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盒子2018年營收利潤翻倍,網貸下半場,可持續發展少不了盈利

每年3月份開始,各行各業都步入了跟發佈財報有關的日子。

在電商行業,拼多多經營虧損的高速增長,又一次引發了“燒錢換流量”的討論;在共享單車領域,美團已經意識到摩拜的財務黑洞,收縮其國際業務。

而網貸行業,在經歷過“流量為王”的時期後,走向成熟。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宣佈盈利。

信貸成為行業的寵兒,但平臺的贏利點並不完全相同。有的曾搭上現金貸的順風車,有的聚焦於消費分期,還有的深耕小微企業經營貸。

2017年,盈利的平臺還不多。當時很多人都在思考:網貸平臺是否具有可持續盈利的能力。那一年,積木盒子實現盈利,並在2018年持續盈利。

在合規成本增加下,網貸平臺怎樣穿透週期,保持盈利?

“市場上很多信貸產品,在某個時點看起來都是盈利的。“但積木盒子創始人董駿更傾向於週期盈利能力。

歸根結底,還是平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問題。

積木盒子2018年營收利潤翻倍,網貸下半場,可持續發展少不了盈利


01 優化下的盈利


2016年9月,全球第一家P2P公司Zopa宣佈實現盈利。從成立到盈利,中間隔了11年。

2019年,互金在中國發展了11年,平臺方和投資人都把平臺的盈利能力放到長遠發展的維度裡考量。

根據銀保監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的信披要求,P2P平臺應當於每年4月30日前披露平臺審核信息,其中包括“上一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

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從中瞭解平臺的運營情況,預判平臺的發展前景。

近日,積木盒子在官網上公佈了《2018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書》(下稱審計報告)。

數據顯示,2018年度,積木盒子總營收1.18億元,營業利潤1057.11萬元。這兩個數據,在2017年分別為0.54億元、484.64萬元。


積木盒子2018年營收利潤翻倍,網貸下半場,可持續發展少不了盈利

一方面,積木盒子進一步調整了收益與風險平衡,優化了產品結構。而另一方面,調整了投融兩端的獲客策略,有效地控制了獲客成本。

“在公司的管理上,團隊的流失率很低,降低了人員波動帶來的成本和隱性的試錯成本。”積木盒子CEO謝群分析。

2018年,在雷潮的影響下,互金行業迎來了新一波跳槽潮,有人離開互金,有人尋找更靠譜的平臺。

不管是穿透週期的能力,還是對人才的吸引力,都是平臺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02 打造核心競爭力


前幾年,關於網貸平臺盈利難的原因,有很多人都進行了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資產端,優質資產的稀缺;資金端,獲客成本高。

這對應的正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董駿認為:“核心能力要從內部和外部結合來看。”

在內部,看的是資產管理能力,以及交易撮合能力,這些都能靠技術來推動。

資產管理的能力,一方面是金融科技3.0時代的到來,在信息採集、投資決策、風控等方面帶來了變革。

比如說,大數據從貸前的反欺詐,貸中的量化評分到貸後的管理催收,貫穿了整個風控流程,

拿積木盒子來說,在傳統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結合APP瀏覽記錄、通訊關係等關係圖譜,可以對可疑的交易、人和信息流進行識別。

另一方面,是資產端的定位問題。

積木盒子在個人消費類貸款和小微企業經營貸這兩個垂直領域進行深耕,分別對準有信用卡的一二線城市白領階層、三四線的 “夫妻老婆店”,比如“小賣部”、“煎餅攤”等小商販群體。

據平臺早前已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息披露口徑下,積木盒子的逾期金額為864.87萬元,逾期率0.13%,較2017年底,減少約170萬元。


積木盒子2018年營收利潤翻倍,網貸下半場,可持續發展少不了盈利


顯然,積木盒子的資產端受去年網貸市場波動、逃廢債的影響較小。

交易撮合的能力,在流量時代成為過去,在風控問題解決後,更多關注的是客戶的體驗。反饋及時、體驗順暢,通常能帶來更高的留存率。

在獲客成本高企的年代,這在無形中降低了成本。根據《審計報告》,積木盒子2018年進一步加大了在研發上的投入,研發費用是2017年的兩倍。

核心競爭力的外部表現,其實就是品牌力。

分析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的平臺就會發現,都具備一定的交易規模,而規模這是長期品牌效應的結果。

過去的兩年,投資人越來越向頭部平臺靠攏。截至2018年12月31日,積木盒子累計成交額為542億元,累計投資筆數(含債轉)13205萬筆,累計已發放收益17.79億元。

2018年度,積木盒子上成交額最多的是12個月以上的項目,金額佔到47%,而2017年,3個月及以下的項目成交最多,這側面說明投資人對平臺長期投入持有信心,是品牌號召力提升的一種體現。


積木盒子2018年營收利潤翻倍,網貸下半場,可持續發展少不了盈利

品牌力、資產管理能力、交易撮合能力,三者的結合,打造了流量、風控、體驗的閉環,也就提高了盈利能力。


03 產品質量優先


在過去的幾年,我們聽過很多資本與獨角獸的故事。

但資本的追逐,捧出了很多激進的燒錢模式。資本市場更多關注的是你跑得夠不夠快,而不是是否可持續。

這在互金行業也曾有過,對賭協議的存在曾經是一種常態。但求快,大概率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問題,也可能會長期地影響到盈利能力。

“一天盈利跟一輩子盈利是兩回事。一個客戶進來第一天產生的盈利,和客戶整個生命週期盈利也是兩回事。“董駿認為,如果盈利點不能穿透週期,那就不做了。

這也是積木盒子沒有多元化擴張,而在早期就選擇零售信貸市場,特別是小微企業經營類信貸資產的原因。

這是基於長期投入與產出的考量,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

燒錢做流量,只能是短暫的。最終還是要考量用戶的黏性以及留存率;而資產的質量,則影響了盈利的連貫性,有些資產能盈利一時,卻不能持續去做。

積木盒子之所以能堅持自己的產品道路,跟創始人團隊的理念分不開。

積木盒子曾在20個月內獲得三輪融資,共融資約1.3億美元。但董駿認為:“資本市場跟創業本身息息相關,但是核心邏輯又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資本市場的考慮是在一個公司發展過程中去尋求自己的機會。而創業者要把握公司的節奏,就不能過於關注資本市場怎麼退出。

“資本市場隨時會變的,不會永遠都有泡沫。“董駿說道。


04 結語


2018年,行業艱難前行,卻也是對平臺的一次真實的壓力測試。通過測試的平臺,拿到走進2019年的入場券。

在未來,等待他們的,還有無數場測試。

正如積木盒子等大平臺一樣,把發展放到一個很長的維度裡去看,才能提升穿透週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