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才是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見了都害怕,只因輩分高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風起雲湧,各路勢力盤根錯節。青幫的勢力更是不用說,“上海三大亨”跺跺腳,上海都會震動起來。

雖然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在上海勢力很大,但是有一個人,同樣是青幫弟子出身,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卻不敢輕易惹的人。此人便是張仁奎,他除了是青幫弟子之外,還有著另外一層重要的身份,還被授予國軍上將軍銜,這點是杜月笙他們沒有的。

張仁奎,又名張錦湖,他是舊上海灘重要的青幫頭目,為青幫“大”字輩弟子。

此人才是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見了都害怕,只因輩分高

很多人可能不太瞭解青幫字輩排行,青幫傳到上海時,基本是“大通悟覺”字輩的弟子了,而杜月笙、張嘯林分別是“通”字輩的陳世昌的徒弟和“大”字輩的樊瑾丞的徒弟,黃金榮因為沒有拜師,所以嚴格意義上,都算不上是青幫弟子。

從字輩上來看,張仁奎遠比“上海三大亨”厲害多了,字輩排行在江湖上尤為重要,這是一種資歷的象徵。

清末民初,上海灘青幫勢力大概有四支:一支是上海本土幫,第二支就是浙江湖州幫,第三支是江蘇揚州幫,最後一支,就是以山東人張仁奎為首的山東幫。

此人才是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見了都害怕,只因輩分高

上海本土幫領軍人物範高頭、陳其美早逝,勢力很快沒落;湖州幫跟北洋軍閥走得太近,到蔣介石時代被肢解;揚州幫首領徐寶山依附袁世凱,被國民黨炸死,幫眾分散;張仁奎本是徐寶山下屬,後收其殘部進駐上海灘,廣招子弟獨成一派,創造了新的大好局面。

雖然張仁奎在上海沒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但是他的徒子徒孫們遍佈軍政商學界,而且多屬社會名流,因此,張仁奎的江湖地位極高,這點是“上海三大亨”難以匹敵的。

1935年春,張仁奎在徒子徒孫的慫恿下,又一次在家中開香堂收徒弟。儀式完了之後,各個師兄弟便提議:咱師兄師弟們乾脆成立一個“社團”,以老太爺的名字任命為“仁社”,大家以社團為中心,共榮辱、同進退。

此人才是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見了都害怕,只因輩分高

於是,以張仁奎為中心的“仁社”就此成立。“仁社”成立之後,發展極為迅速,與黃金榮的“榮社”、杜月笙的“恆社”鼎足而三,成為上海幫會中最有勢力的三個團體之一。

後來,張仁奎在全國擁有徒子徒孫三萬多,骨幹人員就有三四千,滲透到民國各個行業,張仁奎儼然成了民國教父。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張仁奎讓手下弟子們迅速行動起來,為抗戰出錢出力。沒多久上海淪陷後,戴笠奉命想將張仁奎接出上海,但是被他婉言拒絕。

此人才是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見了都害怕,只因輩分高

後來日本人多次找到張仁奎,希望出來幫日本人做事,但是張仁奎閉門謝客,多次拒絕了日本人,但是張嘯林卻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後來,張嘯林身邊保鏢林懷部看不慣他的作風,隨即將張嘯林槍斃了。

張嘯林死後,日本人仍不死心,多次對張仁奎威逼利誘,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1944年12月底,張仁奎在上海範園逝世,此時距離抗戰勝利只有個月時間了。張仁奎的去世,意味著青幫時代的終結,在他的時代,青幫還有著正規、正式的禮儀,到了杜月笙、黃金榮的手上時,這種青幫禮儀已消失殆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