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為什麼秦瓊會排在最後一位?

實盤買賣日記




(劇照)

秦瓊名氣很大,無論是活著,還是死去,都是享譽中華大地。但是,就這麼一位厲害人物,李世民在“封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卻把秦瓊放到了第二十四位,也就是最後一位。

這還有王法嗎?李世民還講不講道理?還有公平可言嗎?

看似沒有公平,看似不講道理,其實真還有一定必然的原因和邏輯。

秦瓊是李淵欣賞的人物



(劇照)

秦瓊此人雖是個降將,但很受李淵父子地欣賞,因為此人非常勇猛,打仗不惜力。

秦瓊剛投降李氏父子時,李淵已經是皇帝了,秦瓊被分到了李世民麾下。這不,投降後很快遇到了硬茬,那就是宋金剛。李世民安排秦瓊等人攻擊宋金剛,秦瓊不辱使命,打敗了宋金剛,尉遲敬德投降。

回去後,李淵封秦瓊為“上柱國”,賜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這是所有將軍裡封賞最重的,看得出來李淵很欣賞秦瓊。

為了進一步考驗秦瓊,李世民安排秦瓊為先鋒官,去攻打舊主王世充的餘眾,這怎麼辦?打還是不打?

秦瓊用自己的行動說明了,絕不手軟,大義滅“親”。於是,王世充被幹敗。這次回去後,李淵直接封秦瓊為“翼國公”,賞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

可以說,當時的秦瓊絕對是武將裡面的第一位,是李淵最為看重的人。




(劇照)

大家都知道,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了位,雖說是提前退位,但誰都能看出李淵的無奈,最後在鬱悶中去了閻王殿。

對於先皇看重的臣子,李世民信賴度還是不高,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隋唐演義》裡,秦瓊直接就成了李淵的救命恩人。

雖然秦瓊很多時候都是跟著李世民在打仗,但是,秦瓊和上級領導“李淵”關係走得近,這讓中間的李世民多少有些不自在。

秦瓊和先皇李淵關係走得過於近,是“封凌煙閣最後一位”的原因之一。

玄武門之變,秦瓊出力不多



(劇照)

公元626年,玄武門事變爆發,兄弟相殘的悲劇上演了,李世民準備充分,手下人英勇無比,最後成為了獲勝者。

《舊唐書》上說,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而《新唐書》以及後來的《資質通鑑》上都沒有秦瓊參與政變的記載。那麼,秦瓊到底參與了沒有?

很有可能沒有直接參與,因為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大賞功臣,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封邑一千三百戶,而秦瓊只被封邑七百戶,曾經的第一猛將,明顯沒有怎麼出力,否則怎會有這種結果?

秦瓊一向忠勇,不忍看到皇宮之內兄弟相殘,更不想讓李淵難堪。但是,對李世民來說,玄武門之變太過重要了,這麼重要的事情沒有秦瓊地直接參與,這勢必影響李世民的信任。

不光是秦瓊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不靠前,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的李靖、李勣也不靠前,一個排在第八位(李靖),一個排在第二十三位(李勣)。

玄武門之變出力越多,所受待遇就會越好,長孫無忌、魏徵、尉遲敬德等人都是名次靠前。

秦瓊後期,身體多病,分封時人已經死了



秦瓊比李世民年長17歲,李世民當皇帝時,秦瓊已經55歲了,年輕時征戰四方,此時已經滿身傷病了,在後期的國家建設中,秦瓊已經使不上勁了,而那些文臣們卻功勞突出,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

秦瓊在公元638年就去世了,而李世民封“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已經到了公元643年。這時候大封功臣,打天下只是參考的一個方面,輔助開創“貞觀之治”的這些功勞絕對是參考的一個重要因素。

仔細分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能排前面的,要麼是皇族,比如李孝恭、柴邵等人;要麼是玄武門功臣,比如尉遲敬德等人;要麼是開創貞觀之治的功臣,比如魏徵等人。

而秦瓊除了早年征戰天下有功勞外,玄武門往後沒出上什麼力,所以被封為凌煙閣第二十四位功臣。

整體來說,秦瓊能進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已經不易,因為是先皇紅人,玄武門沒出上什麼力,後期國家建設更是沒出上力,所以最後只能排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末位。


藍風破曉


在演義小說中,秦瓊功高蓋世,位居隋唐十八條好漢之列,雖然遜於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等超級猛將,但在民間名聲遠揚,不僅與尉遲恭並立,成為“頭號門神代言人”,更可與“武聖”關羽齊名,留下了“關公戰秦瓊”的段子。

先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恭(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咬金、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徐茂公)、秦瓊。

秦瓊作為超級名將,為何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後?難免有人為其鳴不平。

其實,論資歷、背景、功勳,秦瓊還真是隻能排到最後,因為正史上的秦瓊沒有演義中那麼重要、那麼神奇,而且他的運氣和時機也差了一些。

唐太宗建凌煙閣不是在繼位之初,而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這一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已經17年,有些入選功臣已經去世,而凌煙閣功臣排序的第一原則是按官職品級,品級高者在前,品級低者在後,死後有贈官的,以較高品級為準,這是牢不可破的原則。

當時,秦瓊已去世多年,他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死後追贈徐州都督,仍是正三品,其他23名功臣中一品、二品大員就有十幾個,一下子把秦瓊落在後面。

那麼,問題來了:秦瓊的官職為什麼這麼低?

