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總督的權力非常大,掌握糧食生命線,為何能對抗兩江總督?

歷史茶坊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漕運總督的重要性。在古代歷史上,京城的人口數量有好幾十萬,繁華時期甚至接近100萬。依靠京城周邊的耕地,根本無法養活數量眾多的非勞動人口。因此,從隋朝統一天下以後,隋煬帝就開始開鑿大運河,計劃把南方的糧食、絲綢等物品運往北方地區,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在唐宋時期,大運河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經濟命脈。元朝建立以後,首都選擇了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打破了長安和洛陽輪流坐莊的格局。首都位置改變以後,元朝修改了大運河的航線,逐步形成了京杭大運河現在的情況。



由於北方地區的物資相對匱乏,對南方財物的依賴性很大。 南方的糧食、絲綢、瓷器等物品,需要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的運往北方地區。到了明清時期,一旦運河出現運輸問題,京城百姓就會面臨吃不上飯的問題。因此,為了保證漕運的暢通,出現了漕運總督這個官職。在明朝時期,漕運總督並不完善。到了清朝統治時期,漕運總督的工作範圍和等級基本上確定下來。漕運總督一般掛都察院右都御史頭銜,屬於從一品或者正二品。在品級上,與各地的總督相當,高於巡撫。



為了保障漕運的暢通,仿照其他總督的標準,漕運總督擁有自己的標兵營,下轄將近4000官兵。此外,運河沿途的每個省,都有一支用於保障漕運安全的部隊,直接隸屬於漕運總督,巡撫和總督都無權調動。 如果將幾個省護衛漕運的部隊和標兵營加在一起,有將近2萬人。也許很多人會問,有沒有這個必要,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認真的說,很有必要,因為在清朝統治的中後期,出現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裝,土匪武裝經常襲擊運河上的漕運糧船,因此為了保障漕運的安全,漕運總督需要擁有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



此外,為了阻擋糧船,一些土匪武裝挖掘運河大堤。因此,每個階段的運河都需要有官兵巡邏。在太平天國時期,由於太平軍阻擋了運河的暢通,糧船無法北上。京城很快就出現了糧食空缺的問題,清朝不得不採用糧船海運的方式解決燃眉之急。當時,漕運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保障漕運的運輸。 從實際權力來說,漕運總督僅僅負責漕運的運輸,權力上明顯不如其他的總督和巡撫。不過,漕運總督畢竟是封疆大吏,地位比一般的地方官高得多。



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由於運河年久失修,漕運糧船經常發生傾覆事件,這對漕運非常不利。與此同時,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海運成為了主流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開始逐步採用海船搭載糧船。這樣一來,漕運的重要性自然大大降低。最後,清朝最高層決定撤銷漕運總督衙門。但是,漕運總督如何安置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漕運總督畢竟是高官,朝廷里根本沒有合適的崗位。



為了安置漕運總督,清朝把江蘇省一分為二,分成了江蘇省和江淮省。其實,江蘇中部和北部都劃入了新成立的江淮省。漕運總督搖身一變,成了清朝江淮省的巡撫。由此可見,在清朝最高層的定位中,漕運總督和各省巡撫的地位相當,與總督的地位還有一定的差距。否則,直接任命漕運總督擔任兩江總督豈不是更方便。當然,這樣的情況僅僅持續了3個月時間。漕運總督的權力曾經很大,超越了各省的巡撫,但在清朝末期逐步走向衰落。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清朝的漕運總督在所有總督中排名最後,雖然也屬封疆大吏,但從實際權力和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上衡量,只相當於一個不太重要的巡撫。

在朝廷心目中,漕運總督一職是個過渡性缺份,各省巡撫升任總督之前,或者某個在艱苦和偏遠地區的巡撫任職已久,需要調劑一下,或者資深布政使升任巡撫而又沒有實缺時,往往在漕督一職上過渡一下,或兼署或實任,待有其它缺份空出來就立刻轉任。所以,漕運總督一職很少久任的,很多時候都是臨時署理,不像兩江總督、四川總督和陝甘總督那樣有一干十幾年的。


(漕運總督衙門舊址)

與題主描述的不一樣,大多數情況下,漕運總督是完全無法與兩江總督抗衡的,頂多是藉故給兩江總督找點小麻煩。

不過,清朝的兩江總督在同治九年以前是疆臣領袖,由國家重臣擔任,是皇帝心中的第一人,不大可能讓一個漕督就給為難了。

如果哪個漕督想找兩江總督的麻煩,他得事先好好掂量掂量。兩江總督一般都是林則徐和左宗棠這個級別的,他不見得把這個漕督怎麼樣,但一個摺子上去讓你回家吃老米飯,或者貶到哪裡當個閒差,是分分鐘鐘的事。

而且,由於漕運總督的駐地是江蘇淮安的清江浦,完全是兩江總督的勢力範圍,大部分的漕督都要認真地把兩江總督當成領導好好伺候。


因為咸豐三年以後的大部分時間裡,漕運總督與江南各省的督撫一起,歸兩江總督曾國藩和左宗棠節制。這兩人當江督開創了清朝270年的先河,都是侯爵和大學士身份。其中曾國藩的頭銜裡明確節制江南七省軍務,左宗棠則以軍機大臣和欽差大臣身份兼任,代表朝廷坐鎮東南半壁,差不多等同於半個皇帝。

