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袋鼠哥


歡迎各位同學的邀請。差不多先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初一時,剛接觸英語,我和題主一樣好奇這個問題,第一位翻譯是怎麼產生的?



我猜想生活在兩地邊界的人,經常往返兩地自然而讓學會的。

  • 上了大學,英語老師給的講解。

羅新璋《翻譯論集》中寫過“早在遠古時期,我們國家就已經有了傳譯之事”,老師說。外語翻譯是開始與佛經翻譯,漢武帝時期,西域與中國有所往來,印度的佛學逐漸傳入,據記載,我國第一篇有關於翻譯的談論是在三國時期的《法句經序》,那個時候開始,各種翻譯的策略就已經開始產生了,得授於傳教士。

現在史書上並沒有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的相關記載,但是英語是什麼時候進入到中國的還是可以考證的。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這一舉動,是中國文化傳播和貿易輸出的一個新起點,儘管當時的航海貿易並沒有實質性的交流,但是這一舉動卻比哥倫布航海還要早上幾十年,由此可見我國在古代時候對世界的探索還是比較先進的。也為後來的翻譯事業奠定了基礎。



  • 經歷多年學習,我有了自己的理解。

早期的英語句式簡單,只要知道了詞彙的意思,按照現在的中國式的翻譯直譯一遍就可以了。

雷軍在印度小米的發佈會上一句:“Aer you ok?”做成歌曲,席捲網絡。要是在早期英語(上世紀中期)的時候,這句話就是單純直譯,理解為“你覺得可以嗎?”。時至今日,英語的句式及含意,根據習慣越來越複雜,用在這裡就非常不合時了。

還有網上一個笑話。追了一姑娘很多年了,那天她發我一句:If you do not leave me,I will by your side until the life end。我沒看懂請過了6級的朋友翻譯,他說:你要不離開我,我就和你同歸於盡。於是我傷心欲絕,再也沒聯繫那姑娘。後來我英語也過六級了,才知道那是“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如在早期,可完全直譯,如果你不離開我,我將陪在你身邊直到死。


第一個做英語翻譯的人已經無從考證,我認為是前輩精通語言又經常往返兩地,被迫學習英語,早期的英語又相對簡單,多種因素讓他做到的。


差不多先生


個人人生,本人是一個苗族人,身處的縣為苗族自治縣,自學會說話到六歲之前一直說著苗話,那時候小,不知道什麼漢話,最多隻去過鎮上,六歲之後隨父母到市裡打工生活,此時才知道還有人跟我們說話不一樣,父母漢話也不是很流利,之後就被父母送進幼兒園,一點都不會說漢語,雖然父母已經告訴老師我不會漢語,但是老師看到我的手,還是指著說,我的指甲有點長,回去剪了。我以為是說我手髒立馬跑去廁所找水,把手洗乾淨。第二天老師發現沒剪告訴我媽媽,又告訴我,老師昨天是叫我剪指甲愛衛生。至於後來是怎麼學會漢語的,好像是和家附近小夥伴一起玩學會的,不知不覺就學會了,父母也沒有逼迫我說漢語,不會說的就告訴我,在家一直用苗語講話,所以到現在還沒忘記,其他跟我類似的人幾乎是不會說但聽的懂,主要還是在家父母已經不跟他們說了。

所以我覺得兩個國家的語言,總有那麼一些人像我一樣去接觸到另一個國家的語言,並慢慢學會,甚至去把兩國語言進行翻譯並且應用到實際中。

希望個人經歷對你有幫助


136838169


歡迎關注報刊薈萃雜誌,這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雜誌。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也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在我的理解中題主提問的意思應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語言的翻譯應該如何達成。這種情況,就類似於把一隻狗子,扔到了獅子群裡,狗子如何將獅子的吼叫包含的意義,用汪汪汪表達出來,傳達給自己的同類。

絕大多數民族之間的語言習得都是靠媒介語教學來完成的。什麼叫媒介語言?比如英語和漢語,在古代,中國和英語國家沒有任何往來,但是橫跨歐亞大陸的阿拉伯人和英國人、中國人都有貿易往來。那麼,第一次英語的翻譯,一般而言是通過阿拉伯人翻譯而達成的。時間長了,中國人對英語有了大概的瞭解,那麼,直接翻譯的事清也就能夠提上日程。


再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中國和西方世界的第一次直接接觸,是通過傳教士。從唐朝開始,基督教就在中國有了傳播,至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崇道毀佛、下令滅教,殃及景教等外來宗教,從而結束了景教在唐代中國傳播發展的210年曆史。但是,宋朝、元朝、明朝,西方傳教士不斷進入中國,從明朝開始,傳教士已經可以影響到中國皇帝和中國的歷法制定。


不過,這一時期的傳教士,使用的語言要麼是拉丁語、要麼是法語。但是傳教士的翻譯,才是第一次將很多拉丁文著作,翻譯成了漢語。根據歷史記載,1582年(萬曆十年)利瑪竇應召前往中國傳教,8月7日到達澳門。傳教士們想通過漢語著述天主教義來吸引中國人,“練習用他們的語言寫作,作為一種吸引捕捉他們心靈的手段。”因此他們先在澳門努力學習漢語。開始學習漢語的利瑪竇對完全與拼音文字不同的漢字感到很興奮,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此外,在澳門的時候正好有來自日本的天正遣歐使節團路過,利瑪竇趁此機會還學了一點日語。


