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总督的权力非常大,掌握粮食生命线,为何能对抗两江总督?

历史茶坊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漕运总督的重要性。在古代历史上,京城的人口数量有好几十万,繁华时期甚至接近100万。依靠京城周边的耕地,根本无法养活数量众多的非劳动人口。因此,从隋朝统一天下以后,隋炀帝就开始开凿大运河,计划把南方的粮食、丝绸等物品运往北方地区,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在唐宋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经济命脉。元朝建立以后,首都选择了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打破了长安和洛阳轮流坐庄的格局。首都位置改变以后,元朝修改了大运河的航线,逐步形成了京杭大运河现在的情况。



由于北方地区的物资相对匮乏,对南方财物的依赖性很大。 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等物品,需要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地区。到了明清时期,一旦运河出现运输问题,京城百姓就会面临吃不上饭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出现了漕运总督这个官职。在明朝时期,漕运总督并不完善。到了清朝统治时期,漕运总督的工作范围和等级基本上确定下来。漕运总督一般挂都察院右都御史头衔,属于从一品或者正二品。在品级上,与各地的总督相当,高于巡抚。



为了保障漕运的畅通,仿照其他总督的标准,漕运总督拥有自己的标兵营,下辖将近4000官兵。此外,运河沿途的每个省,都有一支用于保障漕运安全的部队,直接隶属于漕运总督,巡抚和总督都无权调动。 如果将几个省护卫漕运的部队和标兵营加在一起,有将近2万人。也许很多人会问,有没有这个必要,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认真的说,很有必要,因为在清朝统治的中后期,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土匪武装经常袭击运河上的漕运粮船,因此为了保障漕运的安全,漕运总督需要拥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此外,为了阻挡粮船,一些土匪武装挖掘运河大堤。因此,每个阶段的运河都需要有官兵巡逻。在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太平军阻挡了运河的畅通,粮船无法北上。京城很快就出现了粮食空缺的问题,清朝不得不采用粮船海运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当时,漕运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障漕运的运输。 从实际权力来说,漕运总督仅仅负责漕运的运输,权力上明显不如其他的总督和巡抚。不过,漕运总督毕竟是封疆大吏,地位比一般的地方官高得多。



在清朝统治的末期,由于运河年久失修,漕运粮船经常发生倾覆事件,这对漕运非常不利。与此同时,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运成为了主流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开始逐步采用海船搭载粮船。这样一来,漕运的重要性自然大大降低。最后,清朝最高层决定撤销漕运总督衙门。但是,漕运总督如何安置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漕运总督毕竟是高官,朝廷里根本没有合适的岗位。



为了安置漕运总督,清朝把江苏省一分为二,分成了江苏省和江淮省。其实,江苏中部和北部都划入了新成立的江淮省。漕运总督摇身一变,成了清朝江淮省的巡抚。由此可见,在清朝最高层的定位中,漕运总督和各省巡抚的地位相当,与总督的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否则,直接任命漕运总督担任两江总督岂不是更方便。当然,这样的情况仅仅持续了3个月时间。漕运总督的权力曾经很大,超越了各省的巡抚,但在清朝末期逐步走向衰落。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清朝的漕运总督在所有总督中排名最后,虽然也属封疆大吏,但从实际权力和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上衡量,只相当于一个不太重要的巡抚。

在朝廷心目中,漕运总督一职是个过渡性缺份,各省巡抚升任总督之前,或者某个在艰苦和偏远地区的巡抚任职已久,需要调剂一下,或者资深布政使升任巡抚而又没有实缺时,往往在漕督一职上过渡一下,或兼署或实任,待有其它缺份空出来就立刻转任。所以,漕运总督一职很少久任的,很多时候都是临时署理,不像两江总督、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那样有一干十几年的。


(漕运总督衙门旧址)

与题主描述的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漕运总督是完全无法与两江总督抗衡的,顶多是借故给两江总督找点小麻烦。

不过,清朝的两江总督在同治九年以前是疆臣领袖,由国家重臣担任,是皇帝心中的第一人,不大可能让一个漕督就给为难了。

如果哪个漕督想找两江总督的麻烦,他得事先好好掂量掂量。两江总督一般都是林则徐和左宗棠这个级别的,他不见得把这个漕督怎么样,但一个折子上去让你回家吃老米饭,或者贬到哪里当个闲差,是分分钟钟的事。

而且,由于漕运总督的驻地是江苏淮安的清江浦,完全是两江总督的势力范围,大部分的漕督都要认真地把两江总督当成领导好好伺候。


因为咸丰三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漕运总督与江南各省的督抚一起,归两江总督曾国藩和左宗棠节制。这两人当江督开创了清朝270年的先河,都是侯爵和大学士身份。其中曾国藩的头衔里明确节制江南七省军务,左宗棠则以军机大臣和钦差大臣身份兼任,代表朝廷坐镇东南半壁,差不多等同于半个皇帝。

