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因為自己家裡就在六安瓜片核心原產地響洪甸,每年茶葉季節在清明之前都有不少人會問新茶出來了沒有。其實清明前已經有六安瓜片上市,但都不是本地品種的茶葉,都是一些早生種的茶葉。這裡不是說早生種就不好,早生種也許有它的經濟價值,可以說全國各地都有早生種茶葉的身影。但如果習慣喝以前的口感的話,還是本地品種的茶葉更合適。茶葉很難講哪種一定好,最重要是自己喜歡的味道。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4月6日拍攝的齊山上六安瓜片還沒有開採

六安瓜片是唯一採摘葉片的茶葉,按照我們當地茶農以前的說法:“穀雨沒有采,立夏採不完”,六安瓜片以前採摘講究開面採和壯,不是講究嫩和早的。許次紓《茶疏》說採茶之道“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轂雨前後,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於收藏”,他的觀念即使借來當代用也是非常妥當的,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內含物質不夠豐富,滋味的層次感較低。綠茶並非都得清明前就採摘,比如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就從穀雨採至立夏,以便獲得鮮美厚重的口感。但是現在市場普遍追求春茶的早,我們鼓吹消費者追求時新綠茶,越新鮮越好,第一鍋炒出來的還特別貴,所以我們不惜一切手段提前採茶,過早採摘的新芽其有效物質累積不足、承受不了繁複製作工藝,故做得特別生冷,剩下一股葉綠素的香味。成品茶需要收放入冷凍庫,否則轉眼即回潮、變黃、失味。這也導致很多消費者都要為自己的新茶準備個小冰箱保存茶葉。其實如果是按照傳統三道火工藝製作的六安瓜片,可以不用再冰箱保存的。但是現在很多茶商茶農也為了茶葉早上市,省去了其中的一些回疲和拉小火工序,導致茶葉必須在冰箱保存。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3月31日拍攝我家茶園情況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4月6日拍攝齊山頂茶園情況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對面就是蝙蝠洞

傳統的六安瓜片製作方法從採摘到製作成成品需要4-6天左右時間,因為中間茶葉要回疲,尤其是拉小火後,茶葉要攤放充分回疲以後才可以進行最後一道拉老火工藝。但是因為市場的價格在4-6天可能會變化,所以很多茶農、茶商都會人為減少工序或者人為加快回疲,這樣必然導致茶葉的品種不同,剛做出來也許看不出什麼端倪,但是如果不在冰箱保存,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出不同。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4月6日拍攝野生蘭花

把茶葉做成如此叫人緊張擔心,急需保鮮否則變黃的狀況,等於是還未將茶葉品質做到穩定,那勢必縮短其生命的,何況放過冷凍櫃才拿出來泡的茶是不好喝的,進出冷凍櫃也很容易讓茶葉壞掉。綠茶應該做成一個可以常溫久放的茶,要讓消費者在這段時間很放心買來喝,很放心的把茶收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就好。不必抽真空、放冷凍庫也可以是一個年度都可以喝的茶。大家一年裡要同時喝不發酵茶以及發酵茶,這樣才均衡且有情趣,不要因為每月份各產區產不同的茶,我們就聞雞起舞以為非要喝著最新鮮的才叫那個威風。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不是隻要有葉綠素的味道就好,也不是隻有青草味的香,還要有屬於綠茶的鮮味,類似肉湯質感,入口回甘鮮爽,它是綠茶的風味組成中至關重要的一種,它不刺激,無寒涼感,沒有青味,喝了沒有飢餓感,香氣和滋味都鮮爽又厚重,不放入冰櫃還不怕它走味,這樣子消費者才會放心一年到晚買綠茶。

春茶一定要追求早麼?到底有沒有明前的六安瓜片

每一年我們那裡的本地品種茶還沒有開採,市場上各種號稱原產地的茶葉卻在市場上開始銷售,這種怪現象可能在各個茶區都有。記得有位茶友說過:“很多人可能一直喝到的未必是原產地正宗的茶,卻一直以為自己喝的是的,等到你給他真的喝時候,他卻未必相信你”。一杯好茶值不值得等待還是看自己,追求早和等待都沒有錯,最重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