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

​​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

什麼?在飛機上佔座還能名正言順,航司還鼓勵這樣的行為?

南航日前宣佈“一人多座”服務,並已覆蓋廣州始發的所有南航國際直飛航班,未來還將在北京、上海等地始發的國際航班上推出。

這一服務的價格根據航程長短分為三檔,旅客可自行選擇購買1-3個座位。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南航表示,“一人多座”服務僅在該航班完成值機後在現場櫃檯開售,不影響其餘旅客正常選座。而南航此前推行100%預選座位,對於起飛前4小時未主動選座的旅客,南航將自動為旅客選座並辦理網上值機,因此應該也不會出現旅客要等到航班截載才能購買的情況。

此外,“一人多座”不享受額外手提行李額和額外餐食等服務,目前僅適用於經濟艙,不過南航表示後續也將適用於明珠經濟艙。

對於這一新服務,業內專家林智傑表示,當前大眾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強,而民航業仍然僅能提供單一大眾化的服務,難以滿足這樣的需求。一人多座以前也有,但主要用於大提琴、高球杆等大件行李的隨身運輸,現在“一人多座”不僅能利用航班空餘座位創收,還能滿足旅客個性化需求,“一舉兩得”。但要把“經念好”也不容易,比如目前為了不擠佔出行旅客的座位,南航只允許在航班值機完成後,通過機場櫃檯購買。

一方面,旅客提前選座時如果有整排空座肯定會優先選,所以常常只要三分之一的旅客,就基本能讓航班沒有完全空一排的座位,所以如果不提前鎖定座位,基本旅客想買一人多座也買不了;另一方面,如果航班的客座率不高,上飛機後發現不購買“一人多座”也可以免費獨佔多排空座,可能就會有“買虧了”的不好感受。

因此,未來希望南航還可以做幾點:

1.不讓旅客自己換空座,要嚴格“對號入座”

2.讓旅客能夠提前買,買得更方便。比如在航班起飛前三天對比預訂情況,只要預計不滿座,就能提前官網買;或是放開賣,提前打招呼如果滿座可退並給積分補償。千萬別把“一人多座”做成了“空的航班不用買,滿的航班買不了”。

那麼?什麼樣的旅客會對“一人多座”產品感興趣?不少網友表示,比較看重“一人多座”產品能保證自己左右不會有“熊旅客”和較低的價格,比較適合消費能力低於商務艙,但仍希望有比較好的乘機環境的人,也包括老人和孩子,尤其是飛行時間比較長的國際航線。此外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是“胖子的福音”,並紛紛@了某著名相聲演員。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航旅圈瞭解到,南航並非是國內首家推出“一人多座”產品的航司,去年下半年,祥鵬航空和深圳航空就已推出類似產品。

不過兩家的產品都與南航有所不同。例如深航的“寬享座”目前僅在深圳-倫敦航線銷售,固定只能額外購買一個座位,價格則是根據經濟艙最低公佈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聯動定價,可以提前在網上購買。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據航旅圈瞭解,深航之所以推出一人兩座的“尊享座”產品,與南航消化空座的目的還不太一樣,最初主要是想消化因減載而無法銷售的座位。由於使用330飛倫敦根據公司的安全運行標準需要減載,被“減掉”的座位就拿來做了“尊享座”產品。

目前,深航的“尊享座”產品也在線下代理和攜程等ota上銷售,不過查詢攜程上的頁面展示,卻是以超級經濟艙的名義在銷售,而且產品描述也並不清晰,並沒有體現出一人可以佔兩座,這可能會對實際的銷售效果有影響。【相關:調查丨國內高端經濟艙的“尷尬”十年】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祥鵬航空的的“一人多座”產品則覆蓋了祥鵬航空的國內、國際航班,旅客可以購買多個額外座位,而價格根據購買時間、購買時的航班客座率變化,例如航班離站前24小時(含)內,且客座率≤80%,旅客可以經濟艙全價票2折的價格購買。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而在國外,這樣的產品更早就已出現。例如新西蘭航空在2010年就首次推出“空中沙發”,飛機上部分經濟艙座位設有額外腳踏,可以通過升起腳踏將一排座椅變成長1.55米、寬0.74米的沙發。新西蘭航空同時提供延伸安全帶,以便旅客躺下休息。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新西蘭航空的“空中沙發”產品目前在用777或787-9執行的長途航班上銷售,價格則根據旅客人數變化。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小圈曾經體驗過新西蘭航空787-9飛機的“空中沙發”,發現選擇空中沙發的主要是夫妻或者帶著孩子的家庭。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新西蘭航空的空中沙發,對經濟艙座椅還是有一定的改造的。如下圖所示,三個座位除了座位扶手被拉起來連成一排以外,每個座位還可以從下往上抬升處與座椅齊平的更多平鋪的空間,然後鋪上具有一定厚度的“被單”,並且有額外配備的安全帶和枕頭。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在專訪新西蘭航空亞洲區總經理時,他也曾介紹過“空中沙發”的銷售情況:每架飛機配備有14套空中沙發,一般情況下會賣出4至5套。消費者可以在訂票時直接訂購,或是出票後聯繫公司加價升艙至空中沙發。即使沒有全部賣掉,這些座位也可以作為普通經濟艙座位使用。【相關:對話 | 新西蘭航空亞洲區總經理:目標群體是遊客,為何賣得更好的是兩艙】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不過,也不是所有效仿的航司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比如華航也曾在2014年推出過“親子臥艙”,其也是首家取得新西蘭航空座位專利授權的航空公司,同樣在三個同排經濟艙座椅裝上特殊裝置,讓腿靠墊可抬升與座椅齊平,成為一組沙發式的臥鋪。


飛機上這樣 “佔座”名正言順了,但值得買嗎?



但親子臥艙推出後很多叫好不叫座,許多航線陸續停售,華航後來也坦陳此舉沒有經過審慎評估,比如東西文化不同,乘客消費觀念也不同等。

事實上除了“一人多座”產品,近年來不少航司都針對旅客的不同需求推出了更多差異化產品,比如東航推出的“差異化服務打包”而成的品牌運價系列產品,把經濟艙細分為高端經濟艙、靈活經濟艙、標準基礎艙、基礎經濟艙。此外,南航、吉祥航空推出熱門航班的“搶票”功能,在機票售罄時,旅客也可以預付票價,候補搶票。吉祥航空還推出了“拍賣升艙”。這些其實都是航司對市場的細分,既滿足了旅客的需求,又增加了航司的收入。【回顧:東航的“基礎經濟艙“,真的是要低成本化嗎?】

你覺得這些細分旅客需求的舉措在中國會面臨哪些挑戰或需要注意的問題?歡迎文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