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專家李進良再發長文:韓國挑戰5G商用第一的啟示

九旬老专家李进良再发长文:韩国挑战5G商用第一的启示

4月3日韓國SK電訊、韓國電信(KT)和LG U+三家電信運營商搶先在晚11時正式宣佈啟動5G,比美國Verizon公司提早一小時,此舉意味著韓國正式成為全球首個推出5G商用的國家。這種在ICT領域爭先恐後的搶跑精神是值得點讚的,將為後繼者提供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教訓。

美國5G商用概況

美國四大運營商AT&T、Sprint、T-Mobile、Verizon都在部分地區籌建5G NSA(非獨立組網)網絡,只有Verizon於4月4日凌晨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的部分地區推出了5G無線網絡服務。還在休斯敦、洛杉磯、印地安納波利斯、薩克拉門託等部分城市建有5G網絡,採用愛立信、三星、高通28GHz毫米波5G NSA設備,作為熱點接入。Verizon的5G網絡首批使用手機機型為聯想公司的Moto Z3。

科技媒體The Verge的編輯Chris Welch在芝加哥逗留了18個小時,發現在整個城市找到5G網絡覆蓋非常困難,信號相當少。即使在靠近5G節點的地方,如果是在建築物的門窗附近,還有5G信號,但往建築內部走、或離開幾步遠,信號也就沒有了。科技網站CNET的編輯Jessica Dolcourt進行了5G網絡的街頭測試,她稱5G網絡的確快得驚人,但是,網速有時能達到600Mbps,有時卻只有200Mbps。

更有些時候,手機顯示5G信號,速度卻像4G。作為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先是之前上演了一出“假5G”的鬧劇,偷樑換柱將用戶手機上的4G標識更換為“5G E”,如今這次用戶的體驗是如此不堪,看起來,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美國政府看重5G的戰略價值,以及在安全等方面的意義,而各自為政的美國運營商更多考慮的是獨自商業利益。因此,這次5G商用搶跑過程,韓國政企同心協力就顯得更為突出。

九旬老专家李进良再发长文:韩国挑战5G商用第一的启示

韓國5G商用概況

韓國為爭取5G商用先機所建5G網絡瞄準NSA,即eMBB對於高速率、大帶寬的引入,相當於4G網絡的增強。所部署5G基站SKT有3.4萬站,KT有3萬站,LG U+有2萬站,三家運營商共計部署8.4萬站。其中LG U+的5G網絡覆蓋了近一半的人口,基站使用的都是華為產品。SKT首批用戶是6位社會知名人士,包括韓國演藝明星和奧運冠軍,如韓國花樣滑冰選手金妍兒。而普通用戶則從4月5日才可訂購5G業務,將發售全球首款三星公司5G機型——Galaxy S10 5G。KT宣佈,把手機的補貼升級到最高546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27元);截至7日下午5點50分,已經發展了3萬多位5G用戶。LGU+表示,向新用戶提供高達47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807元)的補貼,這可能會將5G手機(2566B版本)的價格降至85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5023元);截至7日下午6點,已經售罄5G智能手機。韓國運營商稱,5G智能手機能支持的數據下行速率可達現有4G終端的20倍,用戶幾乎可以做到“瞬間”下載一部電影。同時,5G網絡可支持更廣範圍的VR服務,也將使直播和在線視頻服務的質量得以提升。

日本經濟網記者親自用三星Galaxy S10的5G版本對韓國首爾的5G網絡進行了體驗,只達到193Mbps的連接速度,而4G網絡的三星S9則為47Mbps,兩者相差 4 倍左右

。《日經新聞》記者在韓國首爾一家SK電信營業廳,用5G下載一款1.9個G大小的遊戲時,4G網絡用了6分鐘28秒,5G只用了1分鐘51秒,僅快了3.5倍,遠遠沒有達到“5G比4G快20倍”的目標。經過一週的運營,5G信號時斷時續。在首爾的各個街區裡走動,手機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裡都顯示的是4G信號而非5G;地鐵或地下停車場的5G信號強度更弱。但在一些特定地點比如說市政府區域內,5G網絡的平均速度則有了明顯提升,甚至能達到430Mbps的水準。可見,韓國在實現5G網絡全覆蓋層面並沒有做到位。該測試發生在韓國首都首爾,其他偏遠地區的信號覆蓋情況顯然更不樂觀。“鑑於韓國正處於5G商業化的初始階段,其服務區域受到限制”,一位韓國眾議院議員Byun Jae-il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為了避免混淆,韓國政府應該提供有關5G服務可用區域的更準確信息。”

