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为什么秦琼会排在最后一位?

实盘买卖日记




(剧照)

秦琼名气很大,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是享誉中华大地。但是,就这么一位厉害人物,李世民在“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却把秦琼放到了第二十四位,也就是最后一位。

这还有王法吗?李世民还讲不讲道理?还有公平可言吗?

看似没有公平,看似不讲道理,其实真还有一定必然的原因和逻辑。

秦琼是李渊欣赏的人物



(剧照)

秦琼此人虽是个降将,但很受李渊父子地欣赏,因为此人非常勇猛,打仗不惜力。

秦琼刚投降李氏父子时,李渊已经是皇帝了,秦琼被分到了李世民麾下。这不,投降后很快遇到了硬茬,那就是宋金刚。李世民安排秦琼等人攻击宋金刚,秦琼不辱使命,打败了宋金刚,尉迟敬德投降。

回去后,李渊封秦琼为“上柱国”,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这是所有将军里封赏最重的,看得出来李渊很欣赏秦琼。

为了进一步考验秦琼,李世民安排秦琼为先锋官,去攻打旧主王世充的余众,这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秦琼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绝不手软,大义灭“亲”。于是,王世充被干败。这次回去后,李渊直接封秦琼为“翼国公”,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可以说,当时的秦琼绝对是武将里面的第一位,是李渊最为看重的人。




(剧照)

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了位,虽说是提前退位,但谁都能看出李渊的无奈,最后在郁闷中去了阎王殿。

对于先皇看重的臣子,李世民信赖度还是不高,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隋唐演义》里,秦琼直接就成了李渊的救命恩人。

虽然秦琼很多时候都是跟着李世民在打仗,但是,秦琼和上级领导“李渊”关系走得近,这让中间的李世民多少有些不自在。

秦琼和先皇李渊关系走得过于近,是“封凌烟阁最后一位”的原因之一。

玄武门之变,秦琼出力不多



(剧照)

公元626年,玄武门事变爆发,兄弟相残的悲剧上演了,李世民准备充分,手下人英勇无比,最后成为了获胜者。

《旧唐书》上说,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而《新唐书》以及后来的《资质通鉴》上都没有秦琼参与政变的记载。那么,秦琼到底参与了没有?

很有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因为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大赏功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封邑一千三百户,而秦琼只被封邑七百户,曾经的第一猛将,明显没有怎么出力,否则怎会有这种结果?

秦琼一向忠勇,不忍看到皇宫之内兄弟相残,更不想让李渊难堪。但是,对李世民来说,玄武门之变太过重要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秦琼地直接参与,这势必影响李世民的信任。

不光是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不靠前,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的李靖、李勣也不靠前,一个排在第八位(李靖),一个排在第二十三位(李勣)。

玄武门之变出力越多,所受待遇就会越好,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人都是名次靠前。

秦琼后期,身体多病,分封时人已经死了



秦琼比李世民年长17岁,李世民当皇帝时,秦琼已经55岁了,年轻时征战四方,此时已经满身伤病了,在后期的国家建设中,秦琼已经使不上劲了,而那些文臣们却功劳突出,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秦琼在公元638年就去世了,而李世民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已经到了公元643年。这时候大封功臣,打天下只是参考的一个方面,辅助开创“贞观之治”的这些功劳绝对是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仔细分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能排前面的,要么是皇族,比如李孝恭、柴邵等人;要么是玄武门功臣,比如尉迟敬德等人;要么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功臣,比如魏征等人。

而秦琼除了早年征战天下有功劳外,玄武门往后没出上什么力,所以被封为凌烟阁第二十四位功臣。

整体来说,秦琼能进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已经不易,因为是先皇红人,玄武门没出上什么力,后期国家建设更是没出上力,所以最后只能排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末位。


蓝风破晓


在演义小说中,秦琼功高盖世,位居隋唐十八条好汉之列,虽然逊于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超级猛将,但在民间名声远扬,不仅与尉迟恭并立,成为“头号门神代言人”,更可与“武圣”关羽齐名,留下了“关公战秦琼”的段子。

先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徐茂公)、秦琼。

秦琼作为超级名将,为何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后?难免有人为其鸣不平。

其实,论资历、背景、功勋,秦琼还真是只能排到最后,因为正史上的秦琼没有演义中那么重要、那么神奇,而且他的运气和时机也差了一些。

唐太宗建凌烟阁不是在继位之初,而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这一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已经17年,有些入选功臣已经去世,而凌烟阁功臣排序的第一原则是按官职品级,品级高者在前,品级低者在后,死后有赠官的,以较高品级为准,这是牢不可破的原则。

当时,秦琼已去世多年,他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正三品,死后追赠徐州都督,仍是正三品,其他23名功臣中一品、二品大员就有十几个,一下子把秦琼落在后面。

那么,问题来了:秦琼的官职为什么这么低?

