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覺得自己耿直,其實是低情商,深度好文

小武去參加一個聚會,恰巧自己心儀已久的女孩也在。觥籌交錯、談笑風生之際,眼睛犀利的小武忽然發現女孩高挺的鼻樑上有一異物,於是不假思索,大聲喊道:“嗨!你鼻樑上有顆鼻屎,快擦一下!”女孩聽後,非常生氣,拂袖而去了。

別覺得自己耿直,其實是低情商,深度好文

小武本想趁機拉近與女孩的距離,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

在我們身邊,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存在好像就是為了給別人添堵的。

出門前,媽媽再三叮囑你要注意安全,要記得打電話,你總會一句話嗆回去:“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能不能少囉嗦幾句?”

有人被不公平地對待後,對著對方張口就是一句:“老子不屑跟你解釋。”

有些人喜歡當場反對別人,以讓對方下不來臺為樂,這樣的人覺得自己耿直,其實是低情商的表現。有些時候,你以為自己心直口快,是個耿直的人。但實際上卻忽略了對方的承受能力,忽略了與人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經常有人帶著巨大的優越感說“我很直”“我人好”“我想什麼說什麼”。但是事實證明,他們在社會中姥姥不親、舅舅不愛,四處碰壁,人見人煩,在聚會上是氣氛狙擊手,聊天是話題終結者,工作是團隊絆腳石。

別覺得自己耿直,其實是低情商,深度好文

有幾個朋友一起做訂閱號,每天輪班排版,之後會發到群裡給大家預覽。這天,輪到經驗欠缺的楊明值班。預覽鏈接發過來,李軒點進去一看,發現很多錯誤。於是,李軒不假思索地把首行縮進、標點錯誤、圖片沒居中,結尾太爛俗之類的錯誤在群裡說了一通。然後楊明回覆了個“哦”,再然後李軒發現楊明不愛搭理他了。後來,有一次聊天提到這件事。楊明對李軒說,“我知道你當時說的那些錯誤確實都存在,但是聽了就是特別難受。那一期排版我辛辛苦苦做了兩個小時,結果被你說得一無是處。你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感覺很受傷。”

雖然李軒和楊明最後和好了,但楊明的這一席話讓李軒重新思考:如果當時我能換一種方式表達,不那麼直接,情況一定會好得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不會說話,在社會上你會遇到各種挫折,你被慢慢地磨平了稜角,就會收斂銳氣。說話時不僅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感覺舒服,同時要尊重到別人,讓別人感覺愉悅。

2013年臺灣金馬獎,黃渤跟一起頒獎的鄭裕玲的一段對話,彰顯了黃渤是一個高情商的人。鄭裕玲問:“怎麼穿這麼隨便就來了,你看人家梁朝偉、劉德華都穿得很隆重。我也是,穿著精心準備的裙子。”黃渤說:“對啊,對啊,因為他們是客人嘛,客人到別人家做客都要穿得正式一些,因為你五年沒來了,而這五年我都在,金馬獎變得像家一樣,回到家裡穿什麼?就是要穿的舒服一點。”

別覺得自己耿直,其實是低情商,深度好文

其實,鄭裕玲拋出的問題是很讓對方尷尬的,而黃渤用簡單幾句話,舉重若輕,就將尷尬化解了,對方沒有感覺不舒服,自己也不再覺得尷尬。情商高的人可能這些都不用考慮,他本能的就可以做到說話和處事讓對方很舒服。但是,對於情商低的人,可能就不能那麼直率了,要多考慮,再去說和做。有些人總是以直率作為自己的掩飾,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沾沾自喜,說:這就是我,就這麼直率!你以為你是直率,其實,你就是情商低。

既然你想表達善意,為什麼不溫柔地闡述呢?所以,別再用耿直當作自己情商低的藉口。心直口快傷人傷己,提高情商才能相處愉快。我相信,當我們不斷地修煉自己,使這種思維方式形成一種習慣甚至本能的時候,那麼我們的情商就一定可以有所提高,收穫更為美滿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