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商幫(系六)——鼎盛時期的太谷金融機構

太谷商幫(系六)——鼎盛時期的太谷金融機構

太谷古城

行商所需資本多,全賴雄厚的金融機構支持,也刺激有經濟實力的富商利用手中閒置資金,出資開設金融機構,形成太谷金融機構眾多現象,在太谷,帳莊、錢莊、當(質)鋪、票號、銀號、銀爐、銀行種類齊全,實力雄厚。這些金融機構在全省範圍內實行商業借貸,由此產生許多債權債務關係。在遠距離、大批量商品交易開始後,太谷成為各地商家融通資金的首選之地。劉文炳著《徐溝縣誌》(劉文炳,名大鵬,字文炳,此書為1941年手抄本,199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記載:“太汾鏢期,晉中各縣之交行莊多樂意商人購物清債。太谷鏢期,他們則更相率往太谷去購物清債”。

太谷商幫(系六)——鼎盛時期的太谷金融機構

太谷既有由資本借貸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也有由商品賒銷而引起的債權債務關係。這就決定了貨幣借貸、貨款清償大多集中於太谷進行。各路運回的現銀,也首先集中於太谷,辦交收,開利率;然後其他各縣以太谷鏢為準過鏢、清算,進而形成各縣的利率。太谷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北中國的貿易結算中心。所以,民國年間的著名考據學家衛聚賢先生在所著《山西票號史》序言中說:“山西金融之中心,確係太谷,……實系太谷縣在當時經濟上佔大勢力, 其一縣之勢力可抵榆次、祁縣、平遙、介休等數縣,故獨為一鏢,且各路運匯來之現銀,先集中太谷,辦收交,開利率,悉以太谷為先、為準。……可知太谷縣在當時經濟實力之大”。

太谷商幫(系六)——鼎盛時期的太谷金融機構

貨幣結算之期也是商品集散之期,同在鏢期內進行,貨幣清償結算在鏢期前三天進行。每到鏢期,山西各縣、鄰近各省的貨商都會提前三天來太谷償還借貸,清算貨款,預訂貨物。因此鏢期前後,太谷縣金融活動異常活躍。一位在太谷南席村武家擔任塾師20餘年的老學究,晉祠人劉大鵬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太谷冬鏢時的盛況:“太谷一邑,富甲於晉,為吾省薈萃銀錢之區。今寓此,見街市之中,商旅往來,肩扛元寶,手握朱提,如水之流,滔滔不斷。詢之市人,何以負銀者之多也,市人云:本月二十五日( 12月11日)為冬鏢日期,今日周鏢起首。共週三日,鏢至二十五日即無事。所謂鏢者,生意家交還借貸銀兩也”。目睹過太谷鏢期盛況的舊商號夥友也回憶說:“鏢期之日,商號之內,到處堆滿了金銀元寶, 二三天都無可睡之炕,過鏢之時,商家還要邀班唱戲,公演三天,商民人等像過節一樣,熱鬧非凡”。太谷實際已成為山西中部各縣與口外地區的民間商務清算中心。

太谷商幫(系六)——鼎盛時期的太谷金融機構

太谷元寶有著極高的金融信譽。太谷所收繳之各地銀兩,都要進行重新熔鑄,統一成色。專門化鑄元寶的行業,稱之為“清消行”,經太谷銀爐重新熔鑄的元寶稱“週行鏡寶”,成色為998,比山西的24元寶成色要高出許多,在全國流通被當作十足銀使用,而不用化驗。據史料記載,山西省庫所收繳稅銀,只要元寶上有太谷縣孟家銀爐所印的‘孟合’二字,即當作十足銀使用而不用化驗”。

《中國實業志》評價太谷:“太谷在票號全盛時代,原為山西全省之商業重心,亦即華北之金融樞紐”。衛聚賢也在《山西票號史》中明言:“山西金融中心,確係太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