但是我們知道,解決英語翻譯漢語根本問題的人,是19世紀歐洲第一名漢學家,入華25年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神學博士,馬禮勳。他翻譯了第一本中文翻譯聖經,和第一本中英大字典(於1823年出版)。


報刊薈萃


題主這個問題,是屬於一個無法考證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好問題,值得深入思考。

我們可以從一些真實事例中,找到線索,進行推理,逼近真相。


中國有個大翻譯家,林紓,林琴南先生。

林先生生於1852年,逝於1924年,是百年前的人物。

林先生一生共翻譯了近200部外文作品,涉及法語、英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希臘語等等多種語言,大多是首次介紹到中國,其中40餘部世界名著。

但林先生完全不懂外語,上面說的,一門都不懂。

他是怎麼翻譯的呢?

當然是找人合作啦,懂外語的照著書念,翻讀每一句的意思,林先生寫下來。

那麼,林紓是個抄寫員囉?

錯了,你們太小看林先生了,林先生是主創。

和他老人家合作的有僅識外語,文理半通不通的船員,有留洋鍍金的學生,還有學成歸國的精英,有些本身就是合格的翻譯家。

那麼林紓幹了啥?

林先生不但知道翻譯成漢語的分寸,行文練達優美,頗受讀者喜愛,同時極大保留了原文的語氣、情調、風格,故事貼切,人物傳神,中外語境的差異能融會貫通,連各文化環境下極難互通的幽默也能Hold得住,傳情表達。

信,達,雅,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許多事情,開天闢地第一次看似很難,但也禁不住人類的智慧。

比如第一次翻譯英語,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一群人,他們可以有各種方法開始這個事情,最終去完成這個事情。

英語和漢語是地理上相隔比較遠的兩種語言,也是語言學上相距比較遠的語言。

有可能通過第三種,第四種甚至更多種地理上、語言學上接近一些的語言作為橋樑,最終達成理解和互譯。

但無論如何,最終會回到如題的一個問題:如果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從零開始溝通,怎麼做?

人類的語言表達兩種內容:具象的內容和抽象的內容。

具象的內容,兩種語言可以通過指物互譯,手語和身體語言都可以加快了解。

而從具象的內容到抽象的內容,是沒有鴻溝的。

人類區別於其它生物,有獨特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

只要開始做了,就有解決的希望。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共勉。


附:林紓譯著不完全清單

法國 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與精通法文的王壽昌合譯)等5種

英國 哈葛德《迦因小傳》《鬼山狼俠傳》等20種

英國柯南道爾《歇洛克奇案開場》(即福爾摩斯探案集一部分)

英國狄更斯的《賊史》等5種

英國莎士比亞的《凱撒遺事》等4種

英國司各特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等3種

俄國托爾斯泰《現身說法》等6種

法國大仲馬《玉樓花劫》等2種

美國歐文的《拊掌錄》等3種

希臘伊索的《伊索寓言》

挪威易卜生的《梅孽》

西班牙塞萬提斯的《魔俠傳》

英國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

菲爾丁的《洞冥記》

斯威夫特的《海外軒渠錄》

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譚》

裡德的《吟邊燕語》

安東尼·霍普的《西奴林娜小傳》

美國斯托夫人的《黑奴籲天錄》

法國巴爾扎克的《哀吹錄》

法國雨果的《雙雄義死錄》

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歸》


九萬光年


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眼,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這真的是有很有哲學深度的問題,看完這個問題,我的腦子裡立刻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再回到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所有的答案都只是猜測,因為,回答問題的沒有一個人見過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

既然大家都是猜測,那麼我也來猜猜。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根本就沒有語言文字,後來,慢慢的有了文字和語言,不同地方的人有了不同的語言,不過,不是所有的是都是隻呆在同一個地方的,總有些人覺得,世界辣麼大,想出去看看,所以,這個“第一人”就走了出去!

這個人來到了一個說英語的地方,肚子餓了,想找點吃的喝的,於是就問人家哪裡有好吃的,沒想到一交流,發現根本就聽不懂!

雖然聽不懂,不過還是可以學習英語的,畢竟,每個說英語的人都是從啥都不知道的嬰兒開始慢慢學習英語的,等到這個人學會了英語,這個傳說中的“第一人”就會翻譯英語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一個說英語的人,去了其它地方,學了別的英語,然後就成為了傳說中的第一人......

以上,純屬猜想,若覺得有理,就點個贊,如有不足,請評論指出!


大蝦英語筆記


個人觀點:

N年前的某一天來自英國和中國的兩個完全不同語言世界的人遇到一起,在此之前他們沒有任何來往。所以語言交流成了大問題,你聽不懂我說的我也聽不懂你說的。怎麼交流呢?

