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博世德信披違規 諦聽科技涉民事案未按期執行

隨著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企業徵信情況將影響其品牌的含金量,特別是作為新三板掛牌公司還會被公之於世,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命運。《金融投資報》記者近日獲悉,新三板川企ST博世德(833191)因信息披露違規,被全國股轉公司出具警示函。同樣被全國股轉公司出具警示函的還有其董事長、信息披露負責人龔學鈺。無獨有偶,新三板川企諦聽科技(836554)及其董事長李程因未按期執行成都高新區人民法院判決而被限制消費。

ST博世德:未及時披露涉訴公告

ST博世德分別於2018年6月12日、2018年7月3日、2018年7月10日收到的法院應訴通知書顯示,公司因施工合同違約涉訴,涉訴金額358131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72.73%;因加工合同違約涉訴,涉訴金額85755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42%;因房產租賃合同違約涉訴,涉訴金額1097460.98元,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0%。但ST博世德遲至2018年8月8日才披露了涉訴公告。

同時,ST博世德於2018年12月5日收到的法院應訴通知書,載明公司因勞務糾紛涉及仲裁,仲裁金額91995.00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淨資產的18.68%,ST博世德遲至2018年12月10日才披露了涉及仲裁公告。

對此,全國股轉公司認定,ST博世德董事長、信息披露負責人龔學鈺未能及時披露重大訴訟、仲裁公告,未能保證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違反了《業務規則》第1.4條、1.5條的規定。

鑑於上述違規事實及情節,根據《業務規則》第6.1條、《信息披露細則》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全國股轉公司對ST博世德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龔學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在ST博世德的幾起涉訴事件中,其中有一筆是因為未按時歸還借款而引發的。2017年8月21日,ST博世德向陳某借款20萬元,並有《借款協議書》為證,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個月,而ST博世德因逾期未還款,陳某遂向成都高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陳某請求法院判令ST博世德依法償還借款20萬元及利息1.2萬元,承擔律師費1.8萬元以及本案訴訟費,合計23萬元。

此外,上述文中提及的“因加工合同違約涉訴,涉訴金額85755元”系原告方江蘇省無錫碩卓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法院作出瞭如下判決: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由ST博世德支付給原告方價款 85775 元並賠償利息損失 (以85775元為基數,自2018年1月1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944元,減半收取972元,財產保全費1020元,合計1992元,由ST博世德負擔。

後來,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法院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為由,將ST博世德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同時,ST博世德因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公司《2018年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已從2018年9月3日起在全國股轉系統暫停轉讓。

諦聽科技:涉民事案未按期執行

同為新三板川企的諦聽科技,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李程被限制消費。其原因是,根據成都高新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因李程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所涉民事案件未按期執行。

諦聽科技專注於智能化網絡接入設備的研發和銷售,並提供私有云服務和互聯網技術諮詢服務,主要產品分為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軟件產品包括小云手機客戶端、newifijd+手機客戶端和小云路由助手等,硬件產品包括如意雲、newifi mini、newifiY1S、newifi2、newifi3等智能路由器。

隨著互聯網+、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諦聽科技加大對研發項目的投入,開發了“掘金寶APP”。一些用戶斥幾十萬、上百萬的資金購入,分享閒置寬帶資源,獲取數字黃金獎勵,或從場外交易所購入數字黃金,然後在“數字金庫”APP裡兌換成比特幣獲利。

不過,好景不長,從2018年6月29日起,項目運營方多次修改提現規則,導致用戶兌換到的比特幣被“數字金庫”APP“套牢”,而該項目原來的運營方是諦聽科技。用戶們一怒之下將諦聽科技及其法人李程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賠償損失。

2018年3月,雖然諦聽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將代幣運營業務轉讓給了美國吉麥恩股份有限公司(Gmine Inc),2018年6月份該業務又被轉讓給了在香港註冊的“環球幣樂數字有限公司”,“數字金庫”APP用戶協議亦證實,用戶是與環球幣樂簽訂的協議,但背後實控人仍為諦聽科技法人李程。

事實上,從2015年到2017年,諦聽科技年年虧損,與其頭頂“路由第一股”的光環大相徑庭。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482.44萬元,同比下降48.8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36.50萬元,同比減虧32.15%;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1296萬元,同比減虧35.0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567.08萬元,同比減少2698.22萬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14.28%,同比下降37.11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同比減虧33.33%。銷售費用為780.3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96%。

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李程正在積極推動協調、和解工作,爭取向法院申請撤銷被納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公司將督促工作進度,及時向投資者通報進展情況,維護公司股東合法權益。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