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直-20

直-20最早公開亮相是2006年珠海航展上,當時還只是個模型,但也能看出有著明顯的美製“黑鷹”的味道,最終試飛的原型機也與“黑鷹”外形相差無幾所以直-20也被戲稱為“山寨版黑鷹”。

不過根據各種渠道的消息來看,直-20在早期方案論證的時候,曾認真研究過另一種氣動佈局的直升機,也就是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聯合開發的NH-90直升機的樣子,至於為何後來還是選擇了“黑鷹”式的氣動,還是一個需要懂從這兩種直升機本身入手來探究的問題。

UH-60“黑鷹”直升機,是西科斯基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1979年開始服役,除了美軍自己,還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曾購買裝備,共生產了4500多架,出現在80年代以來所有美軍參與的戰爭中,發揮的作用無可替代,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成功的通用直升機。

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UH-60“黑鷹”直升機

NH-90直升機由五國聯合研製,當時號稱是歐洲最大的聯合直升機項目,1985年開始研製,1995年原型機試飛,2000年開始裝備,至今生產裝備了400餘架,裝備14個國家的軍隊。雖然歷史比不上“黑鷹”那般輝煌,但考慮到先天的一些不足以及後來EH-101的競爭,NH-90的表現已經算上佳了。

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NH-90

這兩種直升機都可以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通用直升機,最大的區別在於佈局設計:“黑鷹”採用固定式後三點起落架,機身很低,人員貨物都通過兩側的推拉式艙門進出;NH-90採用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同時設計有兩側艙門和尾部跳板,這樣就能裝卸比較大的貨物如小型車輛等。如果從數據上來看,90年代誕生的NH-90顯然比70年代的“黑鷹”強得多。

再說直-20,作為一種計劃在2020年前後大規模列裝部隊的新型通用直升機,照理來說似乎應該學習更新的NH-90,那為何反而山寨更老的“黑鷹”?

首先,美軍對於各種噸位直升機的定位、分工都很明確,如偵察、毀傷評估使用2噸級的OH-58“基奧瓦”,10噸級的“阿帕奇”和“蝰蛇”用於戰鬥和低空支援,突擊運輸和通用型則是“黑鷹”,運輸更大的貨物靠的是CH-47“支奴幹”和CH-53“種馬”。所以在美軍的裝備體系中,“黑鷹”更多的是承擔人員和散貨的運輸,那麼任務定位就決定了“黑鷹”側重人員運輸便利性和抗墜毀,地板高度低使人員能夠快速機降並展開,沒有尾門不但降低了中彈幾率,也便於裝進C-130進行部署。

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C-130

NH-90在設計之初就定位於多用途,同步發展了陸軍運輸型和海軍反潛型兩種,比“黑鷹”更復雜的任務定位也就使NH-90不得不費勁來平衡各種需求,飛機的整體構型也就更全面,除了比較大的側門,把尾門也算了進去,海軍型還要考慮了機腹加裝雷達的問題。

歐洲國家都沒有美軍那麼大的規模,經費也沒有那麼多,沒有能力像美軍那樣裝備多種直升機來滿足不同任務的需求,便只能用一種直升機來滿足所有任務要求,於是NH-90才必須兼顧人員和裝備運輸以及反潛,結果就是NH-90看上去指標很高很美好,但就陸航的需求來說,反而不如“黑鷹”。

美國陸軍航空兵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直升機裝備使用經驗,那麼中國陸軍航空兵向美國同行學習也就不意外了。由於此前中國陸航只能使用側重裝備運輸的米-17系列,就使得對人員運輸需求更大的中國陸航苦不堪言,現在終於有了選擇,自然應該選擇更合適的“黑鷹”作為模板。

NH-90後起之秀,中國直-20為何不學而寧願學習更老的美國黑鷹?

直-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