韓國5G網絡除了覆蓋不足之外,還存在資費高昂的問題。目前,韓國三大運營商推出5G網絡套餐最便宜也要5.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僅含8GB數據流量。按照峰值速率2.7Gbps來計算,8GB的數據流量頂多能用25秒,這個價格還是很貴的。

九旬老专家李进良再发长文:韩国挑战5G商用第一的启示

韓國5G商用的啟示

1. 要學習韓國敢於挑戰商用第一的精神

美國電信運營商 Verizon原本計劃在4月11日推出5G網絡服務,4月3日突然宣佈,提前一週開啟商用5G移動服務。韓國SKT、KT和LG U+三家電信運營商原定於4月5日推出5G服務。當韓國政府得知美國Verizon將提前商用5G之後,4月3日下午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召開會議,三家電信運營商立即深夜舉行5G服務啟動儀式,將時間改為晚11時正式推出,4月4日凌晨美國Verizon公司宣佈正式推出其5G商用服務,韓國提早一小時,從而拔得了全球5G商用第一的頭籌!我們不應把美韓兩國5G竟跑的行動鄙夷為鬧劇,而應對小小的韓國敢於與龐然大國在信息通信領域挑戰第一的精神給與點贊!我們更不應在啟動初期經常出現的一些品質問題給與嘲諷,而應虛心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為我所用。

2. 要學習韓國政企攜手合作的戰略雄心

韓國上下不是為第一的虛名搶跑,而是為國家經濟增長的長遠整體利益拼搏。

韓國5G的商用,是在政府的有序組織下,運營商積極參與的結果。韓國之所以如此注重全球5G商用“第一”的頭籌,是因為該國素來重視科技,將5G視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優先項。韓國總統文在寅在“5G+戰略”發佈紀念活動上的演講,明確韓國政府正在國家層面推進5G戰略,將打造世界一流的5G生態圈,爭取至2026年佔據15%的全球市場份額,創造60萬個相關優質崗位,實現73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韓國還將成立由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的“5G+戰略委員會”,積極推動5G技術的活躍應用。政府將和民間攜手投資超過30萬億韓元(約合1761億元人民幣),用於爭取在2022年之前儘快建成覆蓋韓國全國的5G網絡,培育包括新一代智能手機、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廠、智能城市等基於5G技術的新產業和新服務。韓國還將在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率先引進和使用5G技術,大膽開展試點項目,這有利於快速激活市場。從韓美5G商用激烈搶跑中看出,為了國家富強,韓國運營商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緊密,政企協同雷厲風行。啟示我國5G形勢逼人,必須審時度勢,為了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應不失時機奮起加速推進中國5G商用。

如何加速推進中國5G商用

1.頒發5G牌照的時機問題

我國沒有參與這次“搶跑”,這並不代表我們在5G上就落後了。對於運營業,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晚一步上馬不一定就註定落後。在2G時代,1995年中國移動開始建設GSM網比歐洲晚了4年,但並沒有妨礙其成長為全球第一大網。2001年中國聯通開始建設CDMA網比美國竟晚了10年,也沒有妨礙其後來居上。相反,後發優勢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交鉅額學費,節約建網投資,開展豐富多彩的業務,中國2G移動通信市場的蓬勃發展,就是明證。

國際的案例也告誡我們,起步過早也並不一定是好事,在3G時代,2001年10月日本是最早實現WCDMA(R99版)商業運營的國家。由於終端性能、網絡覆蓋、新老制式不兼容及品牌策略失誤等問題,到2003年7月底還只有用戶66萬。經過3年多的艱難開拓,到2004年才有起色。我國當時信息產業部提出 “積極跟進、先行試驗、培育市場、支持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延至2009年1月7日晚了8年才同時發放WCDMA、cdma2000與TD三張3G牌照。到2012年底三大運營商3G用戶都增長到8千萬左右,此時TD呈井噴式爆發,在與狼共舞中勝出!可以這麼說,沒有TD產業鏈的健康成長,也就不可能有今天4G遍佈中國城鄉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的輝煌!

