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油畫的寫實“味道”體現在哪?

影影圈圈


寫實油畫概念往往與抽象油畫概念相輔相成。

繪畫新寫實主義,又叫新達達主義。

寫實的“味道”這個提法非常“通感”,將視覺感受轉化成了味覺體驗。因為一千個人有一種口味,所以,不同的人對寫實油畫的“味道”感受,肯定不近相同。


一、寫實油畫不是相片。

寫實油畫的歷史與相機的歷史基本相同,都有數百年了,但是相機拍下的照片與寫實油畫呈現出來的畫面又有所區別。

這裡以冷軍為例來說說。我們知道冷軍是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寫實油畫家,冷軍一方面繼承了寫實油畫特點,另一方面又有所的創新。如果說照片是所見即所得,是照搬現實,那麼,畫家冷軍的作品,在克隆現實的基礎上,又融入了畫家的審美思想。細節與整體統一,局部與全局統一。並將畫作裡的客觀事物表現得生動、細膩;質感和色彩更趨於變化,傳達出安靜之美、平淡之美和寧靜之美。

周泉《芭蕉少女》

二、寫實油畫與超寫實油畫的區別。

超寫實油畫對現實實物的表現講究真實,其真實度往往令人乍舌——與超清高倍相機的效果幾乎沒有差別。超寫實油畫往往是沒有感情的,多表現為冷漠、安靜和沒有表情,保持著自然主義的風格。超寫實油畫作品往往會把畫面裡的局部放大,從而給人以視覺衝擊併產生美學效果。

周泉《妙齡》

三、寫實油畫藝術更加依賴於生活。

我們知道油畫興起的初期,多表現宗教題材和神話題材,在那個時期,畫家在繪畫時,在尊重客觀事物的前提下,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比如畫女神維納斯,誰見過維納斯長什麼樣子呢?所以,畫家只好按照自己對美神的理解和想象來作畫。而寫實主義油畫呢?

其作品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有原型的,即模特和參照物。

周泉《紅衣少女》



總之,一千個人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對寫實油畫的“味道”品味也會有所不同。敬請大家留言,分享你對油畫“味道”的不同感受!


老梅尋夢


從外部形態來看,寫實油畫都具有這些特點,在造型上追求具象,對比例結構和空間關係要求跟眼睛看到的一樣,畫面整體追求照片的逼真效果,在色彩和色調上,則力求體現出物象的自然色,在創作理念上,理性大於感性。

冷軍超寫實作品

因為寫實油畫對每一名觀者來說,都能看得懂,因此,在當代藝術市場上,獲得了許多人的青睞。

但市場上認可的東西,在學術界未必會被全盤接受。我們的審美趣味,以及對視覺藝術的品評標準,歷來講究“似與不似”,若把一幅畫畫得太像,不但容易喪失畫家的個性,還容易讓觀者喪失對作品意境的審美再創造的空間。

陳丹青作品

怎麼在當代寫實油畫中體現一種被大眾認可的味道?成為當代寫實油畫家共同面臨的問題。

像當代寫實油畫家陳逸飛,陳丹青,冷軍,楊飛雲,蘇新等,他們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他們的探索歸納起來,有兩大特徵。

其一,把寫實油畫當做一個關聯社會和人生的載體,關注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探索方向。

陳丹青《兩個模特》

就拿陳丹青來說,他把藝術視覺投向了少數民族,曾經創作出“藏族系列”作品,表現藏地的自然地貌,生態環境,藏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是他對寫實油畫獨特味道的一種認識。

另一方面,陳丹青也非常關注當代女性的生活狀態,通過寫實油畫來展現當代女性的共性,起到一個用油畫記錄社會進程的作用。比如,陳丹青喜歡刻畫她們穿著時尚,喜歡打扮,時不時玩著手機,這些圖像具有共性,符合都市女性的審美趣味,她們看起來就比較親切。

冷軍超寫實油畫手部特寫

其二,走向超級寫實的極端。

在這一點上,冷軍無疑是代表,他的做法就是把任何物象都畫到極致,在細節表現力方面賽過照片。

寫實油畫目前的處境比較尷尬,這種畫法從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誕生,整整走過600餘年歷史,當代寫實油畫家若想創新確實很難,因此,就只能從細節方面考慮突破,把細節無限放大,用極其細微的視覺衝擊力來感染觀者的眼球,也算是一種體現極致化的味道。


鴻鵠迎罡


當代油畫的表現方式異彩紛呈,但是寫實油畫依然佔據一席之地。相較一些受現代主義影響的油畫作品,寫實油畫仍在固執的堅守寫實語言。無論是中國寫實油畫的遠祖歐洲古典主義油畫,還是當下的中國寫實油畫,遵循的原則沒有大的變化,仍在延續完美、細膩的寫實風格。唯一不同的是題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不同於歐洲古典主義油畫,以宗教和資產階級上層人士生活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大多表現平民題材。

 

現代主義油畫主要表達畫家內心強烈的感情,模特早已限制不住畫家奔放的畫筆了。而寫實油畫更加註重畫家內心感情與對象(模特)的共鳴,由於寫實風格的需要,再強烈的感情也無法衝破寫生對象的本來面貌,因而畫家所表達的感情往往是含蓄的、潤物無聲的。隨之而呈現的就是沒有現代主義繪畫那麼強烈的形式對比和躁動的筆觸,整個作品往往讓人感到寧靜、安詳,可以細細品味,這就是當代油畫寫實的“味道”。

 

拋開具體的表現內容不談,每一個寫實油畫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比如靳尚誼的作品典雅、寧靜;楊飛雲的作品溫和、略帶一絲壓抑;王沂東筆下的模特單純、又有一點點兒躁動;陳逸飛的作品美麗而又多了幾分風塵等等。寫實派的畫家每個人的“味道”都不相同,這種感受並不強烈,只是淡淡的“滋味”,甚至每個欣賞者的感受還會略有不同。這種感受不僅僅來源於寫實的技法,還包含畫家內心的感情與模特心靈的交融,共同成就了寫實油畫的“味道”。

 

為了達到畫家內心、模特氣質、畫作的統一,這些畫家的對模特的選擇格外挑剔。無論是楊飛雲還是王沂東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模特,因為這些經過嚴格挑選的“美”才能與其內心感情產生共鳴,也更容易與寫實的技法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模特與畫家合作完成了寫實油畫作品,兩者缺一不可。








趙俊峰評談


體現在筆觸的情感輸入和輸出


王君油畫


一句話,寫實的味道在於那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實,此實乃語言表達方式的實,不是自然的實。懂了嗎


世界榮華


寫實派的特點就是真實、逼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