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商業組織的發展契機


分佈式商業組織的發展契機


本文原發於2019年4月12日《聯合早報》

以下為文章全文

工業化生產催生了現代企業,實現了規模效益並提升了產品質量。與傳統的個體經營陳舊的生產方式不同,現代企業將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開。在管理層的召集, 組織與管理下,把相關的生產因素如資本、技術、人才、材料等有效率的結合起來, 製造與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或服務,爭取客戶與市場佔有率。

這個以管理層為中心,即由股東(或委託人)出資成立企業,然後交給管理層(或代理人)來控制與管理各個生產因素的現代企業組織方式,在公司治理不足或失效的情況下,一直出現相關的“代理”問題與缺陷,例如心術不正的管理層可能假公濟私, 奪取或濫用企業資源或篡改公司資料,做假賬掩飾損失或高估利潤以謀私利等,從而損害股東與其他生產因素提供者的利益。例如安然與世通管理層粉飾會計賬目欺騙股東和次貸危機裡投資銀行管理層歪曲住房按揭擔保債券的素質誤導投資者。

區塊鏈是信息社會新的進化論, 它的特點 - “非中心、分佈式、自組織” 具有顛覆或完善現有商業文明、企業組織形式與商業模式的潛力。分佈式指任何人或各個生產因素的提供者作為區塊鏈網絡上的一個節點是完全對等的關係,這種自組織促使商業模式逐漸走向網絡平臺,平臺上你不能決定別人的商業模式,從一個完全金字塔、以管理層為中心的公司結構走向平臺,最後走向生態。一群陌生人或各個生產因素的提供者通過網絡平臺自主互聯互通, 這有助於促進與激勵個人的自主性,積極性與創新力。更重要的是平臺可以通過技術, 其治理機制是以一套共識博弈論的設計的,即區塊鏈網絡是用加密的數學算法替代一箇中央權威來認證與確權等事宜,淘汰掉主觀因素,做出客觀公平的決策,讓節點進行點對點交易,不需要中間人或中心, 也就是說,可能出現沒有管理層的組織,意識著無需面對 “代理” 問題,使用編碼治理成本也就很低,節點之間的信任成本可以降低到零。區塊鏈的信息不可篡改的特點也意識著沒有人能製造假消息以謀私利。區塊鏈是構建 “平民化” 生產關係的一個大變革,它承載了新的利益的格局和分配機制,對於現有的生產關係和企業治理架構來說可能是一個範式變革 (Paradigm Shift) 。

然而平臺型的商業模式不一定就象比特幣的運作,是“非中心化”的。如目前科技驅動巨頭 - 優步 (Uber), 愛彼迎 (Airbnb), 阿里巴巴 (Alibaba), 臉書 (Facebook), 微軟系統和辦公軟件 (Microsoft Office) ,都是“開放式” 平臺組織、但不是“非中心化”的共享經濟經營方式,因為這些中心化平臺的操作者掌握遊戲規則與用戶數據,抽取或剝奪利潤,成為行業的壟斷勢力。這反過來又扼殺了創新,使得互聯網變得不再那麼有趣和充滿活力。中心化也造成了更廣泛的社會擔憂,甚至是局勢的緊張,網絡間假新聞滿天飛,社會衝突與摩擦不斷,侵犯用戶隱私權,甚至背棄最基本的法律與道德底線,利用網絡影響力誤導用戶,從而干預國家政府選舉。這些問題在未來幾年內只會更加激化,但是,不破不立,也給互聯網發展進入第三階段帶來前所未有契機。

“Web 3.0”:互聯網發展第三階段進入加密網絡時代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時候的互聯網服務是由學術研究人員和不歸屬於任何人的國際標準組織定義和維護的。在這期間很多個人和組織洞察到了後續的發展方向,開始在這面發力,包括雅虎,谷歌,亞馬遜,臉書,領英(LinkedIn)和YouTube在內的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成長起來並且積累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在這階段,類似AOL這樣的集中式平臺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從21世紀初到現在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因為創造出了比早先開放協議更快的軟件和服務,湧現出了許多上面提及的科技驅動巨頭,而智能手機的爆炸性增長加速了這一趨勢,APP應用開始成為互聯網使用的主流。這使得很多互聯網用戶從原先的開放式服務遷移到了這些功能更復雜的“中心化“式服務,帶來了上面所說的社會局勢緊張與摩擦。

為了緩解這些社會局勢緊張與摩擦,走向“非中心化”點對點直接交易的共享平臺經濟如Beenest共享房屋平臺因應而生,也因此帶動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進入加密網絡時代。這個時代將以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成為互聯網使用的主流。Beenest團隊旨在建立智能合約驅動的共享經濟協議,目前正在打造全球首個零佣金去中心化共享房屋平臺,屋主和租客藉助區塊鏈平臺(如以太坊智能合約使用平臺ERC20)以代幣為支付工具直接相互進行租房交易,提高房屋資產的使用率。通俗的講,Beenest類似沒有中間人抽取佣金的愛彼迎Airbnb。應用區塊鏈分佈式賬本技術鼓勵社區參與者,促使平臺的管理與運營是非中心化的,而應用智能合約的自動合規以尊重政府與社區城市監管條例,由此兼顧普惠,合規守法與效率。

在這個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隨著分佈式賬本技術和非中心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不斷向商業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管理者開始探索非中心化開源型 (Open source) 的市民共創 (Citizen co-creation) 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只有非中心化的資產使用權共享 - 就象以上Beenest共享房屋平臺,才能形成真正的共享經濟,只有非中心化的市民共創才能形成真正的智慧城市。

非中心化的開源方式也會給本地創新更多的空間。 眾所皆知,大型或跨國公司很容易扼殺本地的小企業和試圖挑戰他們的創新創業項目。 非中心化的開源方式為初創企業提供了不對稱競爭的可能性,開拓了新業務的藍海。 例如,新加坡國土狹小,本地客運企業,可以基於區塊鏈應用打通和組成本地客運企業生態圈、進而形成區域城市群生態圈、乃至全球本地客運企業生態群。這樣既可以保留本地小企業的特色,又可以兼有大 企業生態圈的運營模式和效率。 未來挑戰跨國公司的或許就是基於區塊鏈上的生態圈業態,一群高效協同的螞蟻足以挑戰一隻大象!又如巴塞羅那市政府,為了實現非中心化的目標,甚至宣佈將減少並逐步完全停止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

我們覺得分佈式、非中心化和開源型的組織形式將有利於 (1) 擺脫城市治理和生活領域對壟斷和寡頭企業的依賴; (2) 促進創新和包容型社會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惠社會發展;(3) 確保與智慧城市息息相關的重要數據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 與 (4) 實現資產的使有權共享,確保智慧城市的透明、 公平、公正。新加坡有先決條件領航 “非中心化” 管理與運營, 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的“非中心化”技術的使用者。

李國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教授)

白士泮(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閆 黎(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戰略系高級講師兼高層管理教育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