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区”概况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属杭州市,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 30°23'47''。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约57.2公里,南北长约59.4公里。四周边界: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界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

地貌

杭州“萧山区”概况

萧山区

萧山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兼有山地和水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海拔4.9~6.3米。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属低山丘陵。

萧山区地处浙东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萧山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17%。

平原约909平方公里,按成因可分陆相沉积平原和海相沉积平原两类,以海相沉积平原为主。1、海湾堆积平原。主要位于中部,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为4.2~6.2米。占平原面积的1/3。2、三角湾堆积平原。位于北部,主要是由杭州湾潮流带入的泥沙堆积而成,表现平坦,高程5~6.3米。占平原面积的2/3弱。3、河谷平原。散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面积甚少,仅58平方公里。

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1、低山。分布于本区与 诸暨、 富阳接壤的地区,主要山峰高程500米以上,少数达700米。占山地面积的15%。2、高丘。零星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高程300~500米,占山地面积的30%。3、低丘。断续分布于南部,高程~300米,地形破碎,占山地面积的35%。4、陆屿。零星散布于海湾堆积平原和早期围垦成陆的三角湾堆积平原上,共有大小不等的50余个,高程10~257米,占山地面积的20%。

萧山区有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为龙门山、会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余脉,分别从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

水文

杭州“萧山区”概况

萧山区

萧绍平原河网位于钱塘江右岸,河网水量靠钱塘江补给,主要河流和湖泊有萧绍运河、西小江、南门江、 湘湖、白马湖等。

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该河西起滨江 西兴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 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长78.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1.6公里,河宽30米, 萧山站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一般水深1.5—2.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2.2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0--80米。

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长度9.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至临浦段宽30米,其余江面宽60米左右。

湘湖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田)与保湖之争。198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406亩,基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30~5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2.5米,正常蓄水量242万立方米。

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西两湖,水面积 1720亩,其中东湖720亩,西湖1000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40万立方米。

气候

萧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8.3℃。年平均降雨量1402.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4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6.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223.7毫米。风向随季节转换,11月到次年2月,北、北西风最多;2月起北、北东风渐盛,3-6月和8月以东风为主;7月多西南风;9-10月多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寒潮、低温、暴雨、台风、冰雹和飑等。

春季始于3月26日,终于5月30日,历期66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7.70℃。

夏季始于5月31日,终于9月18日,历期111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25.90℃。

秋季始于9月19日,终于11月22日,历期65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4.70℃。

冬季始于11月23日,终于次年3月25日,历期123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6.10℃。

萧山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贫乏,一般不具工业价值。截至2000年,萧山区已知矿产34种,产地80处。其中矿床34处,矿点33处,矿化点13处。

主要矿产

一、建筑石料,主要为建筑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等。开采区域相对集中在坎山、临浦、义桥、所前、戴村等地,是萧山矿业的一大支柱。

二、石英砂,分布于蜀山、闻堰一带,延绵约10公里左右。矿石质量好,资源潜在量大,仅蜀山矿区预测资源储量就达1100万吨以上。

三、瓷石,主要分布在浦阳十三房,资源储量在500万吨左右。十三房瓷石主要用作日用瓷和中档瓷原料,从1997年起,已有部分瓷石出口日本。

四、叶腊石,位于河上西山,矿石为紫红色块状,质地细腻,质量较优,是石雕底座的上乘原料,可用于雕刻部分的资源储量在100万吨左右,质差部分可用作水泥配料。

五、砖瓦粘土,主要取自山脚残坡积土,平原区亚粘土、湖底淤泥和河道淤泥等。

六、明矾石,分布于楼塔的大岩山、百药山、上马坞等地。已探明资源储量3534万吨,规模达到中型矿床,与黄铁矿共生。

七、氡泉水,已知城厢大窑里吴和金家坞2处。日涌水量在270吨左右,氡含量126埃曼/升,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矿泉水标准,并具有一定医疗价值。

八、浅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宁围、义蓬、新湾、党山、益农等地,面积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储气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积层。有2-4个含气层,顶板埋深26-39米,气压0.5-3公斤/平方厘米,日气流量为360-2400立方米,甲烷含量在94%以上。

据在萧山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跨湖桥遗址证实,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在萧山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

三皇至夏朝初年,萧山地域为扬州属地。

夏少康时(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由此到战国初年,萧山地域为越国辖境。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萧山地域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 “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 暨”。

三国东吴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2]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萧然山为名,改永兴县为萧山县,属越州。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 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县隶属于 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为 绍兴路,萧山县属绍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绍兴府,萧山县属绍兴府。清继明制。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 冯云山之讳,改萧山为“莦珊”。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复“莦珊”为萧山,属绍兴府。

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萧山县为省直属县。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 绍兴专区。

1950年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青化、进化、城山等15个乡及临浦镇原属绍兴县部分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归绍兴县。

杭州“萧山区”概况

萧山区

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6年2月,绍兴县安昌区所属东湾、夹灶、塘北等11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进化区的莲东、莲西、夏履3个乡划归绍兴县;萧山县河上区的安山、桃源、径游3个乡和尖山乡的谢家、新河口2村划归诸暨(1957年3月又划归萧山);诸暨县岳驻乡的小山头、方山前、兰头角、岳驻4村和莫家的半个村划归萧山县。

1957年,撤销绍兴专区,萧山县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萧山县改属杭州市。

1966年起,萧山开始开展大规模围垦,县境面积有了扩大。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围圈、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东、西三面濒临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经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围垦,至2000年底,萧山围垦面积达52.62万亩,约占其陆域面积的四分之一。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2]

2001年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成立。[2]

2013年8月30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如同意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该镇辖11个社区、6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政通路100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萧山区辖15个镇、11个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