1,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在李世民取得皇位最重要的“玄武門之變”中,秦瓊“完美”地錯過這一見證歷史、表現忠誠的時刻,也讓他在功臣競爭中失去優勢。

2,秦瓊後期軍功太少。秦瓊追隨李世民多年,年輕時打仗很猛,結果導致受傷很多,身體狀況不佳。玄武門之變,秦瓊以養傷為主,既不參政,也很少帶兵作戰,沒有再立新功,而其他軍功原本不如他的功臣,卻繼續抓住機會建功立業,不斷升官。

3,秦瓊沒有背景關係。秦瓊原本是劉武周、宋金剛麾下將領,後來投靠李世民,儘管李世民很信任也很重用他,但秦瓊沒有背景,跟李世民也沒有很親密的關係,又沒能借玄武門之變發展成李世民的心腹親信,這也限制了他職務的升遷。

別人都在努力進步,秦瓊卻因傷“無所事事”,所謂“無功不受祿”,這就造成秦瓊的官品止步不前,不能繼續升遷,也直接限制了他後來在凌煙閣功臣中的排序,只能屈尊忝居末位。試想,如果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他即位之初就建凌煙閣,秦瓊依靠前期戰功,排序必可大幅提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被文學與影視劇奉為隋唐第一人的秦瓊秦叔寶,凌煙閣打末尾,武廟也進不去,他難道真的不被歷史所認可?

曾幾何時,隋唐之中“名正言順”的主人公秦瓊秦叔寶,也成了趙雲趙子龍這般很具爭議性的人物。 爭議無非那麼幾點:

【真實的能力水平】

【真實的歷史地位】

【為何塑造的與歷史相差挺大】



一、【秦瓊的真實能力水平】

首段提到了趙雲,同樣是一個被傳頌讚揚的名將,相信很多小男孩子第一位喜歡的三國英雄就是趙雲了。

秦瓊也陷入了似趙雲般的怪圈,因為民間與小說塑造的太過於“光輝”,導致與歷史上的真人有一定的差距,兩方相沖撞,必定引起各方的一大波爭議。



史料記載中,同趙雲一般,秦瓊也是一位衝鋒陷陣,冠絕三軍的猛將,然而軍事謀略方面記載並不多,我們後人都是以史料考察,如尉遲恭般,就史載了許多善謀、統兵的記錄,而秦叔寶寥寥幾段,皆載其勇武義氣之故事。

所以,就此分析,秦叔寶的軍事能力並沒有李靖、徐茂公、尉遲恭強,屬於一個斬殺敵將、勇猛異常的將領,一個能做名將,但做不了名帥的人。



二、【秦瓊真實的歷史地位】

但其實據史料而觀,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等人的軍中地位大致相同,因為李世民與曹操性質相同,皆為著名的軍事家,具有很強的軍事能力,也是統帥,而【張樂於張徐】就是在曹操領導下的名將,而李世民於尉遲秦程也是如此。

李淵、李世民、同僚、敵將皆誇讚秦瓊,當然也同樣誇讚過李靖、徐茂公、尉遲恭、屈突通、程知節這些名將,所以秦瓊的名聲不小。



按凌煙閣來講,秦瓊的功勞不至於排名末尾,而與之經歷與功勞相當的程咬金則排在了相對較前。這個按照歷史上普遍的說法就牽扯到【玄武門之變】了,其實我雖然覺得有所爭議,但或許確實有這個因素。

玄武門之變生死之戰,秦瓊並未參與 。秦瓊為人仁義正直,自然不會參與玄武門之變,而作為李世民的幕僚,帳下大將,結果並未在決定生死上支持自己,心中自然有一個小疙瘩。



而尉遲恭多次救主,程咬金在被調離李世民時堅持留護李世民,都是決定地位的因素。

趙雲地位提升源於他多次救主,功高莫過於救主。而秦瓊地位的下降也是源自於玄武門之變的小插曲。

但歷史也不會撒多大謊,有多大個人好惡。 所以論秦瓊在歷史中的地位,秦瓊可作為隋唐之中的一代名將,但在幾千年歷史中,前一百未必排的上。



三、【演義與歷史相差大】

歷史中秦瓊為【胡國公】,演義中直接改為了【護國公】,一字之差,意義提升百倍啊。

要說小說,那與史料相差很大,不止是故事的虛實,在人物與劇情塑造上也有很大的選擇性。



秦瓊為何會成為民間小說中的“隋唐第一人”,重要的自然不是他的實力,而是他身上所散發出的人性的光輝。 秦瓊祠,內書忠義千秋 義薄雲天,忠勇剛直,這些都是史料所記載的,而社會自然而然的推崇這種光輝的人性。

