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要“能文能武”

中國網4月13日訊 “一年前的關鍵時期,我被派到了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委做縣委書記。”一年來,王永紅用自己的三個“不”原則帶領全縣走出了脫貧攻堅的困境,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更用與時俱進的電商思維助力鄉村振興。日前,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在接受專訪時道出了自己工作中“能文能武”的心得體會。

王永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能文能武”

三個“不”將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

“不撈取政治資本、不怕得罪人、不怕群眾上訪。”王永紅始終強調,“到隆回,第一個任務是脫貧攻堅,第二個任務還是脫貧攻堅”。而要把這個工作落下去,就必須“抓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也因此,王永紅頂住了壓力,把自己認定的“三個不”原則實實在在的推進了下去。

2018年5月6日,王永紅上任的第一天,就連夜奔赴該縣最邊遠最貧困的高寒山區虎形山瑤族鄉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此後短短4個月內,走訪了全縣24個鄉鎮2個便民服務中心、100餘個村和大部分縣直機關。每到一處,王永紅都與貧困戶及非貧困戶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瞭解情況,幫助尋找脫貧出路。到任未滿4個月,王永紅13次上虎形山瑤鄉,4次赴漵浦招商,成功引進湖南雪峰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探索全域旅遊和鄉村旅遊扶貧新路子。當時是隆回的特殊時期,中央巡視組到基層時對那裡的脫貧整體工作不滿意。“我在赴任的幹部見面大會上講,我到這裡來不是來撈政治資本的,來這裡就是做事的。脫貧攻堅是我們的頭等大事。要把這一場硬仗打好打贏!”

王永紅首抓黨建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當時幹部的思想作風存在嚴重問題,人在心不在,人在責任不在。所以很多事在部署之後落不到實處。”針對當時全縣幹部心不齊、群眾氣不順的嚴峻狀況,王永紅適時在全縣深入開展了“講正氣、守規矩、愛隆回”主題教育活動,對全縣幹部提出“四個越要”即“級別越高越要講政治顧大局,職務越顯要越要講擔當重作為,資格越老越要講紀律守規矩,榮譽越多越要講奉獻作表率”的要求。並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5月6日到隆回報到以後,除了國慶、春節,沒有回過一次家,沒有休過一天假。同時,王永紅嚴格落實“好乾部標準”,堅持重實幹、重實績、重品德的用人導向,把幹部隊伍“該調整的調整,該免職的免職,該提拔的提拔”,使當地儘快形成了一種正面的激勵機制。導向明確了,幹部也自然有擔當、敢於擔當,全縣掀起幹在一線、幹在一起、幹出一流的比學趕超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隆回縣委對高平鎮的主要領導幹部進行了調整,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都有變動。而高平鎮的農村人口最多、貧困人口也最多。人口8.3萬餘人,貧困人口數接近1.8萬。也因此當地的信訪問題很突出,但王永紅的原則是:“要敢於面對,別怕上訪;要把來訪群眾當親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

因之前有部分村幹部能力不強,財務管理混亂,引發了老百姓的一系列上訪。調整了鎮領導班子後,新來的高平鎮黨委書記從早到晚都在辦公,任何老百姓的上訪他都熱情接待。“高峰期,每天去他辦公室上訪的將近200人,晚上休息時他還在想辦法推動問題的解決。就這樣,最終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今年春節沒有一人到縣以上去上訪的”。採訪時,該鎮幹部對記者說。

王永紅對此總結說,這就是基層幹部的擔當和責任意識。只有這樣,工作才有著落,老百姓也能理性的去看待一些問題。“哪怕有些問題一時解決不了,你盡了力,老百姓也能理解”。

王永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能文能武”

跑出來的“野蠻獼猴桃”創響全國

解決了老百姓的怨氣只是一個方面,誰能帶領他們真正脫貧致富,誰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裡,成為他們的“貼心人”。

在採訪交流中,記者多次聽到了“野蠻獼猴桃”這個說法。開始時還有點摸不著頭腦,經王永紅一解釋才明白。原來這是“跑”出來的經典電商營銷案例。

王永紅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堅持跑步,颳風下雨,出差下鄉,從不間斷。2018年10月份的時候,有一天,王永紅在該縣小沙鎮走訪調研,在村民家裡住宿,第二天鎮長和王永紅一起晨跑,跑到了村上的小馬路上。當時看到獼猴桃個頭很大,王永紅就問,為什麼還不採摘呢?鎮長說,因為以往老百姓賣的量不夠,不會一次採摘太多。有些人還提前把未成熟的獼猴桃存放在地窖裡,賣一點、熟一點;熟一點、再賣一點。王永紅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下決心要幫助當地村民打開獼猴桃的銷路。

