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問: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測測你的腦子是否夠靈活

剛看到一個禪宗小故事,覺得很有意思,拿來給大家測測看:你的腦子是否夠靈活?

禪師問: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測測你的腦子是否夠靈活

禪師問: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

求道者立馬回答:當然是金子啊!

禪師笑問: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我相信蠻多人看到第一個問題都會這麼回答,多麼簡單的問題,當然是金子好,不用思考就可以給出答案!可是你再聽禪師的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就會推翻原來的答案了,那麼恭喜你,你還沒有執迷不悟!

禪師問: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測測你的腦子是否夠靈活

可能還有的人會強自辯解:“你問我哪個好,我當然會說我心裡覺得好的呀?我就是覺得金子好!”

可是,這個故事有3個方面你沒注意到:

首先,禪師問的是:金子好?還是爛泥好?禪師並沒有問你:你喜歡金子?還是喜歡爛泥?問你一個問題,你就想當然地從自己的喜好出發來判斷事物的好與壞,這說明你的心胸還不夠開闊,還不能夠客觀公正地看待事物。

其次,你考慮問題只是從當下的情況來考慮。你考慮的是自己現在是個人,對於人來講,金子可以買到很多的東西,所以金子自然比爛泥好,如果你是一粒種子,估計你就不這麼回答了。另外你考慮的是你現在所處社會的觀念,當下的社會將金子定義為貴重物品,所以大家都將金子當成財富,如果你現在所處的是很多很多年以前,那時還是以物易物,或者是別的東西作為貨幣,黃金只是一塊金燦燦的石頭,而土地卻是財富的象徵,你就不會這麼回答了。

最後,因為禪師用了一個“還是”,你就下意識地做了一個比較,選了其中一個,可是你完全可以說兩個都很好。我們現代的社會真的是太愛比較了,大多數人受社會風氣影響,做什麼都喜歡分出個高低貴賤好壞。兩個小孩放在一起要比一比哪個好,小時候成績比一比,長大了工作比一比,結婚了對象要比一比,比較之後要給更好的那個貼個“好”的標籤,另一個就好像貼上了“不好”的標籤。可是有時候兩個孩子都挺好的,不相上下或者差距不大或者各有各的好……

禪師問: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測測你的腦子是否夠靈活

講這個事故,是想給你自己測測看你的腦子是否已僵死,還夠不夠靈活?我們生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被各種各樣的規則所約束,被世俗帶著往各個方向走。你是否已經變麻木?你是否還記得自己是誰?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金子和爛泥的故事講完了,但生活中不只有金子和爛泥的故事,還有金子和愛情的故事,還有金子和理想的故事,還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只希望這個故事能提醒到你,看事物要客觀公正,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不要總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也不要只顧世俗眼光而忘記自己是誰、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