所以說,秦瓊在民間也是既關羽之外的另一位【忠義仁勇】的代表,歷史上記載的美德在小說的描繪與塑造中進一步的體現。

主角或許不是最厲害的,但卻是最耀眼、招人喜歡的。



【關公戰秦瓊】,戰的是【忠義】啊。

都說【關公戰秦瓊】,但關羽一步步走來不僅建了【關帝廟】,成為了【武廟主神】,而秦瓊卻只在民間作品徘徊,證明其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秦瓊這個人物的,且是從小喜歡到大。


望十安的酒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入圍標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二十四位功臣都是誰?,排名有先後,越靠前表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目中,關係越密切功勞越大。排名如下: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

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

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

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



從這份名單可以看出,二十四功臣中雖然文臣武將皆有,但文臣無論是地位和數量都多於武將,排名最高的武將是排在第二位的李孝恭,戰功顯赫加上又是皇室宗親,排在武將第一無可厚非。但同樣是後世兩大“門神”的尉遲敬德和秦瓊排名差距有點大。尉遲敬德排在第七位,武將第二位,而我們《隋唐演義》的主角之一竟排在最後一位。這看似有點不公平,但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角度看待問題,可能就比較好理解了。

秦瓊排在末位的原因分析

一是秦瓊在唐朝建立後身體不好,沒有太多立功表現。凌煙閣二十四臣是貞觀十七年才有的,而秦瓊在貞觀十二年就因病去世了。而且,李世民登基後不久,秦瓊就上疏說自己因為連年征戰,已百病纏身了,需要在家修養,李世民也應允了,之後的秦瓊基本屬於半退休狀態,不再過問政。秦瓊自己也曾講過,自己大小作戰兩百多場,多次受傷,流下來的血都有好幾壺了,身體狀況難以再支撐。身體狀況不佳導致其後期沒什麼立功表現。

二是秦瓊沒有參與最關鍵的“玄武門之變”。這是他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一落千丈的重要原因。反觀尉遲敬德,不但旗幟鮮明地站在唐太宗這邊對抗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還參與“玄武門之變”,親手射殺了齊王李元吉,並在這場戰鬥中救援李世民,這份患難之交和擁立大功當然使得尉遲敬德在功臣的位次上佔據優勢,再加上尉遲敬德還在唐朝建立後征討突厥,平復羅藝叛亂等戰爭中屢立戰功,因此得以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相當靠前。

秦瓊因為既沒有“玄武門之變”的擁立大功,也沒有在唐朝建立後再立有大的戰功,僅憑在唐朝建立前的赫赫戰功就想和尉遲敬德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並列,並不現實,能排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是對其的一種肯定。


滄海拾遺錄


秦瓊是隋唐演義的一號男主角,說他武藝超群,義薄雲天,是個舉世無雙的英雄,但是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他排名最末。有人說他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因為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李世民產生隔閡。但是我認為不是這樣,他排名最末主要是因為功勞真的沒有前面那些人的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秦瓊歸唐較晚,不像長孫無忌、柴紹等人,是隨李淵從隴西出來的。秦瓊在隋末先隨裴仁基投奔瓦崗寨李密,瓦崗敗後轉頭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之後一直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

第二,秦瓊作戰十分勇猛,但在長期打仗之後,一身傷病,唐朝建國之後,他就一直養病,沒有參與之後的征戰,所以他後期幾乎沒有功勞。

第三,秦瓊此人忠義正直,不願參與皇室內鬥,因此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派他保護家眷,正是看中他的正直。玄武門之變以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都被殺掉,李世民怕自己一旦失敗,他的家眷會被斬草除根,所以派秦瓊保護他們,因為他相信秦瓊雖然不願意隨他叛亂,但是一定會竭力保全自己的妻兒。


小盧談天說地


因為受隋唐演義小說影響,人們以為瓦崗派有多大的功勞!事實上他們的功勞比不上前者!


蛇狼王


主要就是拒絕參加玄武門之變!


遍地中國紅


他就是沒有機會參加玄武門之變,體現中心的機會失去了。


賽麥大弘


第一:秦瓊玄武門無功;第二:秦瓊有勇無謀、難當大任;第三:多次易主、容易使人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