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4(瀋陽和吉安)

“第81”號海防艦-“接二十二”號賠償艦-民國海軍“黃安”號軍艦-人民海軍“瀋陽”號護衛艦

本艦屬丙型海防艦,1944年12月15在舞鶴海軍工廠竣工。倖存到戰後先被改裝為“特別輸送艦”,1947年8月30日在青島正式被引渡給中國,被命名為“接二十二”號。在閒置蹉跎了一段時間後,本艦幸運的湊齊了艦員編制,成功從一堆保管艦中被“激活”,被送入海軍青島造船所(今海軍4808工廠)修理、加裝艦炮並得到了新的艦名——“黃安”,艦名取自湖北省黃安縣(因該縣走出了秦基偉、韓先楚等上百位將軍被改名為紅安縣)。1949年2月12日晚,處於修理後試航階段的“黃安”艦宣佈起義並於次日抵達解放區連雲港(國民黨時期編制120人,實有80餘人,其中65人參與起義)。1950年4月改名“瀋陽”艦,艦名取自遼寧省省城瀋陽市(原奉天),6月南下歸建華東海軍第六艦隊。此時本艦的武備非常簡單,大口徑艦炮一律不見,僅在艏樓末端兩側平臺上各裝了一門日製九六式25毫米單管高射機關炮,另外在艦橋前部平臺和後部甲板室延伸平臺上各安裝一挺日製九三式13.2毫米高射機槍,本艦就是以這麼一副模樣加入了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4(瀋陽和吉安)

發動起義前的黃安艦

歸建華東軍區海軍後,本艦進入江南造船廠加裝從蘇聯購入的武備,主炮改為前後蘇制Б-34型100毫米56倍徑艦炮各一座,副炮採用了日製九六式雙聯裝25毫米高射機關炮(艦首“品”字形炮群)和蘇制70-К型37毫米單管高射機關炮(艦尾倒“品”字形炮群)混裝的1-2-2-1安裝模式,並安裝有美製水面搜索雷達。艦尾原安裝深彈投射機的位置安裝有四座蘇制БМБ-2深水炸彈發射炮,並在艦尾安裝了一座深彈投放滑軌和煙幕發生裝置。休整一新的“瀋陽”艦的編制歸入了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

筆者在第一次繪製“瀋陽”號線圖的時候由於判讀照片失誤,以“瀋陽”艦艏樓末端側舷“光面”較大為由認為在這個位置的兩個機關炮平臺被取消,原位置被薄鋼板封閉為艙室。但是在第二次繪圖的準備工作中再次判讀了同一張照片,發現這個位置確實有薄鋼板遮擋了部分側舷,但原有的機關炮平臺並沒有被取消,依舊保留著,和駕駛室前方的機關炮平臺一起構成一個“品”字形機關炮群,遂在繪製過程中修正了之前的這一“自擺烏龍”的失誤,可見治史者必須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哪怕判讀一張照片也該慎之又慎,決不能想當然。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4(瀋陽和吉安)

加入華東海軍後的瀋陽艦

1955年1月18日登陸一江山島作戰當日,“瀋陽”號隨“南昌”、“濟南”、“武昌”4艦與戰艦大隊“興國”、“遵義”艦在距一江山島35至15鏈(約6500至2800米)距離上以主副炮連續射擊島上的國民黨守軍防禦工事和火力點,支援登陸部隊上岸。一江山島解放後,懾於解放軍的強大壓力,國民黨軍陸續從大陳、漁山、披山、南麂山等島撤離。至2月底浙東沿海島嶼全部解放,蔣介石部署浙東沿海的“反攻大陸”基地就此灰飛煙滅。

此戰後的1955年4月17日凌晨和“武昌”號護衛艦、寧波軍分區“英雄37”號運輸船一同參加救援在杭州灣觸礁的“民主三號”客輪;9月又隨大隊北上旅順,同旅順基地的艦艇一同參加了遼東半島抗登陸戰役演習並扮演登陸“藍軍”,活躍非常。

由於人民海軍的戰鬥艦艇序列中僅有“瀋陽”號的主機為柴油機,備件難覓,因此1955年後本艦就很少參加一線行動,1958年本艦退出一線戰鬥序列成為救助船,但仍留在由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轉制而來的東海艦隊護衛艦第17大隊,並於1961年獲得了代表“護衛艦”身份的“214”舷號。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4(瀋陽和吉安)

瀋陽號救助船

1966年,年事已高的“瀋陽”艦退出東海艦隊序列,被送入海軍4805工廠改裝為水聲調查船,主機改為兩臺蘇制9ДМ型柴油機(共2200馬力),滿載排水量上升至975噸,主桅被改造為蘇式三腳桅式樣,武備簡化為若干座59式雙聯裝14.5毫米重機槍,航速降至15節(筆者就此反向推測本艦在救助船時期的武備應該也是59式機槍,推測安裝在兩舷的平臺上);北上某試驗場工作,主要擔負海洋水聲物理調查與實驗等任務,具體退役時間不詳(由於筆者手中不掌握“瀋陽”號救助船和水聲試驗艦時期的資料,因此這兩個時期的線圖被迫略過不畫,算是一點小遺憾)。“瀋陽”艦名由051C型導彈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洲”級)“115”艦繼承。

“第85”號海防艦-“接十五”號賠償艦-民國海軍“吉安”軍艦

本艦屬丙型海防艦,1945年5月31在日本鋼管鶴見船廠竣工。倖存到戰後先被改裝為“特別輸送艦”,解除輸送艦任務後於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給中國,被命名為“接十五”號。在經過短暫的閒置後本艦幸運的配齊了編制的艦員而成功被“激活”,得以重新武裝,武裝內容與原“接五”號的“威海”艦和“接七”號的“營口”艦相同,同樣是兩門日式十一年式120毫米45倍徑艦炮、四門美製40毫米“博福斯”單管機關炮以及兩座日製九六式雙聯裝25毫米高射機關炮。修復後本艦獲得了新艦名“吉安”,艦名取自江西省吉安縣(明朝正德十四年,心學大家王守仁以吉安為根據地開始著手平定寧王朱宸濠發動的叛亂)。

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艦隊部分艦艇在司令林尊將軍的率領下於南京江面起義,“吉安”艦全艦在艦長宋繼宏的率領下參加了起義,但僅僅在易幟五天後,國民黨空軍的報復性轟炸到來(蔣介石揚言:決不允許中共建成和擁有海軍),本艦於4月28日被炸沉於燕子磯江面,幸運的是艦員因為上岸政治學習而倖免於難,後本艦雖然被打撈出水,但因受傷過重失去了修復價值而未再加以修復,僅將尚且完好的武備拆卸保養後用於武裝華東軍區海軍其餘軍艦,殘存的艦體則被拆解,萬分遺憾失去了為人民海軍守衛海疆的機會。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4(瀋陽和吉安)

起義前的吉安號護航驅逐艦

然而,“吉安”的故事並未就此完結,1977年4月22日的滬東造船廠的船臺上,一艘053H型導彈護衛艦正式鋪下龍骨,1979年3月31日交付南海艦隊,被命名為“吉安”號,舷號“518”,目前已退役。如今,“吉安”艦名由056型輕型導彈護衛艦(北約代號“江島”級)9號艦“586”艦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