不過漕運總督畢竟是總督,品級和政治待遇上與其它總督一樣。清朝有兩個行業專任總督,除漕運總督外還有個河道總督,負責治理黃河的,但漕督有例加銜,河督沒有例加銜,因此河督實際上比漕督低一級,也很不受重視,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尤其到了晚清,分量上甚至不如一個布政使,後來乾脆撤銷,與漕督合併。

例加銜是朝廷為了平衡督撫和六部九卿主官待遇的特殊政策。清開國之初,官制完全仿照前明,重內廷輕地方。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侍郎正二品。而地方總督則低一級,是正二品,巡撫為從二品。但在實操中,總督和巡撫擔負的責任則遠遠大於六部尚書和侍郎,所需要的任職能力也高於六部,尤其是,遇有戰事,總督和巡撫都要帶兵打仗。

(通州張家灣倉場侍郎駐地,漕船終點)

於是,從康熙年以後,總督例加兵部尚書銜,巡撫例加兵部侍郎銜。相應地,督撫的品級也與六部堂官一致了。此外,為了方便督撫節制屬下文官,總督例加右都御史銜,巡撫例加右副都御史銜。

漕運總督主要負責漕糧的運輸,因此,管理京杭大運河和運糧的漕丁就成了他的主要職責。清朝時,漕督和倉場侍郎一起,成為國家糧食部門的主管,是炙手可熱的職位。

清朝的京杭大運河流經八個省,因此這八個省的督糧道就成了漕運總督的直接下屬。督糧道正四品,大致相當於今天各省的糧食局局長,負責漕糧的收兌押運和臨時儲存工作。

巡漕御史也是漕督的重要屬下,但由於它是都察院派駐,由都察院和漕運總督雙重領導。清乾隆以後,巡漕御史定製四人,從六科給事中和御史中輪流選拔,因此品級也不固定,大約在六品以上,四品以下。

(京杭大運河起點,杭州)

漕運總督的工作主要是收儲和運輸糧食,將產自兩江和閩浙地區的糧食運到北京。每年八月江南稻穀收割,各省布政使和督糧道徵收清點,漕運總督督促漕丁裝船,趕在每年十月運河冰封之前運到通州張家灣的倉場侍郎那裡。所以每年秋天是漕運總督最忙的時候,一直忙到最後一艘漕船抵京,就可以大張宴席慶功了。

咸豐十年,由於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安徽和蘇北成為最重要的戰場,朝廷授漕運總督節制江北軍務,江北武官各鎮,文官各道,悉歸漕運總督節制。同時由於戰事吃緊,漕督一度成為專門領兵打仗的統兵將帥。

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那個時候就是漕運總督,他從當上漕督那天起,就一天也沒管過漕糧,甚至連清江浦都很少去,天天帶兵打仗,幾乎成了專職的武將了。袁甲三是道光十五年乙未科進士,是項城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士,但卻因為能打仗,從署安徽布政使那天起就例加兵部侍郎銜。他也是第一個漕督兼河督之人,咸豐皇帝命他提督八省軍務,賜號“伊勒圖巴圖魯”。

漕運總督衙門設在淮安是因為當時黃河是奪淮入海的,淮安的清江浦是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由於漕運總督衙門駐在清江浦,所以咸豐朝以前淮安是個一線城市,比一般的省會都要繁華。



(漕運總督駐地,清江浦)

漕運總督在清朝是個肥缺,因為他經手糧食,又兼管理漕船,勢力範圍從通州到兩江,手頭上很寬裕,所以才常常被朝廷用來調劑和安撫吃過苦頭的巡撫等大員。

1855年,咸豐五年,黃河第五次改道,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清江浦就此沒落。相應地,山東臨清至濟寧段的運河因此而斷流,大運河就此式微,漕糧不得不另尋出路,沿江南河網至上海,從海路運抵天津,漕運總督的地位進一步下降。至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朝廷宣佈漕糧改徵銀兩,漕運撤銷,漕運總督正式成為歷史。

著名的漕督有林則徐、琦善、穆彰阿、袁甲三、吳棠、楊昌浚等,還有張之洞的堂哥,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狀元張之萬。


國史館


題主把漕運總督看得太重了。漕運總督主要負責管理京杭大運河的運輸暢通以及沿線安保。在清中期(嘉慶年間)以前,由於兩江糧食運輸必經運河,而兩江又有將糧食準時送達北京之責;所以漕運總督可藉助手中權力,給兩江總督上“眼藥”(為難);但隨著漕運弊端的顯現,自道光年間陶澍力諫“改漕為海”,漕運總督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其主要管理的兵員“漕丁”(運河守衛和運河國營運輸公司員工)甚至連餉銀都無法進行供給;最後這些下崗職工只能自謀出路,在清末紛紛被迫辭去公職,變身社會流氓組織“漕幫”。


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改漕為海”正式啟動,漕運廢除。漕幫幫眾紛紛湧入上海搶佔碼頭。清朝退位,漕幫改名為青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