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說起濮陽,位於河南省的東北部,黃河下游,北與河北省邯鄲市交界,西與安陽市、滑縣、湯陰接壤,西南與長垣縣毗鄰,東與山東省泰安市、濮陽市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濮陽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盧、張、範、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於此。濮陽是“中國雜技之鄉”,雜技源遠流長,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旅遊業和河南省其他地方相比稍遜點,但還是有值得去的地方。

1、濮陽中原綠色莊園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中原綠色莊園,全國三八綠色優質工程,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景區位於濮陽城區西部,總面積72.46公頃,是一處集生態保護、觀賞遊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林業公園。作為濮陽最大的旅遊景區,中原綠色莊園以清新、質樸、野趣的田園風格,成為濮陽市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2、揮公陵·舜帝宮景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濮陽揮公陵·舜帝宮景區位於濮陽縣城東南部,是為紀念張姓始祖揮公所建。據史書記載,揮公為青陽之子,與帝顓頊同為黃帝之嫡孫,因發明弓箭而被賜張姓。濮陽是揮公成長、生活和得姓的地方。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姓氏文化,當地政府根據廣大民眾意願,捐資籌款,修建了張揮公園。規劃建設成尋根祭祖、休閒娛樂、生態園林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張揮公園於1998年開工建設,完成了揮公墓、揮公雕像等項目,栽植的各類樹木20多萬株和與公園相配套的南北主幹道,使揮公陵初具規模。新建的舜帝宮氣勢宏偉,與揮公陵一呼一應,相得益彰,成為濮陽市又一個旅遊亮點。

3、濮陽普照寺

清豐縣文化積澱豐厚,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蹟。普照寺原名圓明寺,建於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後改名為普照寺。建有大殿、禪房數百間。元末為兵 所毀,明洪武年間修復並增建房屋二百餘間。中華民國22年(公元1933年),曾改為中山公園,建有戲樓、假山、月牙河等,其設計典雅,彩繪秀麗,系河南省文化保護單位。

南霽雲將軍,系唐朝魏州頓丘人,今清豐人氏,天寶14年(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唐明皇帝派青年將軍南霽雲去平叛亂,他以忠貞之志,誓與安祿山決一死戰,後城陷被俘,為叛軍所害。叛亂平息後,南霽雲將軍被詔封為開封儀同三司,贈揚州大都督。其英勇業績一直被後人所敬仰。後建南將軍廟,供四方百姓祭拜,已有1000餘年歷史,現為濮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4、單拐革命舊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單拐革命舊址位於河南省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舊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舊址、冀魯豫軍區紀念館等。1944年9月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遷駐清豐縣單拐。1945年3月鄧小平率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到達冀魯豫邊區,同時也進駐單拐村。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軍區政委鄧小平、司令員楊勇及宋任窮等同志先後在這裡居住長達一年之久。他們在這裡不僅領導了有名的錫山戰役和解放陽穀、封丘、延津等戰役,還積極發動這一帶貧苦農民建立農民政權,領導農民開展減租、減息、增資、增佃鬥爭,並在這裡建立了小型兵工廠,成功製造了我軍兵工史上第一門大炮──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5、世錦園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世錦園位於濮陽市農業開發示範園區內,是河南省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世錦園採用無土栽培、電腦控溫、自動灌溉等先進技術,可生產紅掌、百合、非洲菊等高檔花卉。

世錦園佔地258.5畝,總投資5400多萬元,主體建築為荷蘭智能化全自動玻璃溫室。景區由智能化玻璃溫室生產區、標準日光溫室、植物克隆中心、科普長廊、葡香園、珍奇植物觀光區六大景觀組成。其中珍奇植物觀光區內水生植物、沙漠植物、香味植物、藥用植物、熱帶雨淋植物和珍奇果蔬以幽徑、花廊、竹架、小溪等生態景趣相連接,形成了以現代農業科技、珍奇植物觀光、科普教育和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旅遊景區。

6、毛樓生態旅遊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毛樓生態旅遊區位於濮陽市範縣辛莊鄉,是在黃河流域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依託地理優勢,精心改造的自然景觀。目前已建成“黃河奇觀”、“大河觀瀾”、“月下聽濤”、“沙灘消夏”、“秋水觀鯉”等八大景觀和完善的旅遊配套設施,被譽為“中國第一黃河生態旅遊區”。

7、倉頡陵遺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倉頡、史皇氏,今濮陽市南樂縣吳村人,相傳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仰觀天象、俯察鳥獸蟲魚之跡,總結遠古各部落的刻劃符號首創文字,從而結束了遠古先民結繩紀事的歷史,後人尊之為“造字聖人”。

倉頡陵遺址上建有倉頡陵墓和倉頡廟,還有藏甲樓、故宅井及部分石刻、碑刻。目前主要修復的建築有萬古一人殿、仰聖門、碑亭、朝天門、六書殿、字聖坊、造書檯、碑林。

8、戚城文物景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濮陽是我們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戚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上的部分為周長1520米的古城殘垣,佔地面積1440平方米,地下則保存著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漢代等不同時期歷史遺存。戚城遺址是濮陽悠久歷史的重要見證。戚城文物景區總佔地面積760畝,自1991年3月起,歷時5年建成,其中有紀念景點5處,文物及遺址展示3處。

9、揮公園景區

帶你暢遊河南濮陽景區

張揮公園坐落在濮陽縣東關老虎臺地,金堤以北,南環路以南。

張揮公園以張揮墓和碑為中心向東、向西200米,規劃佔地面積600畝。其中一期工程佔地4.5畝,於1998年3月開工建設。

揮公墓為圓型,直徑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頂高5米。墓基採用料石砌築,內設8根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兩道圈樑,土球頂栽植了草坪。墓周圍修築寬為8米的環型路,路外圍採用毛石漿砌擋土牆,路面用青石板鋪設,並設花池,栽植樹木花卉。墓南20米為小廣場,面積400平方米,廣場南端有一寬8米、高12步青條石鋪成的石階。

揮公碑在揮公墓地小廣場外,碑身高3米,寬0.76米,厚0.5米。碑向南20米安裝4步青條石臺階,寬5.4米。碑周圍修築矩型環型路,寬12米,揮公碑陽刻“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碑陰刻濮陽縣人民政府撰寫的碑記。

揮公像在揮公碑向南90米處,像基座高5.1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花崗岩粘飾,並有四組線描圖案,分別是:“始制弓矢,射獵鳥獸,迎戰共工,顓頊賜姓。”人物造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記述了張公的功德。揮公像坐落在花崗岩基座上,像高3.3米,整體高度8.45米,採用實心紅花崗岩雕塑而成。張揮手持彎弓,身挎利箭,目視遠方,威武雄壯。

揮公墓、碑、像採用園林路連結。園林路全長112米,寬5.4米,路面用卵石粘鋪成各種不同的圖案。道路兩側栽植樹木花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