1,秦琼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在李世民取得皇位最重要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琼“完美”地错过这一见证历史、表现忠诚的时刻,也让他在功臣竞争中失去优势。

2,秦琼后期军功太少。秦琼追随李世民多年,年轻时打仗很猛,结果导致受伤很多,身体状况不佳。玄武门之变,秦琼以养伤为主,既不参政,也很少带兵作战,没有再立新功,而其他军功原本不如他的功臣,却继续抓住机会建功立业,不断升官。

3,秦琼没有背景关系。秦琼原本是刘武周、宋金刚麾下将领,后来投靠李世民,尽管李世民很信任也很重用他,但秦琼没有背景,跟李世民也没有很亲密的关系,又没能借玄武门之变发展成李世民的心腹亲信,这也限制了他职务的升迁。

别人都在努力进步,秦琼却因伤“无所事事”,所谓“无功不受禄”,这就造成秦琼的官品止步不前,不能继续升迁,也直接限制了他后来在凌烟阁功臣中的排序,只能屈尊忝居末位。试想,如果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即位之初就建凌烟阁,秦琼依靠前期战功,排序必可大幅提前。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被文学与影视剧奉为隋唐第一人的秦琼秦叔宝,凌烟阁打末尾,武庙也进不去,他难道真的不被历史所认可?

曾几何时,隋唐之中“名正言顺”的主人公秦琼秦叔宝,也成了赵云赵子龙这般很具争议性的人物。 争议无非那么几点:

【真实的能力水平】

【真实的历史地位】

【为何塑造的与历史相差挺大】



一、【秦琼的真实能力水平】

首段提到了赵云,同样是一个被传颂赞扬的名将,相信很多小男孩子第一位喜欢的三国英雄就是赵云了。

秦琼也陷入了似赵云般的怪圈,因为民间与小说塑造的太过于“光辉”,导致与历史上的真人有一定的差距,两方相冲撞,必定引起各方的一大波争议。



史料记载中,同赵云一般,秦琼也是一位冲锋陷阵,冠绝三军的猛将,然而军事谋略方面记载并不多,我们后人都是以史料考察,如尉迟恭般,就史载了许多善谋、统兵的记录,而秦叔宝寥寥几段,皆载其勇武义气之故事。

所以,就此分析,秦叔宝的军事能力并没有李靖、徐茂公、尉迟恭强,属于一个斩杀敌将、勇猛异常的将领,一个能做名将,但做不了名帅的人。



二、【秦琼真实的历史地位】

但其实据史料而观,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的军中地位大致相同,因为李世民与曹操性质相同,皆为著名的军事家,具有很强的军事能力,也是统帅,而【张乐于张徐】就是在曹操领导下的名将,而李世民于尉迟秦程也是如此。

李渊、李世民、同僚、敌将皆夸赞秦琼,当然也同样夸赞过李靖、徐茂公、尉迟恭、屈突通、程知节这些名将,所以秦琼的名声不小。



按凌烟阁来讲,秦琼的功劳不至于排名末尾,而与之经历与功劳相当的程咬金则排在了相对较前。这个按照历史上普遍的说法就牵扯到【玄武门之变】了,其实我虽然觉得有所争议,但或许确实有这个因素。

玄武门之变生死之战,秦琼并未参与 。秦琼为人仁义正直,自然不会参与玄武门之变,而作为李世民的幕僚,帐下大将,结果并未在决定生死上支持自己,心中自然有一个小疙瘩。



而尉迟恭多次救主,程咬金在被调离李世民时坚持留护李世民,都是决定地位的因素。

赵云地位提升源于他多次救主,功高莫过于救主。而秦琼地位的下降也是源自于玄武门之变的小插曲。

但历史也不会撒多大谎,有多大个人好恶。 所以论秦琼在历史中的地位,秦琼可作为隋唐之中的一代名将,但在几千年历史中,前一百未必排的上。



三、【演义与历史相差大】

历史中秦琼为【胡国公】,演义中直接改为了【护国公】,一字之差,意义提升百倍啊。

要说小说,那与史料相差很大,不止是故事的虚实,在人物与剧情塑造上也有很大的选择性。



秦琼为何会成为民间小说中的“隋唐第一人”,重要的自然不是他的实力,而是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秦琼祠,内书忠义千秋 义薄云天,忠勇刚直,这些都是史料所记载的,而社会自然而然的推崇这种光辉的人性。