該縣是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曾經與阿里巴巴、村淘等全國知名電商簽有合作協議,助推該縣金銀花、龍牙百合、辣椒等特色農產品上行,打造“一縣一品”品牌。王永紅一想到電商平臺,立即高興起來,馬上想辦法聯繫了有關電商負責人。

可把電商請過來之後他們反饋說,這獼猴桃不好賣,有的太大,有的太小。王永紅解釋是,“這才是賣點,因為它們在小沙江野蠻生長” 獼猴桃營銷方案新鮮出爐。

可誰想到,按照這個廣告語推廣,又搞了發佈會,王永紅親自擔任產品代言人,因為小沙江獼猴桃的品質和營銷策略,獼猴桃竟然很快賣斷了貨,價錢也蠻高!小沙江地區的獼猴桃價格從往年1元/斤漲到7元/斤,並在短時間脫銷,讓果農收入成倍增加,成為2018年全國電商十大營銷經典案例。

“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不止這些,王永紅來到隆回後,還搞起了“扶貧車間”。引導有愛心的企業把工廠開到村民家門口,讓貧困的村民家門口就業,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致富。2018年10月17日,經過58天緊鑼密鼓的籌建,湖南和亞運動用品有限公司中洲扶貧車間建成投產,該村及周邊村200餘名貧困村民興高采烈來到車間上班。

和亞運動扶貧車間位於三閣司鎮中洲村,佔地13000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已建成標準化綠色生產車間、辦公樓、食堂、宿舍、員工休閒區,引進智能自動化運動鞋配套生產線。公司主要從事運動鞋鞋面配套加工生產,工作強度不高,貧困戶保底工資2200元每月。據統計,該縣山界回族鄉架梘村、橫板橋鎮黃新村、司門前鎮湴塘村等19個村都建設了扶貧車間。自此,該縣探索出了“扶貧車間+貧困群眾”的扶貧模式,有效實現貧困戶“足不出村、就地致富”,走出了一條企業降成本,農戶增收入的扶貧新路子。

類似的扶貧案例還有很多,王永紅表示,每個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今後隆回縣還要在產業興旺上下功夫。還要號召更多的老鄉回家鄉建家鄉。“在義烏有隆回縣3萬多老鄉,完全可以把這些人的企業引回我們家鄉,還可以讓他們家人團聚。”

王永紅表示,首先是要有產業,通過合作社和公司的引導來形成一定的規模,把村民組織起來。比如,去年我們引進的祥佳膠帶,總投資有5個億,從簽約到建成投產僅用了88天,創造了產業項目建設“隆回新速度”。再比如,隆回下一步要搞無花果,包括乾果加工、和電商對接等。每個農村還要配一個農業技術指導員,對農村技術人才進行培養,為下一步的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打基礎。

其次是推進“百企幫百村”,2017年最多的企業捐了兩千萬。去年在全縣開展了“愛心改變面貌”扶貧幫困宜居行動, 當年5月14日動員大會上就捐集近千萬。該行動開展短短3個月,就募捐扶貧幫困資金1570萬元,這些資金都將用來改善貧困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條件。全縣共有5720戶貧困戶在該行動中受到了幫助。今年,該縣組織召開了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座談會,發出了“百企聯百村”倡議書,該縣102家非公企業與72個貧困村簽訂了結對幫扶協議。

對於未來隆回的產業發展。王永紅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對縣城和園區來講,可能更多的是實體制造,包括我們的製鞋製衣、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製藥等;其次對全縣來講更多的是農業產業,與工業企業融合這一塊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比如農業觀光、休閒採摘、花卉種植等等,還可跟加工、旅遊、康養結合。特別是隆回縣還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如金銀花、龍牙百合是國家原產地域保護和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產品,還有辣椒、虎爪生薑、紅皮大蒜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寶慶三辣”,這些既有名人效應又有發展基礎,都是隆回縣下一步要打造的品牌,要千方百計做大、做強、做火,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原標題:王永紅:“不怕得罪人”“跑出大商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要“能文能武”

(策劃/伍策 文/默軒 曾詩珈 圖/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