蕭山區平原約佔66%,山地佔17%,水面佔17%。

平原約909平方公里,按成因可分陸相沉積平原和海相沉積平原兩類,以海相沉積平原為主。1、海灣堆積平原。主要位於中部,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為4.2~6.2米。佔平原面積的1/3。2、三角灣堆積平原。位於北部,主要是由杭州灣潮流帶入的泥沙堆積而成,表現平坦,高程5~6.3米。佔平原面積的2/3弱。3、河谷平原。散佈於南部低山丘陵地區,面積甚少,僅58平方公里。

山地約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陸嶼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體基本呈西南~東北方向展布。1、低山。分佈於本區與 諸暨、 富陽接壤的地區,主要山峰高程500米以上,少數達700米。佔山地面積的15%。2、高丘。零星分佈於西南與東南部,高程300~500米,佔山地面積的30%。3、低丘。斷續分佈於南部,高程~300米,地形破碎,佔山地面積的35%。4、陸嶼。零星散佈於海灣堆積平原和早期圍墾成陸的三角灣堆積平原上,共有大小不等的50餘個,高程10~257米,佔山地面積的20%。

蕭山區有山地約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陸嶼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體基本呈西南-東北方向展布,為龍門山、會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餘脈,分別從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

水文

杭州“蕭山區”概況

蕭山區

蕭紹平原河網位於錢塘江右岸,河網水量靠錢塘江補給,主要河流和湖泊有蕭紹運河、西小江、南門江、 湘湖、白馬湖等。

蕭紹運河又稱浙東運河。該河西起濱江 西興鎮,流經城北、城廂、裘江、城東、螺山、衙前等7個鄉(鎮),然後進入紹興境內,經 錢清、柯橋、紹興市區,抵達曹娥江,全長78.5公里,其中蕭山境內21.6公里,河寬30米, 蕭山站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一般水深1.5—2.0米,蕭紹運河與湘湖、西小江、小礫山輸水河道相連,北與北塘河交接。錢塘江有船閘溝通蕭紹運河,杭紹之間可通40噸級船隻。

西小江原為浦陽江古道,自臨浦麻溪壩起,流經通濟、所前、來蘇、裘江、新塘、衙前等鄉(鎮)後,進入紹興境內,至錢清,匯合蕭紹運河,全長72.26公里,其中在蕭山境內長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寬30米,白鹿塘到錢清段寬60--80米。

南門江起自蕭山城廂鎮蘇家潭,經小南門與西河相連,往西南至白鹿塘與西小江匯合,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長度9.5公里。南門江分兩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臨浦西北,出峙山閘溝通浦陽江;另一支至義橋新壩閘通浦陽江。南門江白鹿塘至臨浦段寬30米,其餘江面寬60米左右。

湘湖宋政和二年(1112),蕭山縣令楊時廢低田,開湘湖,灌九鄉農田14萬畝。湘湖建成後,屢屢發生廢湖(復田)與保湖之爭。1985年湘湖水域面積僅存1406畝,基本上成為從聞堰東汪村至城廂鎮西及東汪村至石巖村的兩條面寬30~5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2.5米,正常蓄水量242萬立方米。

白馬湖位於越王城山之西北,與湘湖一山之隔,分東、西兩湖,水面積 1720畝,其中東湖720畝,西湖1000畝,白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00萬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40萬立方米。

氣候

蕭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緣。總的氣候特徵為: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溼潤。冷空氣易進難出,災害性天氣較多;光、溫、水的地域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6.1℃。年平均地面溫度為18.3℃。年平均降雨量1402.5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4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06.9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223.7毫米。風向隨季節轉換,11月到次年2月,北、北西風最多;2月起北、北東風漸盛,3-6月和8月以東風為主;7月多西南風;9-10月多北風。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寒潮、低溫、暴雨、颱風、冰雹和颮等。

春季始於3月26日,終於5月30日,歷期66天,季平均季平均氣溫為17.70℃。

夏季始於5月31日,終於9月18日,歷期111天,季平均季平均氣溫為25.90℃。

秋季始於9月19日,終於11月22日,歷期65天,季平均季平均氣溫為14.70℃。

冬季始於11月23日,終於次年3月25日,歷期123天,季平均季平均氣溫為6.10℃。

蕭山區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金屬礦產貧乏,一般不具工業價值。截至2000年,蕭山區已知礦產34種,產地80處。其中礦床34處,礦點33處,礦化點13處。