首先是人稱,英國人用手語指著自己說“I”,中國人懂了,原來“I”=“我”。同理,“他”=“He” ,“你”=“You” 。現在人稱清楚了。

然後是動詞,各自做出相應的動作,然後用相應的動詞來表達。例如:走,英國人走幾步,說“walk”,這時候中國人又懂了了,“walk”=“走”。其他動詞同理。

接著是各種名詞,英國人指著一個蘋果說“Apple”,這時候聰明的中國人秒懂,“Apple”=“蘋果”。

前面幾步走完了,後面就可以進行簡單交流了,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複雜一點的情感類語言表達也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然後這兩個人就成了第一個翻譯


boy221959718


當第一個外語達到中國時,當時的人怎麼翻譯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還是沒有答出來。

外語翻譯是有非常多的路徑的,不是絕對的某一種。

最早接觸外國話的,主要是邊民。國與國之間雖然經常打戰,但是邊民是有通婚的。當古代蒙古人和古代中原人結婚,他們的第一代孩子就同時學會了古代漢語和古代蒙古語。當古代滿人和古代俄國人通婚,他們的孩子就同時學會了滿語和俄語。

每個地方邊境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會被朝廷召集,但是他們中很多人只會說話,不會書寫。朝廷再分別請對方國家的學者和自己的學者,藉助這些混血兒把語言文字話化,於是就有了語言教材和字典。這些字典和教材,又會被宗教組織翻印,於是就會流向民間。

以上是第一天路徑。

皇族和國外一般都會通婚,通過交換公主的形式。生下的孩子,又會同時學會兩種語言,服務於國家的翻譯館,以及成為國學院的語言老師。

這是第二條路徑。

然後,有些語言如阿拉伯語,因為貿易變成很多人必學的語言後。就有了一定的語言人才積累。阿拉伯語就可以作為媒介語。

通過阿拉伯語的英文教材的學習,還有會英語的阿拉伯人的翻譯解釋,漸漸的就有第一批人學會了英語。一部分人把學會的英語直接和漢語掛鉤,寫成文字,就出現了英語教材。

這是路徑三。

然後,外國傳教士有進入中國的需求。他們也通過類似的方式學會了中文。進入中國後,有的人生活下來,就以母語者的方式編寫英文教材和詞典。這樣就又擴大的英語學習者的基礎。

這是路徑四。

最後,通過英語,作為媒介,就有了第一批法語,西語,葡語,德語掌握者。

通過德語,又可以作為媒介語,進而學習瑞典語,瑞士德語,荷蘭語,等等。

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幾乎全世界的語言,在中國都能找到翻譯者。


外語那點事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在此之前,我也思考過這件事情,並作了以下假設。假設最開始兩個語言毫不相通的成年異性結婚生子,那麼他們的孩子將在成長中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兩門獨立的語言,那麼這兩種語言就可以互譯了。當然,現在不是糾結於小孩的父母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而是考慮這一假設背後的原理。也就是說,學會另一種語言,其實不非一定先要懂得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暫時“放棄”自己的語言,而融入到對方的語言環境中,完全模仿對方,一段時間過後,自然就會用對方的語言做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交流了。也可以換個例子說明這一原理,當小孩出生時,他(她)什麼語言也不會,在不斷模仿大人的語言後,就可以熟練掌握這門語言了,你從小模仿的是英語,自然就會英語,漢語也是如此。我認為這就是語言的有趣之處。


鑄劍深藍2049


這是我很多年前就想問,但是總忘記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人們是如何與外國人交流的,比如漢朝人與匈奴人談判,誰在中間當翻譯。尤其像東洋人來唐朝覲見,如何進行語言的交流,唐僧去印度過程中一路上如何與西域個諸侯國的百姓交流,跑到印度後如何與印度人進行語言交流拿到宗教教材,拿到宗教書籍後如何找人翻譯為漢文,要知道東洋國和印度因地理的原因,平時是不可能有民間交流的,也就不具備通曉兩國語言的人員,不像匈奴、突厥人這些,他們至少臨近中原生活能學習漢語,或漢人能學習他們語言。

以此類推,及至明清時期,中國人是如何與歐洲人和海上絲綢之路上諸國進行語言交流的。雖然能找兩名及兩名以上翻譯人員搭橋逐級翻譯不同語言,但是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在說搭橋翻譯多了,意思也就不準確了。。


俠客大島主


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怎麼做到的?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答啊!

比如說,你一個人到一個完全聽不懂語言的地方會怎麼辦?

肯定是先用手語啊!

當然,手語肯定和現在通用的手語不同。

但意思還是大同小異,指指點點幾下,然後慢慢的積累。

小孩子出生不會講話吧!

怎麼學,一字一字的教唄。


也許第一個學習英語的人就是這麼學會的吧!

然後,慢慢的積累一些詞彙,然後用自己的語言翻譯,並且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於是,傳承越來越多,後面的也就越來越清楚了。


人,是很神奇的動物。

哪怕把你丟到一個完全聽不懂當地語言的地方,待個幾年下來,學會當地的通用語就沒有太大問題了。

哪怕不會說,但聽懂已經沒有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