所以说,秦琼在民间也是既关羽之外的另一位【忠义仁勇】的代表,历史上记载的美德在小说的描绘与塑造中进一步的体现。

主角或许不是最厉害的,但却是最耀眼、招人喜欢的。



【关公战秦琼】,战的是【忠义】啊。

都说【关公战秦琼】,但关羽一步步走来不仅建了【关帝庙】,成为了【武庙主神】,而秦琼却只在民间作品徘徊,证明其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秦琼这个人物的,且是从小喜欢到大。


望十安的酒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入围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二十四位功臣都是谁?,排名有先后,越靠前表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目中,关系越密切功劳越大。排名如下: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

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

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

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二十四功臣中虽然文臣武将皆有,但文臣无论是地位和数量都多于武将,排名最高的武将是排在第二位的李孝恭,战功显赫加上又是皇室宗亲,排在武将第一无可厚非。但同样是后世两大“门神”的尉迟敬德和秦琼排名差距有点大。尉迟敬德排在第七位,武将第二位,而我们《隋唐演义》的主角之一竟排在最后一位。这看似有点不公平,但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

秦琼排在末位的原因分析

一是秦琼在唐朝建立后身体不好,没有太多立功表现。凌烟阁二十四臣是贞观十七年才有的,而秦琼在贞观十二年就因病去世了。而且,李世民登基后不久,秦琼就上疏说自己因为连年征战,已百病缠身了,需要在家修养,李世民也应允了,之后的秦琼基本属于半退休状态,不再过问政。秦琼自己也曾讲过,自己大小作战两百多场,多次受伤,流下来的血都有好几壶了,身体状况难以再支撑。身体状况不佳导致其后期没什么立功表现。

二是秦琼没有参与最关键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他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一落千丈的重要原因。反观尉迟敬德,不但旗帜鲜明地站在唐太宗这边对抗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还参与“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并在这场战斗中救援李世民,这份患难之交和拥立大功当然使得尉迟敬德在功臣的位次上占据优势,再加上尉迟敬德还在唐朝建立后征讨突厥,平复罗艺叛乱等战争中屡立战功,因此得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相当靠前。

秦琼因为既没有“玄武门之变”的拥立大功,也没有在唐朝建立后再立有大的战功,仅凭在唐朝建立前的赫赫战功就想和尉迟敬德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并列,并不现实,能排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对其的一种肯定。


沧海拾遗录


秦琼是隋唐演义的一号男主角,说他武艺超群,义薄云天,是个举世无双的英雄,但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他排名最末。有人说他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李世民产生隔阂。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他排名最末主要是因为功劳真的没有前面那些人的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秦琼归唐较晚,不像长孙无忌、柴绍等人,是随李渊从陇西出来的。秦琼在隋末先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寨李密,瓦岗败后转头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之后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第二,秦琼作战十分勇猛,但在长期打仗之后,一身伤病,唐朝建国之后,他就一直养病,没有参与之后的征战,所以他后期几乎没有功劳。

第三,秦琼此人忠义正直,不愿参与皇室内斗,因此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派他保护家眷,正是看中他的正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都被杀掉,李世民怕自己一旦失败,他的家眷会被斩草除根,所以派秦琼保护他们,因为他相信秦琼虽然不愿意随他叛乱,但是一定会竭力保全自己的妻儿。


小卢谈天说地


因为受隋唐演义小说影响,人们以为瓦岗派有多大的功劳!事实上他们的功劳比不上前者!


蛇狼王


主要就是拒绝参加玄武门之变!


遍地中国红


他就是没有机会参加玄武门之变,体现中心的机会失去了。


赛麦大弘


第一:秦琼玄武门无功;第二:秦琼有勇无谋、难当大任;第三:多次易主、容易使人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