主要礦產

一、建築石料,主要為建築用凝灰岩、熔結凝灰岩等。開採區域相對集中在坎山、臨浦、義橋、所前、戴村等地,是蕭山礦業的一大支柱。

二、石英砂,分佈於蜀山、聞堰一帶,延綿約10公里左右。礦石質量好,資源潛在量大,僅蜀山礦區預測資源儲量就達1100萬噸以上。

三、瓷石,主要分佈在浦陽十三房,資源儲量在500萬噸左右。十三房瓷石主要用作日用瓷和中檔瓷原料,從1997年起,已有部分瓷石出口日本。

四、葉臘石,位於河上西山,礦石為紫紅色塊狀,質地細膩,質量較優,是石雕底座的上乘原料,可用於雕刻部分的資源儲量在100萬噸左右,質差部分可用作水泥配料。

五、磚瓦粘土,主要取自山腳殘坡積土,平原區亞粘土、湖底淤泥和河道淤泥等。

六、明礬石,分佈於樓塔的大巖山、百藥山、上馬塢等地。已探明資源儲量3534萬噸,規模達到中型礦床,與黃鐵礦共生。

七、氡泉水,已知城廂大窯裡吳和金家塢2處。日湧水量在270噸左右,氡含量126埃曼/升,水質符合國家有關礦泉水標準,並具有一定醫療價值。

八、淺層天然氣,主要分佈在寧圍、義蓬、新灣、黨山、益農等地,面積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儲氣層屬第四系全新統沖積――海積層。有2-4個含氣層,頂板埋深26-39米,氣壓0.5-3公斤/平方釐米,日氣流量為360-2400立方米,甲烷含量在94%以上。

據在蕭山境內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明遺址——跨湖橋遺址證實,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人類在蕭山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

三皇至夏朝初年,蕭山地域為揚州屬地。

夏少康時(約公元前19世紀),少康擔心大禹後代香火斷絕,便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賀循《會稽記》說:“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由此到戰國初年,蕭山地域為越國轄境。

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滅越,蕭山地域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置會稽郡,蕭山屬會稽郡地。

西漢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間,始建縣,名餘暨,屬會稽郡。 “餘”為越語,越人稱鹽為 “餘”,因當時蕭山產鹽,又臨暨浦,所以稱“餘 暨”。

三國東吳黃武年間(公元222--229年),改名永興,屬會稽郡。[2]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以蕭然山為名,改永興縣為蕭山縣,屬越州。作為山名的蕭山,早在《漢書·地理志》餘暨縣名之下已有記載,其來歷是當年越王勾踐被 吳王夫差戰敗,率剩下兵卒停留於此,四顧蕭然,故稱此山為蕭然山,亦名蕭山。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駐蹕越州,以“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次年改為紹興元年,升越州為紹興府。蕭山縣隸屬於 紹興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紹興府為 紹興路,蕭山縣屬紹興路。

明洪武二年(1369),復為紹興府,蕭山縣屬紹興府。清繼明制。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佔領蕭山期間,為避西王蕭朝貴、南王 馮雲山之諱,改蕭山為“莦珊”。

清同治二年(1863年),復“莦珊”為蕭山,屬紹興府。

民國二年(1912年)廢府。蕭山縣為省直屬縣。

1949年5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蕭山,為省直屬縣。1949年6月底,劃歸 紹興專區。

1950年10月,紹興縣進化區所屬青化、進化、城山等15個鄉及臨浦鎮原屬紹興縣部分劃歸蕭山縣。蕭山縣錢清鎮劃歸紹興縣。

杭州“蕭山區”概況

蕭山區

1952年起,復為省直屬縣。

1956年2月,紹興縣安昌區所屬東灣、夾灶、塘北等11個鄉劃歸蕭山縣,蕭山縣進化區的蓮東、蓮西、夏履3個鄉劃歸紹興縣;蕭山縣河上區的安山、桃源、徑遊3個鄉和尖山鄉的謝家、新河口2村劃歸諸暨(1957年3月又劃歸蕭山);諸暨縣嶽駐鄉的小山頭、方山前、蘭頭角、嶽駐4村和莫家的半個村劃歸蕭山縣。

1957年,撤銷紹興專區,蕭山縣劃歸寧波專區。

1959年,蕭山縣改屬杭州市。

1966年起,蕭山開始開展大規模圍墾,縣境面積有了擴大。蕭山圍墾,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經歷年築堤圍圈、開發建設的錢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東、西三面瀕臨錢塘江,南接南沙大堤。經多次大小規模不同的圍墾,至2000年底,蕭山圍墾面積達52.62萬畝,約佔其陸域面積的四分之一。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蕭山縣,設立蕭山市(縣級)。1988年1月1日,蕭山縣改稱蕭山市,仍屬杭州市。[2]

2001年3月25日,蕭山舉行撤市設區掛牌儀式,杭州市蕭山區正式成立。[2]

2013年8月30日,浙江省政府批覆如同意撤銷瓜瀝鎮、坎山鎮、黨山鎮建制,合併設立新的瓜瀝鎮。該鎮轄11個社區、6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政通路100號 。行政區劃調整後,蕭山區轄15個鎮、11個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