在4G時代,美、韓都是在2011年商用,我國在2013年底才正式發放TD-LTE牌照,商用時間落後2年多,但是我們的4G網絡已經後來居上,成了全球第一大網。表明我國運營商具有快速建網,快速商用的能力,同時也表明我國產業界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可見牌照的發放重要的是要根據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技術、市場、資金等等選擇最佳的戰略性發放時機。因此,我國5G牌照的發放需要積極穩妥考慮的不止是技術上的成熟,還要看國內國際市場的切入最佳時機,必須通盤規劃建網的技術路徑與規模,運營的策略與舉措。

據此,首先要明晰5G在中國當前進展實際情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5G的發展,明確提出了要加快推進我國5G發展的要求。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2020年啟動5G商用,要積極推進中國製造2025、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信息通信行業“十三五”規劃等文件,也對5G技術研發、標準和產業化佈局等做出了相關的部署。

2016-2018年國家組織進行了5G技術與產品研發試驗:分為關鍵技術驗證、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驗證三個階段,均已順利完成。

2019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各在5-6個城市建設5G試驗網,準備進行預商用業務示範。

2019年1月23日,我國IMT-2020(5G)推進組宣佈,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結果,5G基站與核心網設備均可支持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模式(SA),主要功能符合預期,達到預商用水平。2019年將啟動5G增強及毫米波技術研發試驗等工作。說明5G當前研發的網絡設備所採用的各種技術,其綜合效果對6大主要性能是能夠符合預期的。至於網絡部署和運營的頻譜效率、能源效率、成本效率還有待預商用去考驗並提高。

當前網絡基礎設施產業界無論NSA或SA均可批量供應,華為已經向市場提供5萬基站,也展示了全球第一款摺疊屏5G手機。為了挖掘5G商業價值,運營商、設備商正積極建設5G創新中心,孵化5G應用,開拓垂直市場,取得了很多可喜的進展。今年的兩會,很多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各級地方政府在其提案中或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對於5G的發展非常關注,並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5G發展所能帶來的潛在重大機遇,國內媒體紛紛發佈5G報道,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行各業對於5G的早日商用都有著很大的期盼。

在當前美國政府把中美對5G的控制權上升到軍備競賽的高度,全國上下要堅決打勝5G這一仗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能遲疑,而應學習韓國敢於挑戰第一的精神,從上述進展情況看來,應積極穩健地較早發放5G牌照,

加速推進5G的商用,這樣可以凝聚全國ICT產業界的力量。

2.網絡部署技術途徑問題

5G標準有兩種,分別為NSA和SA獨立組網),均由3GPP發佈。

NSA是在4G核心網的基礎加上NSA 5G基站,容易實現5G的eMBB服務,可以說是4G的加強。eMBB場景支持如4k、8k等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但在NSA模式下,5G依賴於4G網絡,不能單獨工作,對於uRLLC和mMTC等更具創新性和產業應用前景的場景卻是無能為力。依託於4G網絡的NSA,其時延在幾十ms到幾百ms,很難滿足諸如車聯網等業務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說,NSA並不是真正的5G,SA才是“真5G”。即使2019年部署了NSA網絡,最終也一定會向SA演進。NSA優勢主要在於產業進展略快,而劣勢在於不支持uRLLC、mMTC場景,而這也正是NSA模式的最大缺陷。