不过漕运总督毕竟是总督,品级和政治待遇上与其它总督一样。清朝有两个行业专任总督,除漕运总督外还有个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的,但漕督有例加衔,河督没有例加衔,因此河督实际上比漕督低一级,也很不受重视,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尤其到了晚清,分量上甚至不如一个布政使,后来干脆撤销,与漕督合并。

例加衔是朝廷为了平衡督抚和六部九卿主官待遇的特殊政策。清开国之初,官制完全仿照前明,重内廷轻地方。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侍郎正二品。而地方总督则低一级,是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但在实操中,总督和巡抚担负的责任则远远大于六部尚书和侍郎,所需要的任职能力也高于六部,尤其是,遇有战事,总督和巡抚都要带兵打仗。

(通州张家湾仓场侍郎驻地,漕船终点)

于是,从康熙年以后,总督例加兵部尚书衔,巡抚例加兵部侍郎衔。相应地,督抚的品级也与六部堂官一致了。此外,为了方便督抚节制属下文官,总督例加右都御史衔,巡抚例加右副都御史衔。

漕运总督主要负责漕粮的运输,因此,管理京杭大运河和运粮的漕丁就成了他的主要职责。清朝时,漕督和仓场侍郎一起,成为国家粮食部门的主管,是炙手可热的职位。

清朝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八个省,因此这八个省的督粮道就成了漕运总督的直接下属。督粮道正四品,大致相当于今天各省的粮食局局长,负责漕粮的收兑押运和临时储存工作。

巡漕御史也是漕督的重要属下,但由于它是都察院派驻,由都察院和漕运总督双重领导。清乾隆以后,巡漕御史定制四人,从六科给事中和御史中轮流选拔,因此品级也不固定,大约在六品以上,四品以下。

(京杭大运河起点,杭州)

漕运总督的工作主要是收储和运输粮食,将产自两江和闽浙地区的粮食运到北京。每年八月江南稻谷收割,各省布政使和督粮道征收清点,漕运总督督促漕丁装船,赶在每年十月运河冰封之前运到通州张家湾的仓场侍郎那里。所以每年秋天是漕运总督最忙的时候,一直忙到最后一艘漕船抵京,就可以大张宴席庆功了。

咸丰十年,由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安徽和苏北成为最重要的战场,朝廷授漕运总督节制江北军务,江北武官各镇,文官各道,悉归漕运总督节制。同时由于战事吃紧,漕督一度成为专门领兵打仗的统兵将帅。

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那个时候就是漕运总督,他从当上漕督那天起,就一天也没管过漕粮,甚至连清江浦都很少去,天天带兵打仗,几乎成了专职的武将了。袁甲三是道光十五年乙未科进士,是项城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士,但却因为能打仗,从署安徽布政使那天起就例加兵部侍郎衔。他也是第一个漕督兼河督之人,咸丰皇帝命他提督八省军务,赐号“伊勒图巴图鲁”。

漕运总督衙门设在淮安是因为当时黄河是夺淮入海的,淮安的清江浦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由于漕运总督衙门驻在清江浦,所以咸丰朝以前淮安是个一线城市,比一般的省会都要繁华。



(漕运总督驻地,清江浦)

漕运总督在清朝是个肥缺,因为他经手粮食,又兼管理漕船,势力范围从通州到两江,手头上很宽裕,所以才常常被朝廷用来调剂和安抚吃过苦头的巡抚等大员。

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第五次改道,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清江浦就此没落。相应地,山东临清至济宁段的运河因此而断流,大运河就此式微,漕粮不得不另寻出路,沿江南河网至上海,从海路运抵天津,漕运总督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朝廷宣布漕粮改征银两,漕运撤销,漕运总督正式成为历史。

著名的漕督有林则徐、琦善、穆彰阿、袁甲三、吴棠、杨昌浚等,还有张之洞的堂哥,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状元张之万。


国史馆


题主把漕运总督看得太重了。漕运总督主要负责管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畅通以及沿线安保。在清中期(嘉庆年间)以前,由于两江粮食运输必经运河,而两江又有将粮食准时送达北京之责;所以漕运总督可借助手中权力,给两江总督上“眼药”(为难);但随着漕运弊端的显现,自道光年间陶澍力谏“改漕为海”,漕运总督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其主要管理的兵员“漕丁”(运河守卫和运河国营运输公司员工)甚至连饷银都无法进行供给;最后这些下岗职工只能自谋出路,在清末纷纷被迫辞去公职,变身社会流氓组织“漕帮”。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改漕为海”正式启动,漕运废除。漕帮帮众纷纷涌入上海抢占码头。清朝退位,漕帮改名为青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