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偏內向,智商比較高,適合學哪些專業呢?

遠的我不追


問題提的蠻科學的。

相對於很多考生和家長到處打聽哪些專業熱門、有前途,然後一哄而上,這位家長能夠從孩子自身的情況出發,考慮哪些專業合適,科學、理性多了。

客觀上講,成績高低決定了考生能夠選擇高校和專業的範圍,而個人狀況,包括學業能力、性格特徵、心理意識等決定了考生適合就讀哪些專業。

基於此,本人領導的研究團隊歷時3年,通過對354位大學教授的系統調研,開發出專業傾向測評系統。

個人稟賦與專業選擇


專業傾向系統基於下述邏輯:

其中個人稟賦包括學業能力、社會能力、心理意識3個維度22個指標,上述問題中的智商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指標,在學業能力的不同指標中有具體體現,性格特徵在社會能力、心理意識中的相關指標相對應。

專業興趣分為9大量表,針對69個專業類別,覆蓋所有500多個本科專業。

專業傾向報告


形成的專業傾向報告如下圖所示:

點擊上圖中任何專業名稱,就可以查詢該專業在相關省份的招生計劃、錄取信息,招生高校及該專業的詳情信息。

比如說山東考生“網絡工程”的狀況,其中不少高校都是實行大類招生的。


建議


基於上述問題中涉及的性格、智商實際上都屬於綜合性很強的指標,建議通過測評確定適合的專業(範圍)。

簡單來看,不建議選擇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對社會交往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專業。

歡迎評論、分享、轉載(需註明出處),答主保留對篡改本答案內容及圖片,或進行歪曲性解讀等行為的法律訴訟權利。


孫文祥:雙博士後,教授,先後在國內外9所著名高校學習、從教,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2項,七星導學平臺創始人。


孫文祥教授說高考


選什麼專業主要還得看孩子喜歡什麼,作為家長可以為他的選擇提出合理化建議,但是不要左右甚至把你的想法強加給他。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學的文科,成績不錯,文筆也很好,想學新聞、文學類的專業,畢業後做編輯或記者,父母非逼著選了信息管理,說是互聯網行業前景好,事實是大學上的很痛苦,由於不是自己喜歡擅長的,學的是一塌糊塗,畢業想找喜歡的工作,卻因為不是相關專業被拒。

性格內向對擇業有影響,也不是絕對的。非要選幾個適合他的工作的話,推薦研發類,例如IT。



貳區職場那點事兒


適合學一些工科類的專業,物理化還有就要看孩子喜歡什麼,不一定非得讓孩子去改變性格,有些成功的人是偏執的,一開始全面發展是為了讓孩子能多接觸一些專業,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然後讓孩子在喜歡的地方發展,專研一科,什麼東西也是研究的越深越容易成功。因為人們都不是專業的,只有你是,努力吧,父母不要過多幹涉。


我和汽車


音樂或舞蹈,孩子應該會開朗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