SA是在5G核心網的基礎加上SA 5G基站形成的5G目標網絡,可實現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新技術應用,滿足eMBB、uRLLC和mMTC三大業務場景的業務需要。可避免網絡的頻繁改造,頻繁的網絡改造意味著更高的成本,而成本則是困擾運營商5G建設最大的難題。5G不僅是通信技術的演進,更是一種變革。5G使我們從信息互聯到萬物互聯,在交通、能源、視頻娛樂、工業、智慧城市、醫療、農業、金融、教育等垂直行業滿足其對通信網絡的不同需求,可支持多種垂直行業應用是5G的價值所在。5G時代,eMBB場景將只能作為5G應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將是eMTC和ULRRC兩個場景。預計將有20%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信,80%用於物和物之間的通信。未來15年,5G將為全球經濟貢獻2.2萬億美元。中國移動在2016年就成立5G聯合創新中心,並在2年多時間裡擴展了260個產業合作伙伴,在全球建立20個開放實驗室,面向9大垂直領域開展基於5G的跨行業融合創新,已對外發布30餘項創新成果,形成超200個5G創新應用方案,開展40餘項5G創新應用實踐。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將5G創新應用作為5G發展的重點,發力智慧醫療、智慧電力等各個方面。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是5G在各行業應用的黃金機遇期,各行業無疑加大了對重直行業應用的研究探索力度,儘早建設5G SA網絡,為垂直行業奠定通信基礎,可極大促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產業的升級換代,推動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成熟。

從上分析為響應國家5G發展戰略,儘早實現5G商用向國慶七十週年獻禮,應選擇NSA標準先行建設;為實現真正的5G,催生巨大的商業藍海,SA標準又刻不容緩;權衡利弊得失,建議同步推進5G NSA架構和SA架構發展,2019年啟動NSA部署,同時加速推進SA端到端產業成熟,實現SA為基礎的目標網。可考慮NSA、SA建網齊頭並進,如北京、廣州以NSA為主,而雄安、深圳以SA為主。滿足初期NSA和演進SA的用戶使用需求,積極推動業界支持NSA/SA共模組網解決方案,實現NSA網絡向SA的平滑演進。

3.終端配套供應市場問題

無論NSA、SA,所有網絡設備商都是可以提供全套設備的,弱勢出在終端。此次韓國5G商用只有三星公司5G機型——Galaxy S10 5G一款,而美國5G商用也只有聯想公司的Moto Z3一款,這是倉促搶跑難免的尷尬。如果中國在七十週年國慶時首批上市的手機只有寥寥幾款,未免令人掃興!因此,必須依據終端配套供應的能力實事求是考慮首批用戶拓展的規模,不能浮誇冒進,切忌“大放衛星”。

九旬老专家李进良再发长文:韩国挑战5G商用第一的启示

因為當前高通供應的芯片是不支持SA的,這就使得中興、小米、OPPO、VIVO這些廠商他們今年的5G終端就不可能支持SA。那七十週年,我們用上的5G手機還只能是支持NSA的。支持SA的5G手機只是華為一家,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我們從全國一盤棋考慮,希望華為向國內有條件的終端廠商供應支持SA的5G手機芯片,這樣一批高端5G手機才有可能上市派上用場,一舉兩得,等到高通支持SA的芯片明年上半年給到終端廠商時,華為芯片已經佔有中國5G手機市場了

5G總體上是符合信息經濟定律的,中國5G的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只要我們在牌照發放的總動員令下,心無旁騖,有清醒的認識,正確的措施,集舉國之力,穩紮穩打,循序漸進,踏踏實實走我們既定的5G之路,2019年首先推進NSA國內商用,切實解決建網初期必然出現的各種工程、通信質量問題,千方百計降低能耗與部署成本,實實在在提高5G的6大性能和網絡部署運營的3大效率,促使網絡與終端早日成熟,加速擴大SA規模建設,加強5G的創新應用,可以預期隨著全球統一標準5G的正式商用,基於SA的5G目標網的突出優勢,首先在5G創新業務應用上出現全面爆發,隨著全國網絡部署覆蓋城鄉,到2025年中國社會將領先世界出現嶄新的面貌,5G最終必將成為改變中國社會的新一代。(文章有刪節。)

鏈接:

九旬老教授駁文:5G怎麼會是徹底失敗的技術?

李進良:5G以創新應用改變社會

網絡切片如何“切出”5G商業大蛋糕

韓國5G搶跑:遙遙領先還是一地雞毛?

中國電信撥通首個5G現網電話

實車體驗:車聯網如何成為5G殺手應用?

一張圖看五地5G產業行動!

文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級高工 李進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